永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关于区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7号建议的复函

日期:2023-05-31

陈敏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西部职教基地建设的建议》(第17号)收悉。经我委认真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产教融合,鼓励职教学生在永就业创业。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我区职业教育工作,积极搭建产教融合平台。一是探索产教融合路径。以永川高新区牵头组织西部地区200余家职业院校、产业园区、行业、协会、企业、科研院所等单位组建西部职教集团,并注册西部职教基地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二是以永川高新区为基础,联合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荣昌高新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重庆人和数据研究院等近 700 家职业院校、园区、企业、科研院所共同组建西部职教基地产教联合体,推进产学研深度合作,促进职业教育和产业协同发展;目前市教委已将该产教联合体申报资料作为第一顺位推报至教育部,有望纳入全国第一批50家市域产教联合体之一。二是以职业院校实训基地为支撑,先后在重庆工业高级技工学校、永川区公共实训基地、重庆水利电力职业学院建成3个“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在重庆财经职业学院等4个院校建成4个市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整合“政校企”三方资源,全力打造集“先进性、示范性、适用性”为一体的永川区公共实训基地。目前,基地配备各类先进实训设备300余台套,涵盖了数控加工、机械制造、热处理、自动化控制、工业机器人、机电一体化等6个专业20余个职业工种,年培训能力达3000人次以上。利用区内高技能人才资源,围绕我区主导产业,积极开展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建成国家级技能大师3个,市级首席大师工作室3个,市级大师工作室3个,每年培养高技能人才1000人以上。三是坚持“以赛促学、以学促赛、以赛促训”的理念。扎实开展高质量职业技能竞赛,每三年举办一届永川区职业技能大赛,每年开展区级各行业职业技能竞赛,鼓励和支持重点企业、职业院校积极承接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项目,努力搭建丰富多彩的技能竞赛舞台,全方位提升职教学生技能水平。近三年来,永川区先后承办第十三届全国水利职业院校“巴渝杯”技能大赛、第二届“永川秀芽”杯全国茶叶加工工职业技能竞赛、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职业技能竞赛数控车工项目竞赛、202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手工制茶项目决赛等国家级技能大赛,荣获特等奖3项、一等奖22项,积累了国家级高规格技能赛事的办赛经验。区内职业院校承办市级职业技能竞赛25项,在各类市级技能赛事中获得一等奖81项、二等奖142项、三等奖134项,有力提升竞赛办赛能力。四是大力开展赛事比武练兵。近3年承办国家级竞赛6项,市级技能大赛25项,举办区级各行业技能大赛10项,获得国家级大赛特等奖3个,一等奖28个,获“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二等奖8个,三等奖10个。其中,在中国重庆第七届职业技能大赛上,永川代表团取得1金3银9铜12优胜的优异成绩,奖牌总数位列第一名,荣获“特别贡献奖”。3月15-19日,首届“巴蜀工匠”杯乡村振兴技术技能大赛将在永川举行,本次大赛成为川渝两地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合作以来,参赛人数、参赛项目最多的一次,也是选手、裁判、专家交流最深入的一次。5月16-17日第二届“川渝杯”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在永川举办,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城市职业学院、重庆财经职业学院、重庆市经贸中等专业学校、重庆市永川职业教育中心、重庆市农业机械化学校等6所院校代表队荣获一等奖7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1个。

(二)进一步优化“职教24条”激励政策。为切实提升政策“精准度、有效性”的要求,永川高新区结合西部职教基地建设发展新要求、新政策、新方向,已对现行“职教24条”进行了修订完善,重点对院校扩容、产教融合和留永工作生活等方面进行激励,但由于前期受疫情影响,未能推动实施。目前正根据4月4日,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调研西部职教基地建设工作时做出的重要指示修改,修订后报区委、区政府审核后实施。

(三)扎实推进科教融汇。坚持以职教发展带动创新创业、科技创新,永川区与重庆文理学院共建永川区科技创新中心,推进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落地;围绕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等产业转型升级中的需求,引培何继善院士、卢琪等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依托职业院校集聚国家级、市级高层次人才202人;建成重庆人和数据研究院等9个国家级和100多个市级科研及服务平台,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技能大师工作室等人才发展平台43个;探索形成“园区(企业)出题、学校立题、平台(团队)破题”的协同创新模式,联合体科研成果成功转化200余项,重庆文理学院获批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

(四)扎实推进国际化合作。在永大中专院校共有重庆文理学院、重庆城市科技学院、重庆财经职业学院和重庆科创职业学院等4所院校开设国际经济与贸易、跨境电子商务等10个跨国联合培养专业;支持重庆文理学院与俄罗斯库兹巴斯国立技术大学、西伯利亚国立工业大学、库兹巴斯国立技术大学等3所大学开展2+2联合培养项目,目前已招生100余人;支持重庆财经职业学院与韩国庆一大学开展3+0合作培养;支持;支持城市职院联合中国、老挝40多家职业院校、行业企业共同组建中国-老挝职业教育发展共同体,与老挝职业院校共建老挝共享国际产业学院,举办老挝中高级管理人员“中文+技能”智能制造师资培训班;支持水电职院与泰国皇家理工大学共建教师研修中心;支持科创职院线上举办第二届中柬跨境数字贸易中高级管理人员培训班。

二、下一步打算

(一)推进重大平台实体化运行。依托西部职教基地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实现西部职教集团和西部职教基地产教联合体实体化运行,面向西部地区主导产业开展企业人力资源供给、职业技能培训等市场化服务,以项目式目标化管理方式深度参与西部职教基地产教联合体成员单位间的产学研一体化合作,为西部地区主导产业发展提供稳定的人力资源和技术支撑。

(二)深入实施提质工程。全面促进院校提质扩容,促进西部职教基地体系化建设,着力打造标杆院校,高水平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积极筹建重庆技术大学,加快重庆电子职院永川校区建设并支持升本,支持重庆水电职院、重庆市永川职教中心等职业院校在国家级“双高”“双优”项目建设上实现新突破;支持重庆科创职业学院等有条件的院校在“创本”“上实现新进展。承办各类国际国内高水平职业技能竞赛。建立健全竞赛激励机制,争取一系列有分量、有影响力的国际国内高规格赛项永久落户永川,并获得一批高级别等级奖项,推进西部职教基地国际化发展。

(四)抢抓发展机遇,夯实职教基础。实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倍增计划”,积极协调相关职教院校与企业共同争取创建重庆市工业设计永川分中心,加快引进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知名高校研究院。充分利用永川位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主轴的区位优势和双城经济圈“桥头堡城市”的功能定位,围绕成渝地区两大万亿级产业集群,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布局,结合永川“5+2”主导产业体系,优化区内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优先支持发展以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链相关专业,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发展提供更多高质量的人才资源。

(五)加快推进产教深度融合。鼓励企业大力推行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制度,按照企业为主,院校参与原则,采取“企校双制、工学一体”模式,即由企业与技工院校、职业院校、职业培训机构、企业培训中心等,采取企校双师带徒、工学交替培养等模式共同培养学徒,学徒培养目标以符合企业岗位需求为主,企业应支持学徒参加职业技能鉴定或结业考试,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或等级证书等,推动企业变“以岗求人”为“以人配岗”,满足制造业企业技能人才需求;探索打造职教“元宇宙”,鼓励在永大中专院校牵头成立元宇宙职业教育集团,推动职教学生都能在元宇宙中开展学习、操练。

(六)搭建西部职教基地教师编制池。探索在符合国家和市级层面规定的基础上,在不改变各单位编制所有权的前提下,强化编制精细化管理,进一步优化编制结构,突出人才项目编制储备,建立具有流动性的西部职教基地教师编制池,将长期闲置的空编统筹起来,解决在公办院校编制紧张、民办院校教师无编制时招引高层次人才困难问题,满足教师编制需求。

此复函已经高新区主任盛逵审签。对以上答复你们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回执及时反馈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永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2023年5月31日


联 系 人:蔡昌勇

联系电话:19112629935

邮政编码:402160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便民地图
公开信箱
智能问答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主办: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ICP备案:渝ICP备07006009号-1 网站标识码:5001180002 渝公网安备50011802010123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