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永川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关于区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第92号建议的复函
永建人大复函〔2023〕5号
重庆市永川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关于区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第92号建议的复函
钟景英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探索推进“物业+社工”服务模式有效化解小区物业矛盾纠纷的建议》(第92号)收悉。经与区民政局(协办单位)共同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建议的主要内容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区业主生活多元化和差异性需求日趋呈现,业主们关注的焦点越来越多地由基础性物业服务转向社区生活质量的提升,传统的物业公司提供的服务种类已经无法及时高效响应业主的生活需求。探索推进“物业+社工”服务模式,将社会组织专业力量有效融入社区治理,不断拓展智能生活、健康维护、便民利民、兴趣社团等各类特色物业服务,对提高服务递送与服务需求的匹配度,有效化解小区物业矛盾纠纷,实现高品质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建议一是以人为本,孵化小区治理自治组织;二是以文为魂,培育社区人文新风貌;三是以人为基,培养具备“专业性”的服务人才。
二、对此开展的工作
在区委组织部的坚强领导和悉心指导下,我委牢牢抓住党建引领这个“牛鼻子”,充分发挥党组织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重要作用,建立党建引领,多元参与的治理模式,共建共享美好家园。
(一)加强党建引领,规范物业服务,充分发挥居民基层治理作用,鼓励支持物业服务企业提供增值服务。
建机制、抓规范,着力解决居民自治难问题。按照《民法典》、《重庆市物业条例》精神,修订完善《永川区业主大会议事规则》,牵头起草《业主委员会议事规则》《业主委员财务制度》等11个居民自治制度参考文本,形成“1+11”制度体系。通过建立一套覆盖业主委员会选举、决策、监督等全过程的标准化操作规范,让大家看得明白、学得透彻、用得顺手,快速有效提升居民自治水平。
巩固“1+11”制度体系,持续抓好《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申请使用规定》、《物业服务企业选(续)聘工作实施指南》、《物业企业星级管理和信用考评办法》等行业制度文件的落实,用制度规范提升物业管理。推动物业服务“三规范”、“五达标”,强化行业监管。2023年在全区推动20个物业小区引进智慧管家、生活缴费、家政服务等多元化优质增值服务项目。同时,按照“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鼓励并支持有条件的物业小区推出“菜单式物业”服务,引进智慧管家、家居清洁、果蔬到家等多元化优质服务项目,探索打造康养中心、儿童活动中心、社区活动中心、党群服务中心等服务群众场所,满足小区居民的个性化需求。
(二)加强党建引领,探索以文为魂,用好社工专业化服务,培育社区人文新风貌,为社区治理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利用社工专业化服务,从人文关怀着手,打破邻里之间的关系壁垒,注重塑造邻里人文内核,凝聚邻里公约共识,建立邻里精神标识,促进邻里文化再生,共同打造邻里精神共同体。如中山路街道君临棠城小区、凉亭子楼栋群依托社区物业用房,打造邻里议事亭、邻里书吧、邻里广场等共享阵地8个,整合修鞋匠、水电工、维修工、快递员等能工巧匠,建立志愿服务队伍6支,为居民提供便民服务;胜利路街道火电新苑小区、石油汇碧园小区在做好基础物业服务的基础上,聚力重塑老城烟火气、书香味、岁月感,深度挖掘、物化再现小区历史文脉、人文记忆,增强居民的认同感、责任感、自豪感。
采取先行先试、逐步推行的方法,探索物业管理中引进社工服务,提升社区治理水平。2023年在我委管理的公租房凤栖阁小区开展试点,通过引进有资质的社会工作机构,深度参与小区治理,完善小区自治平台和队伍,构建党组织引领、社会力量支撑、居民广泛参与的治理体系,推动社区治理。目前,我委已与壹加益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达成合作意向,并签订了服务合同。
(三)加强宣传,强化培训,不断提升从业人员综合素质。
邀请物业管理专家,定期开展培训,重点培训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的选举等内容,推动全体人员对法律法规的认识更加系统、全面、精准、深刻,确保处置原则牢记于心,化解方法信手拈来,为精准高效化解物业矛盾纠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22年,累计培训了镇街、社区和物业工作人员220 人。第一期党建引领物业大讲堂已在2023年5月18日顺利开班,第二期将在11月开展。分别面向镇街、社区、小区党支部、业委会以及物业企业等两类群体,针对性制定培训内容,全面提升行业队伍素质水平。
基层治理千头万绪,任务重、难度大,推进这项工作离不开党组织的统一领导,更离不开各方共同参与和支持。我委在区委组织部的领导下,坚持党建引领,秉持多方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理念,积极探索“物业+社工”等多种模式,整合多方资源,凝聚各方力量,努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切实提升为民服务能力。
此复函已经张静主任审签,对以上回复您有什么意见,请通过填写回执及时反馈我委,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永川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2023年6月12日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