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永川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区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第306号建议的复函
邓儒方代表:
感谢您对永川区卫生健康事业的关心与支持。您提出的《关于基层医疗机构设置心理咨询门诊的建议》(第306号)收悉,经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建设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机制。一是在区卫生健康委设置社会心理服务建设工作办公室,制定印发了《永川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实施方案》;二是搭建三级社会心理服务平台,依托区、镇(街)、村(社区)三级综合服务场所,设立镇(街)、村(社区)心理咨询室或社会工作室263所;打造示范心理服务站,遴选具有代表性的四个镇(街)作为推广试点,即大安街道、朱沱镇、三教镇、来苏镇,其中朱沱、三教、来苏镇心理服务站硬件设施已全面建设完成,具有开展心理服务能力能为群众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将区精神卫生中心652院区改造为永川区社会心理服务中心,在永川区社会矛盾纠纷联合调处中心设立心理辅导站,帮助人们解决在调解矛盾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情绪问题及心理困惑。
(二)完善医疗机构心理健康服务平台。区精神卫生中心开设心理门诊,为患者提供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相结合的服务。区人民医院、区中医院、区妇幼保健院、区集嫒医院开设心理门科,对躯体疾病就诊患者提供心理健康评估,为有心理行为问题者提供人文关怀、心理疏导等服务。
(三)开展全方位心理健康知识宣传。运用报纸、杂志、电台、电视台、互联网(门户网站、微信、微博、手机客户端)等,广泛宣传“每个人是自己心理健康第一责任人”“心身同健康”等健康意识和科普知识。辖区内电视台等主流媒体每年定期开展心理公益宣传。区卫生健康委、区精神卫生中心牵头制作心理健康科普知识宣传内容,制作《疫情下的情绪调节—我和情绪和谐相处》等系列视频9条,并通过权威官方媒体、微信公众号向群众推送,进一步帮助群众缓解疫情期间心理压力。
二、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开展心理服务人员专业培训。由区精神卫生中心牵头,对我区心理服务从业人员、心理健康教师、重点人群服务人员、基层干部、网格员等开展专业培训,主要以青少年心理问题和社会、家庭纠纷为主,培训如何正确运用技巧、沟通、引导、回访、转介等工作。
(二)持续提升镇(街)、村(社区)社会心理服务站服务能力。组织专家团队,对镇(街)、村(社区)社会心理服务站开展工作指导,提升镇(街)、村(社区)心理服务能力。依托三级网格服务场所,开展心理健康进社区和乡村工作,向大众普及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指导大众如何化解自身的焦虑、矛盾、不安和其他不良情绪。
(三)强化医疗机构心理健康服务队伍建设。加强医疗机构心理健康服务人才引进,遴选优秀心理健康服务专业人员,提高心理健康服务人员待遇,同时积极选送优秀的临床医师参加重庆市精神科医师转岗培训,提高精神科医师数量和服务水平。各医疗机构通过培训、继续教育等形式,对全体医务人员开展临床心理知识培训,将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服务内容纳入基层医师大轮训的范畴,提高临床医师常见心理行为问题和精神障碍早期识别能力。成立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心理救援小组,作为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的组成部分,开展突发事件医疗救援心理支持和干预。
此复函已经张明春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通过填写回执及时反馈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永川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3年5月31日
联 系 人:廖永芳
联系电话:49866853
邮政编码:402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