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永川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区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第286号建议的复函
吴修英代表:
感谢您对我区卫生健康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提升全区院前急救能力的建议》(第286号)收悉,经研究办理,现复函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院前急救网络不断完善。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统筹协调下,安排财政资金对23个镇(街)卫生院救护车进行分批更换,目前19个镇(街)卫生院19台救护车已经完成更换,新增除颤仪38台、呼吸机32台、心电监护仪38台,为辖区内院前急救服务能力提升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2020年6月,我区启动120调度指挥信息系统建设工作;2021年1月,依托全市卫生专网,城区5家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和8家镇(街)卫生院纳入了统一调度指挥信息系统进行调度;同年8月,所有镇(街)卫生院纳入了信息系统统一调度,至此组建了覆盖全区、互联互通、信息共享、标准统一的120调度指挥信息系统。目前,24家医疗机构40台救护车统一编号、涂装新外观纳入系统管理接入全市平台,实现市、区、镇(街)“120”急救平台互联互通。
(二)院前急救服务逐步规范。制定了《永川区院前急救120调度指挥管理制度》,包含接入制度、调度制度、值班制度、请假制度、培训制度、考核制度等。“120”为全区统一院前医疗急救呼叫号码,院前急救网络医院必须接入120调度指挥信息系统,实现电话录音、接警时间、派车时间、出车时间、到达时间、返回时间、送达时间、救护车位置信息、在线状态、录音录像等全流程实时化监管。院前急救单元(1医1护1司机1救护车)严格按照《院前医疗急救工作制度规范》《院前医疗急救信息报告制度》开展工作。
(三)院前急救能力逐步提升。各网络医院120救护车按《院前医疗急救救护车车载医疗物资和设备配置指南》,配齐抢救药品、抢救设备、诊疗器材、创伤抢救用品、搬运用品等,救护车仪器和药品严格执行定量、定点、定人管理、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五定”制度。按照《永川区院前急救培训管理办法》,对从事院前医疗急救工作的医护人员、调度指挥人员、驾驶员、担架员等按院前急救培训大纲进行了岗前培训、日常培训等。院前急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按照《院前急救能力评估标准》《院前急救质量控制指标》对各单位进行了能力评估、质控督导,各单位对标对表着力补齐短板,不断强化院前急救能力。
(四)院前急救指标持续提升。区卫生健康委、院前急救质量控制中心每月对指标进行分析,形成通报提出工作要求,我区“10秒接听率”“3分钟出车率”“院前急救平均反应时间”“病历书写率”“急危重症现场监护率”等指标逐月提升。2022年度120调度室接听电话4.6万余次,派车1.6万余次,救治1.6万人次,城区、镇街3分钟出车率和平均反应时间以及现场监护率、病历书写完成率等指标在全市排名靠前,达到并保持了高质量发展指标要求。
(五)应急处置能力提升。2022年,处置本土疫情和“乙类乙管”转段期间,“120”调度工作量呈几何数增长,每日电话接听量增至600余次,派车量增至180余次,调度席位从1个增加到4个,在全力做好新冠疫情防控相关工作的同时,完成了日常院前医疗急救任务,应急处置能力得到了大力提升。
二、存在的不足
(一)120救护车配置数量不足。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等9部门《关于印发进一步完善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卫医发〔2020〕19号)和市卫生健康委等9部门《重庆市进一步完善院前医疗急救服务实施方案》(渝卫发〔2020〕66号)文件要求,到2025年,建成政府主导、覆盖全市、运行规范、服务高效的市、区县、乡镇三级院前医疗急救服务体系,以区县域为单位,根据区县域人口的300%测算人口基数,按照每3万服务人口1辆的标准配备救护车,负压救护车配置比例不低于40%,监护型救护车比例不低于50%。目前我区入网120救护车40辆,其中,负压救护车5辆、监护型13辆,其余均为普通转运型。我区人口114万,离目标仍有较大差距。
(二)120出车调度较为集中。从每月的数据分析来看,120院前急救出车量以重医附属永川医院、区人民医院、区中医院三所医疗机构为主,区妇幼保健院、区集嫒(儿童)医院、镇(街)卫生院出车相对较少。镇(街)卫生院只有1辆车辆编制,因其他业务和医疗保障用车较多,请假较为频繁。
(三)调度人员不足。目前,我区120调度室依托重医附属永川医院急诊医学科场地与人员建设。共有调度员资格人员10人,日常由2人负责调度,忙时会临时增派人员,视频120指导公众开展自救互救服务提供相对较少。与其他区县比较,存在场地、设备、人员不足。近期,120接听电话约120-150次/日,派车约50次/日,排队电话约20次/日,排队电话意味着有接听遇到忙线时段。我区10秒接听率与其他区县对比,仍有提升空间。
三、下一步措施
下一步,我委将根据您的建议,积极做好以下工作:
(一)逐步合理配置120救护车。增加部分乡镇卫生院车辆编制,合理配备监护型救护车,加强基层医疗机构急救能力和设施设备配备。
(二)加强监督检查。区卫生健康委将通过调度系统内指标分析、患者电话回访、重点抽查、投诉反馈等方式,加大对120调度指挥中心调度情况的检查,对反映调度不合理等具体事件,采取回听电话录音、回访患者等方式开展调查。严格要求区120调度指挥中心按照调度原则就近派车,加强对各网络医院出车情况监督检查。
(三)增加调度人员。总体我区调度人员不足,派出人员到市急救中心进行培训,补足调度人员,减少排队电话,提升10秒接听率。
(四)落实好视频120工作。做好视频120接警人员安排,发挥好视频120的优势,在120救护车到达前指导公众开展自救互救,消除“急救空窗期”让“急救零等待”。
(五)强化应急培训。统筹区红十字会、公众应急技能培训基地等力量,针对普通群众特点,继续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开展应急救护知识技能培训,使普通群众掌握基本急救知识及急救技能,提高群众自救互救能力。
(六)提供应急保障。大力推进在公共场所增设安装AED工作,积极推进公共场所配置规划,提出建设意见,鼓励相关机构和个人向单位进行捐赠,同时也鼓励有条件的单位自行配置AED,为院前急救能力提升,公众自救互救提供有力保障。
此复函已经张明春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通过填写回执及时反馈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永川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3年5月31日
联系人:张桂源
联系电话:49396609
邮政编码:402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