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永川区教育委员会关于区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第258号建议的复函
郑国强代表:
你提出的《关于恢复开展校园体育活动的建议》(第258号)收悉。首先感谢你对永川教育工作的关注、理解、支持。经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区教委全面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坚持教育“立德树人”核心素养为指导,始终以终身体育理念为导向、以推进素质教育为抓手、以培育学校体育特色为途径,注重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扎实推进中小学体育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近三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学校体育工作受到严重影响,本学期全面复学后永川区学校体育工作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健全工作机制,强化管理
(一)组织机构健全。全区各中小学校成立学校体育工作领导小组。将体育工作纳入年度计划,把“每天锻炼一小时” “阳光体育运动”、体育课程辅助活动等实施情况列入学校素质教育综合督导考核内容;建立了全区中小学校园意外伤害应急管理办法,制定并实施体育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校长为第一责任人。各中小学校实行校长负总责、分管教学副校长具体负责的体育工作制度。明确要求校长、分管校长深入体育课堂、教研组开展教学研究。全区中小学校按市教委课程计划开足开齐体育与健康课程,创新形式与内容开设好体育课程辅助活动,在年度综合素质督导评估教学观察中明确要察看体育课并予以评价。
二、落实课程计划,强化质量
(一)课程计划优化实施。全区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校每周安排三节体育健康课并合理分布,余下2天分别安排一节体育课辅活动、一节社会实践课或课外活动课进行补充,实现了天天有运动、天天能锻炼,从课程上保证学生每天在校运动1小时。
(二)过程管理精细扎实。区教委将体育与健康课教学纳入教学常规管理,将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纳入“卓越课堂”建设,通过实施校本教研、片区教研、名师工作室教研、送课下乡等活动,深入开展教学研究,推动体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2022-2023学年,体育骨干教师在学校或教研片区上示范课60余节,新分及青年教师上汇报课90余节。组织体育骨干教师参加了重庆市中小学体育教师优质课比赛、永川区体育教师优质课比赛,锤炼体育教师队伍。
(三)校园活动丰富有效。各中小学校制定了阳光体育运动工作方案,明确基本要求,并落地见效。各校将校园体育活动时间和内容纳入教学计划,列入课表。各学校结合实际,因校制宜,创新设计开展大课间活动、体育文化节或运动会,开展了体育、艺术“2+2”项目。各学校通过课堂、专题讲座、校园广播等途径开展体育安全教育,提升学生运动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区教委组织了全区中小学生田径比赛、中小学女子排球比赛、中小学生篮球比赛、中小学校园足球甲级乙级联赛、校园集体舞比赛,与区文旅委联合举办了羽毛球比赛、学生中长跑比赛、乒乓球比赛活动,激发了全区中小学学生的运动热情,培养了一批体育运动苗子,挖掘了一批体育竞技选手。
三、优化资源配置,强化保障
(一)配足配齐教师,师资水平不断提升。全区配备体育专兼职教师824人,中学301人,小学523人。按照“以专带兼、专兼结合”的思路,充分发挥专业体育教师的优势,引领非专业教师专业化发展,保证了体育教师课程需求。体育教师的工资待遇、职务评聘等与其他任课教师同等对待,落实了体育教师服装经费。组织学生课外辅导培训、体质健康测试等工作纳入教学工作量。各校坚持开展体育教学研究,体育教师定期参加集体备课等校本教研活动。组织了区级啦啦操专项培训、高中体育教师新教材全员培训、足球教练员培训、篮球裁判等各类培训9次;在重庆渝派体育公众号上推送微课5节、空中课堂6节;2人获全国优秀教练员、21人获市级优秀教练员称号;参加市级体育教师优质课比赛2人获得一等奖、4人获得市级指导教师一等奖; 8人教学论文获市级一等奖、16人获二等奖、6人获三等奖、区教委获“优秀组织奖”;成功申报市级课题1个。
(二)加大经费投入,设施设备不断改善。全区每个镇街至少有一块塑胶运动场,所有学校有平整、整洁的体育场地。2022-2023年,改扩建6所农村中小学运动场26910平方米。各学校投入经费,按配置标准添购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等体育用品。加强学校体育场馆管理,专人负责、制度健全、有序安全运行。学校体育场地及设施设备落实了课余和节假日向学生开放,使用率高。公用经费中关于体育经费得到落实保障,满足了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需求。
四、严格体质测试,强化监控
区教委严格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按计划有序做好全体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并妥善保存了原始数据,按国家要求上报测试数据。各中小学在校内公布了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并通报学生及家长。区教委已出台学生综合素质档案管理制度,将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科学把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制定了进一步提升学生体质的工作措施。
五、推进体竞融合,强化发展
(一)体育活动空间不断延伸。加强校内体育活动、保障校内活动时间的同时,依托“健康永川”建设,学校体育工作逐步向校外延伸。通过开放的体育中心、体育馆、登山步道等运动场所和小区配建的公共健身器械等运动设施,各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开展校外体育活动,把健康运动、强身健体理念贯穿到中小学生学习和生活之中,逐步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体育活动的格局。
(二)体育助推学校特色发展。各中小学校因校制宜,统筹师资力量,创新体育活动形式和内容,办学特色和成效逐步彰显。推进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建设,引进重庆冠群体育足球训练机构进入6所学校参与协助、指导学校足球训练。全区国家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达22所,市、区级篮球、棋类、啦啦操等体育特色学校31所。
(三)体育锻炼与竞技相融合。体育运动锻炼学生全员参与,竞技体育优选特长学生。各校对竞技体育非常重视,选派优秀师资、选拔有一定天赋的学生组成训练队,常年训练不间断,我区竞技体育整体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承办重庆市年中国初中篮球联赛(重庆赛区)、2023年重庆市中小学校园足球联赛高中乙组(男子)比赛。组织参加市级比赛,获射击锦标赛团体总分第三名;重庆市小学生男子篮球比赛冠军;中国初中篮球联赛(重庆赛区)第三名;重庆市中学生田径锦标赛团体总分第二名。
此复函已经区教委主任中意审签。对以上答复你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回执及时反馈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永川区教育委员会
2023年5月19日
联 系 人:李光全
联系电话:023-49861018
邮政编码:402160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