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永川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区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第46号建议的复函
永发改函〔2023〕70号
重庆市永川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关于区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第46号建议的复函
程思娟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第46号)收悉。经与区大数据发展局、区经济信息委区、新城建管委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永川区数字经济发展现状
我区2022年数字经济核心增加值达101.2亿元。数字文创产业迅速成长,在全市率先出台“数字文创17条”“元宇宙三年行动计划”,注册成立重庆首家元宇宙科技有限公司。西部唯一科技影视棚建成投产,落地人民大学文化科技园、爱奇艺、完美世界游戏3个文创园。自动驾驶水平领跑全国,成为中国首个实现自动驾驶无人化示范运营城市,自动驾驶路网、场景、车辆全国第一、全球领先。服务外包产业成功转型,服务外包坐席总量突破13000席,实现呼叫中心向智能客服、数据处理、KPO外包方向成功转型。
(一)全民数字素养培育方面
为提高政府机构工作人员数字素养,我区于2022年5月举行了数字转型与智能赋能——关键技术与发展趋势专题讲座,特邀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就智能制造做专题报告;于2022年8月邀请清华大学沈阳教授聚焦数字经济和元宇宙发展主题作“书香永川大讲堂”首场专题报告;“书香永川”建设中推荐干部阅读《元宇宙》等数字经济相关书籍;区委党校处级干部、科级干部和初任公务员培训班中均设置了数字经济专题课程。
为提升民营企业数字素养,我区举办了民营企业家能力提升培训班,设置数字经济时代民企创新转型相关课程。
为提升老年群体数字素养,区图书馆开办了老年人应用智能手机免费培训班,帮助老年人解决在使用智能手机时遇到的难题,教学微信、QQ等应用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二)数字人才培育引进方面
根据市政府出台的《重庆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满天星”行动计划》,我区实施了“加大人才引培力度”重点任务,畅通人才引育渠道,创新引育体制机制,打造软信产业新高地、集聚人才“满天星”。
依托西部职教基地和重庆市大数据产业人才联盟,现已导入院校120所,企业成员390余家,政校企合作项目110个,建成5000平米数字人才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常态化培训实训5000余人。按照“引进一个人才,带来一个团队,催生一个产业”的思路,与重邮、重师等院校合作共建产学研研究院,储备了一批领军人才和技术研究团队,达瓦CEO卢琪成为永川首个获得“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的青年人才。与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共同推出“重庆云谷数据工程员”劳务品牌,获评全国典型工业经济劳务品牌,纳入重庆市首批重点培育劳务品牌。成功获批重庆市数字经济人才实训基地、重庆市软件人才实习实训基地、重庆市软件公共服务平台。
目前,我区已获批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数字安全产业人才基地,投用了全国首个鸿蒙5G人工智能物联网实训平台。
此外,我区还举办了川渝“巴蜀工匠”杯乡村振兴技术技能大赛,并设置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工智能工程技术和虚拟现实工程技术等专业类技术竞赛项目,永川队伍包揽了上述项目的一等奖。
2023年3月,我区举办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2023科技影视产业人才发展大会暨重庆市大数据产业人才联盟年会,授牌“重庆数字经济人才市场永川市场”,并举办了“逐浪奔永”科技影视产业智库专家聘任仪式。
(三)数字公共服务方面
一是积极构建区域性、城市级新型智慧智能中枢,打造智慧交通大脑。位于云谷大厦内的智慧城市运营管理中心集政务指挥、交通指挥、医疗指挥等功能于一体,可保障和协调各系统的平稳运行。交通方面疏堵成效显著,城区60个重点路口实行全域红绿灯自适应控制,17条主干道路动态绿波控制,平均车速提升11%,平峰时段停车次数平均减少59.5%,高峰时段拥堵里程下降36%。
二是推动营商环境数字化,优化数字经济发展环境。推广应用“渝快办”政务服务平台,积极推动更多事项在线办理。上线“全渝通办”系统,加强同其他区县协作联动,通过全程网办、就地批办等方式实现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在永办理。整合政务服务资源和社会化服务资源,建设运营“永企惠”企业服务平台,为全区企业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服务。
三是加快新型基础网络设施建设。截至2022年,各通讯运营企业已在我区城区各大商圈、产业园区、城区大专院校、政府机关等投建成5G基站3497个,建设数量位居渝西地区前列,已实现园区企业宽带用户平均接入速率达到100兆/秒,宽带覆盖率达100%。同时在凤凰湖产业园建设渝西地区最大的5G核心网中心机房,总投资约2.1亿元,整合江津、璧山、大足、荣昌等区县网络资源,不断加快数据交互传输,增强移动带宽,降低网络时延,提供多点接入保障以及高性能、高可靠、高灵活、高安全的网络服务。实施网络IPv6改造,建设城市级物联网,升级电子政务外网。
(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方面
产业新赛道加快布局。充分发挥重庆云谷数字经济创新集聚区纳入市级信息服务集聚区的平台优势,不断推动数字产业化发展。一是服务外包坐席规模由5000席扩大到13000席,成为西部最具影响力的服务外包基地。二是投放L4级运营车辆50余台,在国内率先实现L4级自动驾驶公交、全无人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商业化运营,京东、白犀牛等低速功能车首次在西部实现商业运营。三是数字文创启动元宇宙中心规划,以科技影视拍摄制作为特色,在永数字内容制作团队超2000人、年产作品8000分钟以上。
数智赋能成效明显。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0家。鼓励企业积极开展智能装备升级、信息管理系统集成应用、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等工作,完成智能化改造89家、“上云上平台”30家,建成数字化车间6家。计算机输入设备产业集群入选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区将继续培育引进数字人才,加快发展数字产业,用数字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和治理能力提升。
一是加快建设西部数字产业基地。依托重庆云谷·永川大数据产业园,做大做强数字文创、自动驾驶、服务外包等产业。积极抢占“元宇宙”新赛道,扶优做强龙头企业,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条,优化产业生态,打造“元宇宙”示范城市、科技影视名城。以自动驾驶为引领,着力构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测试、运营、研发、教培、制造全产业链体系,加快建设生产制造基地、自动驾驶科技创新产业基地和智能制造中心、研发创新中心、数据处理中心、人才培育中心、测试运营中心,打造西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城。
二是着力推进以数字化变革为引领的全面深化改革。建设数字政府,构建多跨协同工作机制,系统推动各领域数据共享、流程再造、制度重塑。加快建设“城市大脑”,持续完善大数据资源管理中心、智慧永川综合服务平台、共性能力支撑平台等“一中心两平台”,创建一体化数字资源系统,用好“渝快政”协同办公平台,构建协同高效的数字化履职能力体系。培育数字社会,坚持数字惠民,以行业部门线条主抓和重大场景块状突破相结合,聚焦城市安全、交通出行、公共卫生、社会保障、教育体育、旅游文化等领域,打造一批有温度的精品应用,构筑全民畅享的数字生活新图景。推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企民企、社会团体等积极参与数字化变革,迭代升级基层社会治理平台系统,打造“掌上治理之城”。推动数字化改革向各领域各方面延伸,突出数字化引领、撬动、赋能作用,以全域数字化推动治理模式变革、方式重塑、能力提升。
感谢您对我区数字经济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此复函已经邓正军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通过填写回执及时反馈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永川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3年5月22日
(此件公开发布)
(联系人:陈红旭,联系电话:023-49653833,邮政编码:402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