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永川区教育委员会关于区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第324号建议的复函
尹尚昆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乡村教育均衡发展的建议》(第324号)收悉。经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非常感谢您对永川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区委、区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乡村教育振兴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优化学校结构,激活城乡资源存量。根据学龄人口变化趋势动态调控城乡教育资源布局。每个重点镇建设1所标准化寄宿制初中,每个镇重点建设1-2所中心小学,形成区域性优质中小学示范点,辐射引领辖区小规模学校发展。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结构优化改革,对招生困难的农村小学、村小和教学点进行整合、撤并。2019年以来,撤销11所农村小学建制,归并为镇中心小学的村小;撤并村小和教学点45所,保留39所,精简管理人员,整合师资,避免低效、无效建设。同时,依法推进农村学校撤并后原有校舍校产再利用工作,清理并无偿划拨无保留价值闲置校产51宗,占地面积15.36万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给当地镇街人民政府,由镇街主管部门移交所属村社他统筹利用。二是强化学校建设,扩充优质资源增量。近三年,投入资金3亿元,新增教育用地50万㎡,实施农村中小学校舍建设(改扩建)学校80余所,新增校舍面积35万㎡;投入资金3500万元,完成运动场建设项目学校32所,建设面积15万㎡。投入专项资金7000多万元,改扩建寄宿制学校15所,新增食堂、住宿面积2.67万平方米,建成教师周转房1150余套,实施农村中小学厕所改造96所。全区实现了寄宿制初中学校全覆盖,寄宿生23249人,占50.3%。投入资金1.6亿元,购置饮水设施340台件套、图书42万册、课桌凳6万单人套、计算机8500余台、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近1万台件套、实验实习设备89万台件套、音体美等器材19万台件套、其他配套设备8.2万台件套。三是推进帮扶机制,引领学校联动发展。采取依据学校规模、领导管理、教师队伍、办学水平进行合理调配策略,将全区4所重点中学(永川中学、萱花中学、北山中学、文理附中)、8所城区优质小学(红旗小学、萱花小学、汇龙小学、兴龙湖小学、红河小学、上游小学、红专小学、南大街小学)作为组长学校,24所直属中学、乡镇优质小学作为副组长学校,其他农村初中及乡村小学校作为成员学校,组建中学4个、小学8个共12个教研片区共同体,形成“1+N”协同发展机制。通过优质学校作为对口帮扶和教研援助单位,采取分片定点的方式开展学校管理、教学交流、课程建设、教师培训、学生竞赛等活动,引领片区共同体学校协同发展,提升育人质量。建立健全城乡教师交流机制。近三年,城乡教师交流轮岗762人、干部挂职交流59人。培养农村全科教师280名,178名镇街中心校教师到村小及教学点开展巡回走教。
随着我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我区乡村教育突显出农村学生人数逐年减少、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结构不优等问题。“十四五”期间,区政府将推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纳入《永川区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结合您的建议,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优化布局,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坚持教育统筹推进,协调发展,优化布局结构和资源配置,促进区域、城乡和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发展,完善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让每个孩子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按照全区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发展新形势,分析研判、总体布局、超前谋划,对招生困难的农村小学、村小和教学点进行结构优化。推进学区制管理改革,撤销原22个镇(街)教育管理中心,按照城乡统筹、相对均衡、相对就近的原则,全区设立9个学区(含9个督导责任区),对应成立党组织。优化管理体制,实行三块牌子、一套班子,统筹管理。有序推进集团化办学,按以点带面原则,分区实施优质学校示范、带动和引领,整体推进我区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二、加强统筹,改善乡村教育保障条件
深入推进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建设。2022年,改造农村小规模学校聚美小学、水碾小学、小拱桥小学、磨心桥小学、隆济小学等5所;维修改造城乡中小学校50所和体育运动场25700平方米等。统筹城乡师资配置。进一步完善教师补充机制,通过增大优大生、免师生选用名额,逐年充实教师。全科教师充实到农村学校,优化教师结构。持续推进中小学干部、教师交流轮岗。贯彻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落实乡村教师岗位生活补助政策,乡村教师一类标准由每人每月200元提高到300元,二类由每人每月350元提高到450元,三类由每人每月600元提高到700元。深入实施以城带乡帮扶机制,实施对口帮扶、名师送课下乡、中心校教师到村小走教、音体美英语学科师资共享等制度。持续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推进控辍保学从动态清零转向常态清零。精准做好农村学校学生资助工作,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三、推进改革,激发乡村学校办学活力
推进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区管校聘”改革,全区义务教育阶段教职工编制根据生源变化和教育教学改革需要,每学年实行动态调整,适时调配、重点解决音体美及英语等学科教师结构性缺员问题。完善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制度,健全乡村教师待遇保障机制,建立优质师资到农村学校支教工作制度,为农村学校发展提高师资保障。严禁乡村学校教师向城镇学校无序流动。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研究制定《永川区中小学办学质量督导评价办法(试行)》《2021—2022学年度全区中小学运行质量督导评价指标体系》,以开展中小学自主定标督导评估为抓手,推进中小学“一校一案”开展教师评价、学生评价,支持和鼓励农村学校因地制宜,开展体现素质教育要求、富有乡村特色的实践评价。分12个片区组织对学校运行质量评价、学生学业质量评价、学校形象质量评价、发展绩效质量评价进行了培训解读,各校普遍反映今年中小学办学质量评价的诊断、改进与激励功能明显,有利于引领督促学校完善内部质量保障机制,增强学校办学发展内生动力。打造课后服务骨干教师团队,通过实施课后服务“博士课程”行动、联合团区委推动在永大中专院校大学生志愿者走进各小学开展“国学小课堂”“童趣大侦探”“村娃也有科学梦”等具有共青团特色的课后服务课程、区青少年宫每年常态化坚持开展“情暖童心 流动少年宫”公益特色课程走进永川农村中小学行动等,开展送服务到乡村学校活动,促进乡村学校课后服务多样化、高成效推进。
此复函已经区教委主任中意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回执及时反馈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永川区教育委员会
2022年5月12日
联 系 人:唐显华
联系电话:49876536
邮政编码:402160
(此件主动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