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永川区教育委员会关于区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第337号建议的复函

日期:2022-05-30

黄月娇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构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的建议》(第337号)收悉。首先感谢您对永川教育工作的关注、理解、支持。经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区教委联合关工委、妇联等部门在坚持家庭教育广泛性、规范性、持续性、有效性、创新性五原则的基础之上,全力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进程,加快构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主要工作开展

(一)健全机制,发挥主导作用

区教委先后下发《永川区中小学德育常规管理办法》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通知》,要求各中小学校、幼儿园建立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充分发挥学校主导作用,主动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体系。此项工作由区政府教育督导室进行督查,纳入学校综合督导考核。逐年加大学校公用经费对家庭教育工作的支持力度,积极支持家庭教育课程资源开发、培训活动等。截至目前,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均建成家长学校,切实健全完善家校共育机制,逐步实现了学校-年级-班级三级家委会全覆盖。通过定期举办家长学校培训、设立家长接待日、开展家庭教育咨询,密切家校社联系,增强教育合力。

(二)统筹资源,夯实团队建设

1.强化机构建设。区妇联、区教委密切协作,成立了永川区家庭教育研究会,配齐配强研究会理事班子,负责全区家庭教育的理论研究和科学家教普及,统筹培训全区家庭教育骨干、指导全区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及家庭教育工作。

2.充实人才队伍。由区妇联牵头,通过公开招募、基层推荐、个人报名、集中选拔等程序,将全区一大批热心家教的志愿者充实进区家庭教育研究会,共同研究科学家教的途径和方法,为全区推广和普及家庭教育提供基础和保障。由区妇联和区教委联合发起组成永川区家庭教育讲师团,深入村、社区、学校,志愿普及家庭教育。

3.层层落实机制。各学校也纷纷组建由政治、安全、法律、养育、心理等多方面专业人士和五老(老教师、老战士、老模范、老干部、老党员)、教师及家长志愿者构成的专兼职结合的学校家庭教育团队,不仅有效服务本校家长,如永川中学、萱花中学、兴龙湖小学等学校的家庭教育讲师团还通过送课下乡、定期家庭教育沙龙等形式,充分带动片区教研学校及周边社区的家庭教育开展。

(三)多方配合,形成育人合力

1.做好政策宣传。20211230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即将正式施行之际,区妇联邀请专家组织开展解读会,区教委及时组织各学校通过校园LED屏、宣传橱窗、标语横幅、微信公众号等载体,大力宣传《家庭教育促进法》,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解读和培训学习。

2.强化专家引领。区妇联、区教委定期联合开办家长学校培训,聘请家庭教育专家向家长介绍科学的育儿思想和成功的家庭教育经验。各中小学定期召开家长经验交流会相互促进,以提高家长素质。

3.坚持教师全面家访。2021年,全区9000多名教师走进学生家庭大力宣传、上门指导家庭教育方式方法,受访学生家庭达到100%,有效拓宽了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渠道。

4.丰富主题活动开展。区妇联联合关工委、教委、团区委,以家庭教育日为契机,开展家校共育·与爱同行”“学党史传家风育新人等主题活动,并连续4年开展家庭教育百场讲座进村社,为城乡家庭专业家庭教育指导,近10万家庭受惠。区妇联以项目化方式,聘请重庆市家庭教育知名专家,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成长特点,开展系统性的公益讲堂,为家庭教育赋能,目前已开展四期32堂。开展为期五天的家庭教育讲师团培训,提升她们指导家庭教育工作开展的能力。

(四)树立典范,注重榜样引领

我区涌现出全国家长学校优秀学校红旗小学、全国终身学习品牌兴龙湖小学家长夜校、重庆市示范家长学校永川中学、上游小学等大批家校共育示范学校、示范单位。上游小学点餐式家校共育特色,被家长们亲切地称作家庭教育服务私人定制;红旗小学持续推出的仁德妈妈群英会、亲子阅读计划,深受家长好评;凤凰湖小学的好家风塑造良好品行·好校风成就精彩校园家校共育系列活动达到了家校的良好互动。2020年起,区教委会同关工委、文明办、妇联等部门联合启动我区三宽教育家校社共育实践校(园)创建工作,并对永川中学、子庄小学、红星幼儿园等10所中小学、幼儿园进行了统一授牌。2021年,永川中学、红旗小学等10所中小学成功创建重庆市家校社共育示范校。为充分发挥先进学校的引领作用,区教委每年召开工作推进会,总结经验,全面提升学校家庭教育水平和质量。

二、下一步工作重点

家校社协同育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结合您的建议,接下来,我们将重点推进以下方面,着力家校社共育水平再提升。

(一)分类施策,注重规范。区教委、区妇联将密切配合,携手相关部门形成合力,加大对镇街家长学校的考核力度,提高社会参与度。对各中小学家长学校,重在指导其强化服务理念,提供公益性、科学性的家庭教育服务。对各社会家庭教育培训机构,区教委、区发改委、区妇联等部门将联合制定规范管理意见,综合运用行政和市场的手段,完善准入淘汰机制,共同净化家庭教育社会服务环境,确保正确家庭教育知识的科学传播。

(二)提升家校共育水平。充分发挥我区职教城优势,鼓励有条件的大专院校设立家庭教育专业,持续向学校和社会培训机构输送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老师,助力我区家庭教育专业化发展。2022年起,区妇联、区教委将继续密切配合,加大调研力度,进一步发挥好永川区家庭教育研究会的引领作用,致力完成五个:一是培育一批社区教育家庭教育典型,二是开发一个具有永川本土特色家庭教育课程体系,三是打造一个家庭教育资源库,四是夯实一个区级家校社共育工作团队,五是积极呼吁上级部门,加快落实一个家庭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此复函已经区教委主任中意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回执及时反馈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永川区教育委员会

202256

人:龙红利

联系电话:49861018

邮政编码:402160

(此件主动公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便民地图
公开信箱
智能问答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主办: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ICP备案:渝ICP备07006009号-1 网站标识码:5001180002 渝公网安备50011802010123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