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永川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关于区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第124号建议的复函

日期:2022-05-25

文绍英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落实玉南商业城至阳光花园、探花路至侨立水务公司家属院更新改造的建议》(第124号)收悉。经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前期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我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围绕群众“急难愁盼”,加快老旧小区改造,2019年以来,已累计投入资金10.5亿元,改造三河汇碧片区、石油汇碧苑等老旧小区330个、373万平方米,惠及居民3.2万户、9.8万人,老城人民群众生活更加方便、更加舒心、更加美好。

二、工作措施

树牢“城为民建,市为民享”理念,坚持“政府主导、系统谋划、资源统筹、群众参与”的原则,把功能提升放在首位,把握好老旧小区中的“留、改、拆、增”,把握好基础设施建设的“时度效”,确保改造工作有力有序有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区领导任副组长、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作领导小组。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列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区级层面重点民生项目。对照改造提升主要内容及目标任务建立项目储备库,及时部署分解任务,进一步抓实、抓细各项工作。并由区住房城乡建委、区政府督查办组建工作专班,坚持“周调度、周通报”,确保改造提升工作按既定时序推进。

(二)尊重群众意愿。改造前,组织相关部门和街道对城区老旧小区进行“拉网式”排查,实地查勘500多个老旧小区,走访居民6万余户,召开小区业主代表会120余次、业主院坝会80余次,梳理、分类、汇总改造意见建议36条,变政府 “要改”为群众 “想改”,充分调动居民积极性和能动性,实现共同商议、共同实施、共同监督,凝聚共识,形成合力。

(三)坚持分类实施。结合每年的“城市体检”报告和居民满意度调查,针对各小区及周边的实际情况,按照1.0版思路(即补齐设施短板:完善道路、绿化、消防、照明、电梯、雨棚、防盗网等基本生活设施)、2.0版思路(即升级公共服务:提升停车场、休闲广场、晾晒场、健身运动场等公共服务设施或场所的品质)、3.0版思路(即升华精神需求:完善康养中心、社区食堂、儿童活动中心、社区活动中心、党群服务中心五大件,营造全适龄友好社区)分类确定改造内容,切实做实、做细、做精老旧小区改造这一民生工程。

(四)统筹各方资源。在改造中做到统筹各单位相关改造资源,协同推进,杜绝各自为政,形成与经信、消防、城市管理等部门和水、电、气等管线单位都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坚决杜绝重复施工和建设浪费,将改造工作对居民的影响降到最低。

(五)建立管理机制。对改造后的老旧小区,根据各小区规模、管理现状和居民的承受能力等因素,在征求居民意愿基础上,为改造后的小区量身制定物业管理方式,由街道和社区指导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对符合条件的小区引入专业物业服务企业管理,对不符合条件或业主不愿引入物业服务企业的,由街道社区引导居民自治组织发挥作用,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对改造成果进行长效管理和维护,实现共商共建共享。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今年,重点围绕老旧小区及周边配套设施,聚焦“1核心3片区”改造重点(即通过三河汇碧-北山核心区带动,打造英井路、胜利路、肖家冲三大片区),明确了改造老旧小区、塑造城市街角、展现城市记忆、打造社区微客厅、实施城市慢道、活化特色商业、提升创业里巷的“7个100”工作目标,编制《永川区城市更新策划及营造指导》及三年行动计划,并建立项目储备库逐年实施。

目前已启动阳光花园、邮电小区等老旧小区改造,每年逐步实施,推动工作从单一改造向片区功能品质整体提升转变,“连点成线、连线成片”,到2025年完成渝西广场片区老旧小区改造,极大的提升该片区的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幸福指数。

此复函已经张静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通过填写回执及时反馈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永川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2022年5月25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便民地图
公开信箱
智能问答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主办: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ICP备案:渝ICP备07006009号-1 网站标识码:5001180002 渝公网安备50011802010123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