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永川区民政局关于区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第415号建议的复函

日期:2022-07-21

重庆市永川区民政局

关于区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第415号建议的复函

陈洪、刘人源代表:

首先,非常感谢你们长期以来对永川民政事业发展改革的关心关怀。

你们提出的《关于镇街集中修建安乐堂的建议》(第415号)收悉,经研究办理,现函复如下:

你们提出的城镇居民在小区或者公路边沿上举办丧事扰民引起投诉急需修建安乐堂的问题,是殡葬改革的顽疾长期存在。究其原因,一是镇(街道)殡仪服务站规划选址困难,“邻避效应”突出,根本无法在相应区域布局殡仪服务站点,缺乏便民治丧服务设施,不能满足群众需求。二是农村大操大办等丧葬陋习依然突出,加之城镇规模不断扩大、人口不断增加,从而导致城镇治丧秩序相对混乱,难以根治。针对这些问题,结合你们的建议意见,我们将从以下三方面入手,加快解决镇街集中修建安乐堂和城镇丧事扰民问题。

一、加快镇街治丧设施布点建设

2021年,在《重庆市民政局关于印发重庆市殡葬服务设施建设“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渝民〔2021215号)中明确要求,在““十四五”期间”逐步按常住人口大于等于5万人的街道和镇布局一个殡仪服务站,殡仪服务站的服务半径5公里以内均为文明治丧示范区,文明治丧示范区内办理丧事活动不得占用公共建筑物、场所及设施(含小区公共区域)。永川结合城乡实际制定了《永川区殡葬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规划提出,在“十四五”期间,着力开展殡仪服务站布点建设工作,不断满足群众治丧需求,切实解决占用消防和人行通道搭棚、噪音扰民、任意倾倒残渣废水等不文明治丧现象。目前,区民政局本着“先试点、后推广”的原则先行在条件成熟的镇(街道)开展殡仪服务站试点建设工作,集中治丧点建成投入使用后,厅堂按照相应需求档次进行配置,逐步满足不同层次的治丧需要。同时对困难群众给予不同程度的减免帮助。

二、加大文明治丧政策和厚养薄葬宣传力度

区民政局近年来在电视台、永川手机报、茶竹永川网、永川微发布等媒体及城区中心广场开展了文明治丧集中宣传,正确引导市民文明治丧,虽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但没有能真正全面地建立起文明治丧、厚养薄葬的新风。区民政局将进一步利用电视、报纸、新媒体,以及标语、宣传画、宣传资料进社区、进小区等多形式开展文明治丧和《殡葬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重庆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办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形成“违法治丧、人人愤慨”的舆论态势,教育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知晓治丧噪声和酒席残渣污染浪费危害,充分认识丧事扰民行为的违法性、危害性,规范和引导文明丧葬活动行为,要求市民严格执行城区鞭炮禁放规定,切实推广文明治丧意识,逐步引导群众全面树立厚养薄葬、简办丧事的文明治丧观念。

三、积极开展移风易俗革除陋习

区民政局将进一步加大殡葬改革工作,创新工作举措,大力引导移风易俗,树立丧葬新风,逐步有效革除农村丧葬陋习。充分发挥村(居)委会、红白理事会、老年人协会等基层组织作用,把治丧规范纳入村规民约、村民自治章程,挖掘和传承尊重生命、孝老敬亲、厚养薄葬、慎终追远等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推广文明现代、简约环保的殡葬礼仪和治丧模式。紧紧抓住春节、清明节等时段特点及群众集中祭扫有利时机,大力宣传殡葬管理政策法规,引导群众革除丧葬陋习,大力倡导文明治丧、低碳祭扫。同时加大城镇违规治丧执法力度,对占用消防通道和人行通道办理丧事、噪音扰民等行为开展联合执法;对违反丧事活动管理规定,不听劝阻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法规进行严厉处罚。

再次感谢你们对永川区民政事业工作的关心和关怀!

此复函已经赵德君局长审签。对以上复函你们有什么意见,请通过填写回执及时反馈我局,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永川区民政局

2022425日  



邮政编码:402160

联系电话:49833644

联 系 人:郑绍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便民地图
公开信箱
智能问答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主办: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ICP备案:渝ICP备07006009号-1 网站标识码:5001180002 渝公网安备50011802010123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