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永川区城市管理局关于区十七届人大六次会议第82号建议的复函
张小红代表:
感谢您对城市管理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您提出的《关于推进垃圾分类工作落地落实的建议》(第82号)收悉,现复函如下:
自2018年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以来,为扎实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确保垃圾分类工作实效,我局多措并举,在多部门的通力协作下,加大宣传力度、加强监督考核、完善分类设施、严格作业标准,细化垃圾分类处置措施,提升分类作业能力,大力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推动资源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一、关于加大宣传、强化监管的建议
(一)加大宣传引导力度。我局重视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工作,积极营造生活垃圾分类良好氛围,提升市民意识,目前垃圾分类宣传实现城区全覆盖。一是在城区7个街道办事处辖区内沿线道路结点营造了垃圾分类氛围宣传,在公共场所设置分类宣传点位达3000余处,设置垃圾分类知识立式宣传展板和上墙宣传展板2000处;二是积极利用“3.19”城市管理服务主题周、“文明新生活”垃圾分类志愿服务等活动在人民广场、渝西广场等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在学校、企业、主要窗口地带和重要商圈开展宣传活动30余次,农村结合赶场日、院坝会开展宣传近700余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0余万份;三是召开全区生活垃圾分类指导员、桶边员专题培训3次,组织“敲门行动”入户宣传30余万次,发放“垃圾分类宣传手册”和“垃圾分类承诺书”60余万份;四是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平台,加大公益广告投入、电视新闻刊播、网络平台推送的频次力度,进一步推广“重庆市垃圾分类”微信公众号,强化舆论正面引导,扩大知晓范围。今年,我局将继续加大垃圾分类宣传力度,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多途径宣传垃圾分类知识,着力提升市民参与积极性,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互相促进的浓厚氛围。
(二)加大评价考核力度。根据《重庆市永川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重庆市永川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评价细则(试行)的通知》(永分类〔2020〕17号)精神,我局加大垃圾分类工作评价考核力度,会同相关区级部门不定期开展实地垃圾分类工作调研督导、抽查工作进展情况,通过材料核查、实地调研暗查和第三方评估等方式对全区各部门和镇(街道)示范村(社区)开展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进行评价,并将评价情况纳入区城市管理工作考评内容,换算相应分值应用,及时向全区通报评价结果。对在评价工作中发现瞒报、谎报和造假的,情况严重的取消评价成绩,予以通报批评,并依据有关规定追究相关责任。
二、关于落地落细、精准下药的建议
我局逐步配置垃圾分类设施,强化人员培训,明确作业标准,规范作业路线和时间,提高了垃圾收运效率。一是在城区全面推行“垃圾桶+后装压缩车+定时定点投放垃圾”的垃圾收集作业模式,配置了23台后装压缩车和3500个配套120升和240升垃圾桶,撤换了城区拉臂钩箱体300余个;在城区7个街道1083个小区、全区207个行政村、城市道路及高速路口采购发放和设置四分类垃圾桶2万余个,发放两分类桶若干,设置垃圾分类知识立式宣传展板和上墙宣传展板2000处,添置和更换城区老旧不锈钢果皮箱1200个,逐步完善四分类设施设备配置;跟进建立与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相衔接的运输网络,规范配置作业人员和分类运输设备,并完善四分类垃圾运输车辆标志标识。二是继续深入推进“四级”生活垃圾分类指导员制度,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指导员队伍,主要加强垃圾分类法规、标准、知识的宣传教育引导及垃圾分类行为的指导和监督;目前,我区已建立1000余名指导员和700余名桶边指导员队伍,每天定时对居民分类投放垃圾的情况进行巡查、指导,鼓励并引导居民定时定点分类投放,普及垃圾分类的法规、标准和投放知识,提高居民分类意识和能力,劝导和教育不规范的垃圾分类行为,配合执法部门开展执法工作,监督、指导物业服务企业、环卫作业公司、公共机构及相关企业的分类作业;同时每年集中组织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培训,切实提升指导员履职能力。
三、关于粗分细分、各司其职的建议
目前,我区日均产生和收运处置生活垃圾近700吨,按照《生活垃圾分类标志》将生活垃圾分类为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并分别采取相应处置措施。
(一)可回收物处置方式。利用全区建立“行政区-镇街-村社”三级回收体系,居民可就近售卖可回收物或预约上门回收。已开展垃圾分类示范建设的片区,可通过智能设备兑换积分,通过积分再兑换所需生活物品,实现资源再利用。
(二)厨余垃圾处置方式。厨余垃圾分为家庭厨余垃圾和餐厨垃圾。关于餐厨垃圾,目前永川城市建成区和各镇街场镇单位食堂、餐饮店、宾馆每天产生的餐厨垃圾由我局委托重庆市环卫集团进行定时定点收运,再运往位于陈食街道的永川餐厨垃圾处理中心资源化无害处理(该中心于2019年12月下旬投用,设计餐厨垃圾处理能力150吨/天,拥有餐厨垃圾运输车12辆)。关于家庭厨余垃圾,目前我区分类试点的家庭厨余垃圾交由市环卫集团进行统一收运;同时,家庭厨余处理厂前期工作也正在准备中,待建成投入使用后,届时城区居民家庭厨余垃圾也将开展分类投放、收集、转运和处理工作;农村地区推行“大池+小桶”方式,推广农村厨余垃圾就地减量处理模式,种植大户建设沤肥房、集中院落村民配置沤废桶。
(三)有害垃圾处置方式。实行有害垃圾两级收运模式,即村(社区)为单位,设立有害垃圾暂存点,同时,我局在镇(街道)8个垃圾压缩站分别设立有害垃圾暂存点,定期收运至永川区有害垃圾暂存点(同心苑压缩中转站)后,再交由重庆中明港桥环保有限责任公司进行无害化处理。
(四)其他垃圾处置方式。按照“户分类、村收集、镇运输、区处理”的模式,由其他垃圾运输车辆统一运往区静脉产业园永川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进行无害化处理,通过焚烧发电,实现资源化利用。永川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600吨/天,并网发电30万度/天。
此复函已经行政负责人杜金蓉同志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通过填写回执及时反馈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联 系 人:冯泽平
联系电话:85358202
重庆市永川区城市管理局
2021年5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