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永川区商务委员会关于区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第99号建议的复函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农村电商发展的建议》(第99号)收悉。经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农村电商发展情况
(一)电商站点广布。我区现有农村电商站(点) 589个,其中阿里巴巴村淘37个、邮政邮乐购226个、区农委在全区行政村建设村级信息服务站206个、区供销社在全区行政村建设综合服务社120个,分布在全区各镇(街)、村(居)。
(二)经营方式多样。各站(点)均采取“实体店+互联网”的经营模式,依托平台提供网上购物、快递收发、生活缴费、货物批发、公益服务、培训体验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便民服务;积极培育村级信息服务员队伍,推动电子商务、电子金融、电子生活等网络服务方式进农村。部分村干部利用社交微店+微信朋友圈销售模式,生鲜农产品通过微店、微信朋友圈销售进城。
(三)产品种类丰富。永川农特产品电商销售的有永川秀芽、永川豆豉、食用菌、花椒、松花皮蛋、黄瓜山梨、川东花生、五千年老鸭汤、五间西瓜、朱沱龙眼、俏表嫂大头菜、石笋山猕猴桃、来苏香肠、吉安蓝莓等100多个品种,2018年全区农特产品电商销售额达2.12亿元。
(四)政策落实到位。分别出台《加快永川区快递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永川府发〔2016〕32号)《永川区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实施方案》(永川府办发〔2018〕106号),方案中对培育壮大农村电商龙头企业。大力培育电子商务骨干企业,有针对性地扶持一批营销模式新、带动能力强、发展速度快、市场认可度高的电子商务企业。对年销售额1000万元以上的独立核算的电子商务线上商贸企业,贷款额度在200万元以上且全部用于电子商务发展的,每年按央行同期同档次基准利率给予企业50%贴息补助。培育农村电商带头人。对帮助周边群众通过电子商务致富的优秀农村电子商务带头人给予奖励。培育一批网络零售领域的能手,支持针对农特产品和特定消费人群的专业化网络零售平台,对线上年销售永川农特产品网店和线上年销售当地农产品农村电子商务站(点),有较强的示范带头作用给予奖励。去年对符合要求的4个快递网点和获得市商务委命名的电子商务示范村青峰镇的胡豆坪村、何埂镇的石笋山村给予了资金补助。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加强电商人才培养。一是培训主体方面,通过筛选出的具有卓越电子商务从业经验的人员和组织,对农村电子商务从业者进行系统、全面的培训,同时借淘宝、京东等大举进入农村电子商务市场的机会,在人员培训上要求其提供支持;二是培训内容方面,要从运营推广、数据管理、工艺设计、服务跟进等多方面开展,培养出具有全面能力、能够独立运行的农村电子商务人才;三是培训体系上,培训活动定期化、系统化。利用电商协会、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中心、E创汇及各电商平台,整合商务、扶贫、供销社、教育、就业等培训资源,深入镇村广泛开展电商培训宣传,鼓励农村农民参与电商发展,加大对贫困镇村的返乡农民工、退伍士兵、留乡大中专学生、肢体残疾人员及贫困家庭适合人员的培训力度,提升电子商务应用率,壮大区域网商群体。
(二)解决电商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运用区供销社综合站点开设到每个行政村这个平台,搭建供销社综合站点+电商+快递电商模式。替周边群众代收快递,帮助农民代买代卖,把农村的纯天然、无污染农特产品卖到城市里,让城市的工业品销到农村去,解决出城“最初一公里”和进村“最后一公里”问题。
(三)助推农产品规模化种植。一是整合资源优势,落实政策,部门联动,统筹全区农村电商发展。二是加大扶持力度,提供规模化的设施设备和专业的技术支持,调动企业积极性。三是加大产业结构调整,支持农产品继续扩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
(四)加大电子商务法培训力度。一是加大力度宣传电子商务法,通过开展电商培训等组织电商企业学习电子商务法相关知识,通过电商QQ群等方式多渠道宣传,让更多电商企业了解电子商务法,引导电商企业合法合规经营。二是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引导电商企业诚信经营。
此复函已经区商务委主任张静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通过填写回执及时反馈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永川区商务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