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
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永川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学笃用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扎实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和市级实施方案落地见效。
一、立足发展大局,法治保障不断加强
(一)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深化政务服务合作,常态化推动355项“川渝通办”事项落地落细。签署《“川南渝西”四市四区政务服务合作框架性协议》,拓展通办政务服务事项40个。上线泸永江民生档案跨馆查询平台。开展执法监督跨界联合。打造边界联调品牌“和解港湾”。成功举办“泸永江首届律师论坛”。
(二)依法保障“三攻坚一盘活”改革突破。进一步明确园区开发区权责关系,印发《永川区园区开发区产业发展地图(2024年)》,清晰界定管委会与运营公司、区级部门、属地镇街的职责边界。政企分离清仓见底,区级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所属企业分离改革完成比例、全区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比例均实现100%。深化区属国有企业改革,建立国企减户业务“一体通办”机制。
(三)数智赋能法治化改革亮点突出。区级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实体化运行,“渝解忧”“情指行”等17个数字法治领域市级应用在区治理中心部署。“人力社保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件事”率先纳入区县应用“一本账”,“141”基层智治体系加快建设,“一表通”智能报表助推基层减负增效入选中国改革年度案例。
二、聚焦便民利企,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一)构建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全面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新增企业投资项目个数同比增长18.77%。建立健全公平竞争审查会审、审查约谈、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部门联席会议等工作机制。开展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动态清理,修改调整政策措施25项,废止政策措施8项。扎实推进规范性文件后评估工作。
(二)构建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持续推进企业全生命周期“一件事集成服务”工作,创新开展企业市内跨区县迁移“一次申请、一地办结”,完成开办企业“一件事一次办”1.2万余件。深化“一窗综办”改革,推广应用61个市级统筹“一件事一次办”套餐。1名同志获评重庆市政务服务、政务公开工作先进个人。
(三)构建规范的涉企执法环境。严格落实《重庆市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办法》及各领域行政处罚裁量基准。推行信用修复即时告知制度,探索制定信用修复告知书,建立行政处罚决定书与信用修复告知书“双书送达”工作机制。强化涉企执法社会监督,建立行政执法监督企业联系点和行政执法监督员工作机制,设立第一批8个行政执法监督企业联系点,聘请10名行政执法监督员。
(四)构建优质的法律服务环境。深化涉企行政复议“三跨三办”增值化服务改革。在企业集中的凤凰湖产业园设立永川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整合入驻平台机构,让企业在“家门口”化解矛盾纠纷。成立公平云民商事调解中心。常态化开展“法治体检”“法企同行·共护营商”“永心惠企”“公证助企春风行动”等活动,培育涉企公证服务产品5件,提供法律建议160余条,帮助企业破解生产经营中的困难问题45件次。
三、健全制度体系,行政权力规范运行
(一)自觉接受各方监督。支持区人大常委会、区政协开展“千名代表走基层”“社情民意面对面”等活动,办结人大代表建议365件、政协提案454件。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大力推进网上政府建设,切实保障公众知情权。
(二)严格落实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印发《2024年度永川区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列入目录的10项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均严格履行了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法定程序。强化合法性审查刚性约束,90件行政决策类文件、175件合同协议及380件一般性行政事务类文书通过合法性审查。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公职律师作用,区政府法律顾问列席区政府常务会议67次,审查重大行政决策类文件80余件,提出意见、建议130余条。
(三)着力提升规范性文件管理质效。组织实施规范性文件管理工作专题培训会2次。向市政府、区人大常委会报备区政府规范性文件9件,备案审查暨入库管理部门规范性文件4件。落实动态清理制度,开展规范性文件全面清理、专项清理和规范性文件后评估各1次,废止规范性文件27件。
四、坚持改革引领,执法体制深刻变革
(一)持续深化“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出台镇街综合行政执法案件移送工作制度、镇街赋权事项运行评估工作制度等系列配套制度方案。梳理形成全区执法事项总清单,区级执法事项占比和执法事项综合率全面达标。制定“区属镇(街道)用共管”办法,确保基层能够调得动、用得顺。依托“执法+监督”数字应用发起“综合查一次”387件,检查频次降低30%。
(二)纵深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深入实施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挂牌成立永川区综合行政执法指导办公室。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印发《重庆市永川区行政执法人员法律培训制度》《永川区镇街综合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工作制度》,镇街综合行政执法人员服装配备率达100%。
(三)全面加强行政执法监督。贯彻执行《重庆市行政执法监督条例》。开展永川区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聚焦运动式执法等八大突出问题,对标对表,深入查摆,完善实地督察工作机制,5个方面16个问题均已完成整改。开展“案卷评查”,对全区14个行政执法部门427卷执法案卷开展集中监督检查,形成全区案卷评查报告。
五、强化依法治理,治理水平显著提升
(一)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深入贯彻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出台《关于协同推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的意见》,建立行政争议实质化解跟踪、办理和反馈机制。开展“以案促改”专项行动,发挥行政应诉意见书的指导监督作用,健全区政府为被告案件负责人出庭请示协调机制,今年以来全区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率达100%。
(二)加快建设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持续深化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提质增效三年行动,“1+23+267”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服务群众7.7万余人次。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组织规范有序,累计服务考生2656名,考试平稳安全顺利。创新“1+59+N”精准化普法模式。永川区民法典法治文化主题公园建成投用。区交通运输委获评全国“八五”普法中期表现突出单位,区司法局1名同志被评为表现突出个人。1名“法律明白人”作为重庆唯一代表在司法部全国“法律明白人”示范培训班上交流授课。
(三)不断深化多元解纷路径。加快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印发《永川区矛盾纠纷大调解体系建设项目实施方案》,迭代升级“快点调”在线矛盾纠纷化解平台。在全市率先推行“警网融合”改革,镇街及以下基层矛盾纠纷识别率同比上升43%。打造家嘉金牌调解室、双石花金牌调解室等“永心调”系列人民调解品牌。
六、强化工作保障,目标任务落地落实
深入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督察。高质量迎接市委依法治市办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回访抽查。开展2024年专项法治督察,推动问题全部完成整改。建立基层法治观测点和法治观察员制度,在辖区内设立5个法治观测点,选任20名法治观察员。
2024年,我区较好地完成了法治政府建设目标任务,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和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法治化营商环境仍需进一步优化,法治专门队伍有待配齐配强,涉外法律服务方面还不能较好地满足对外开放的发展需求,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仍需提升。针对以上问题和不足,我们将认真研究,针对性制定整改措施,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2025年,我们将着力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切实做好中央法治建设“一规划两纲要”、重庆实施方案、我区实施方案总结评估工作,积极谋划“十五五”时期法治政府建设领域规划计划。二是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全面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深化“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三是进一步完善行政决策制度体系,充分发挥法律顾问作用,持续提升规范性文件管理法治化水平。四是着力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持续推进大调解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公民法治素养精准提升机制,不断提高涉外法律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