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日期:2023-03-20

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

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2022年,永川区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二十大及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市委六届二次全会精神,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坚持“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指示要求,围绕永川“2235”总体发展思路,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和全市实施方案,坚决抓好中央依法治国办督察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工作,努力推动法治政府建设迈上新台阶,法治对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保障作用日益凸显。

一、2022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

(一)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制定宣传方案,推动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纳入各级党委(党工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必学内容,纳入区委党校必选课程、各级领导干部培训重要内容。从抓领导干部“关键少数”和青少年“关键群体”入手,“线下+线上”“双线”并进,邀请市级宣讲团成员开展区级首场宣讲报告会,364名领导干部参加,撰写心得体会、调研文章160余篇;依托“法治茶话会”“乡贤评理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平台开展微宣讲1200余场次,发放书籍、标语、海报等宣传资料7万余份;通过渝西都市报、微信公众号、广播电视等媒介,广泛推送宣传信息;通过“永川司法”微信公众号,开展全民学法网上有奖知识竞赛3场次;制作专题宣传片,通过商圈、电梯广告及各镇(街道)LED显示屏等多媒体载体进行覆盖城乡全方位立体式巡回展播,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全区干部群众中入脑入心入行。

(二)健全政府机构职能体系。全面实行政府权责清单制度,梳理并公开全区39个部门、23个镇(街道)共5349项行政权力事项、476项公共服务事项;区应急局、区消防救援支队等委托下放镇(街道)权力110项。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优环节、减材料、压时限,依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减时间80.56%,减平均跑动次数0.18次,即办事项比例达到52.25%,“全程网办”占比达到84.51%,128项事项审批实现“零材料”。健全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全覆盖监管机制,出台优化行政执法服务“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检查实施方案、工作规则,开展网络培训,完成“两库”建设并实行动态管理,制定并完成年度抽查计划。扎实推进“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试点改革,对116项证明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各部门办理相关业务7000余件。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印发创新试点改革方案、重点任务清单;健全公平竞争审查工作机制,建立公平竞争联席会议制度;开设惠企服务专窗,打造惠企服务线下“咨询点”“代办站”,帮助企业“应享尽享”。

(三)健全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完善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制度,制发《永川区行政规范性文件后评估工作规则(试行)》。落实“应审必审”,区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25件次均通过合法性审查。严格文件备案,按规定向市政府报备规范性文件14件。开展区政府规范性文件清理,废止8件;加快推进镇(街道)、部门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入库。积极参与上级立法调研,承办“重庆市养犬管理立法论证会”,就《道路交通安全法》《重庆市反不正当竞争条例》等立法草案提出意见、建议13条。

(四)健全行政决策制度体系。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印发全区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强化合法性审查刚性约束,184件重大行政决策类文件、123件各类合同协议及534件行政执法、征地拆迁等一般性行政事务类文书通过合法性审查。推进公众参与重大公共决策机制建设,永川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民政事业发展规划和民政事业财政预决算等多项重大公共决策事项均通过网上公示、举办听证会等方式公开征求意见。有效发挥法律顾问作用,4名政府法律顾问列席区政府常务会议18次,参加区政府各类专题会议20余次,协助审核规范性文件、重大经济合同100余件;成立“律师专家咨询团”,精准服务政府依法决策;强化镇(街道)、部门法律顾问作用发挥,优化村居法律顾问配置,实现法律服务全覆盖。

(五)健全行政执法工作体系。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创新行政执法联席会制度、行政执法协作工作制度等“两办法两制度”,着力解决长期以来存在的多头执法、重复执法、执法真空等难点堵点痛点问题;及时下发通知,抓好重庆市行政处罚听证程序规定、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办法贯彻落实。推进医美专项整治联合执法,检查各类医美及美容机构211家次,督促整改12家次,立案查处13件,形成有力震慑。提升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加强执法人员培训,完成全国统一行政执法证件换发。加强行政执法监督,严格执行“七条规定”,开展“三项制度”落实情况专项检查、案卷评查。持续加大食品药品卫生、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执法力度,提高群众满意度。

(六)健全突发事件应对体系。健全工作机制,区安委会、区减灾委每日调度安全生产工作情况,每季度研判安全生产与自然灾害防治工作形势。制定修订监测预警及减灾工作要点、防汛抗旱应急预案、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等多个方案预案,如期完成预警信息发布规范编制。开展基层灾害信息员队伍业务培训,提升预警、报灾、防灾业务能力。动态更新灾害信息员队伍,规范灾害信息统计报送工作。抓实森林防灭火工作,组建8个督导组、抽调92名干部参与检查指导、驻守卡点,开展应急演练,经受住了极端持续高温天气考验。

(七)健全社会矛盾纠纷行政预防调处化解体系。完善行政调解工作制度,加强调解组织建设,重点部门行政调解组织建成率达100%;全区行政调解组织受理纠纷1035件,调解成功926件,调解成功率89.47%。深化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成立区行政复议咨询委员会,在全区24个司法所设立行政复议便民接件点。开展“行政复议宣传周”系列活动,扩大行政复议知晓率。全区行政复议案件共534件,已结案530件,结案率为99.25%。全过程引入调解、和解工作机制,调撤案件479件,占行政复议结案案件的89.7%,同比增长113%。强化依法行政监督,创新制定《永川区行政应诉意见书和行政应诉建议书制度》,制发行政应诉意见书5份。办理行政应诉案件72件,督促部门办理司法建议3件;开展“以案促改”专项行动及督查,以败诉案件为切入点,整改问题16项。推动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区政府负责人出庭11次,出庭率达90%以上。

(八)健全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严格政府督查,科学分解《政府工作报告》、民生实事、招商引资等重点任务项目内容,开展专项督查和现场督查调研95次,形成政务督查、督查专报等共100期。推进政务公开,全面贯彻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全年区政府网站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发布信息17345条;认真办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收到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事项23件,均在法定期限内办理答复。在23个镇(街道)公共服务中心和政务服务大厅、区档案馆、区图书馆等全面建成政务公开专区,为广大市民群众提供便利。加强政务诚信建设,开展失信被执行人涉政府机构专项治理,落实涉政府部门、事业单位案件执行长效机制,及时督办涉政府部门、事业单位案件。

(九)健全法治政府建设科技保障体系。通过微信公众号、电子显示屏等渠道,宣传推广“渝快办”“渝快码”。积极对接全市第一、二、三批“川渝通办”事项,对外公布311项目录清单,设立专窗负责咨询引导帮办代办,异地代收代办36862件。深入推进“互联网+监管”平台应用,各部门认领监管权限事项1284项,编制实施清单1238项,录入数据16377条。拓展以自动监控为主的非现场监管手段,在生态环境领域督促全区50家企业实现在线监测联网,102家企业安装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城市管理领域建设“智慧出行平台”,建成智能停车位2060个、智能公交站牌160个;建成智慧城管执法系统,开启一般程序案件全程网上办理的执法新模式。

(十)完善法治政府建设推进机制。加大考核力度,法治政府建设相关情况纳入全面依法治区考核。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制度,按规定报送并公示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开设法治政府建设公示专区,各镇(街道)、各部门按要求报告公示。建立和完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落实重大行政决策、强化执法司法衔接等方面的长效机制共计45个,出台文件16个。完成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年终考核述职;194名处级及以上领导干部参加年度法治理论知识抽考和旁听庭审并撰写心得体会;18415名干部职工参加法治理论知识考试,参考率合格率分别达99.25%、99.92%,各级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持续提高。

二、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情况

区委主要负责人主持召开常委会会议、区委依法治区委员会会议,定期听取法治政府建设等有关工作汇报,及时研究解决贯彻落实《重庆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任务分工方案等法治建设重大问题。将法治建设纳入地区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推进、同督促、同考核、同奖惩。支持和保障区政府依法行政,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充分发挥。印发“八五”普法规划任务分解方案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开展全区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述法”考核,充分发挥“关键少数”示范带动作用。区政府主要负责人主持召开常务会、区长办公会等专题听取汇报、研究部署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扎实推进贯彻落实《重庆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任务分工方案实施;出台《永川区贯彻落实〈2022年全市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任务分工方案》,明确年度目标任务;自觉接受监督,按规定向市委、市政府及区人大报告法治政府建设情况并主动公开,督促各镇(街道)、各部门按时完成报告公示。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自觉维护司法权威,健全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形成“出庭为常态、不出庭为例外”良好工作格局。

三、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过去一年,我区较好的完成了法治政府建设目标任务,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和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全社会法治意识仍需提高。各镇(街道)、各部门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视程度还不均衡,部分公民法治素养还有差距。二是行政执法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行政执法不到位、不规范、不科学的问题仍然存在。部分执法部门之间信息孤岛、条块分割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三是法治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短板。部分镇(街道)、部门法治人才比较缺乏,合法性审核机构及人员配置还存在差距。行政执法队伍年龄结构老化、专业知识匮乏还不同程度存在。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六届二次全会精神,突出稳进增效、除险清患、改革求变、惠民有感工作导向,围绕永川“2235”总体发展思路,扎实推进《永川区贯彻落实〈重庆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任务分工方案》实施,为加快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桥头堡城市、“双百”区域性中心城市,打造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高品质生活示范区提供法治保障。

一是进一步推动法治政府建设规划实施。全面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加速推动《永川区贯彻落实〈重庆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任务分工方案》实施。严格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加大法治政府建设督察力度。

二是进一步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分级分类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入开展“互联网+政务服务”。深入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条例》《重庆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健全政企沟通协商机制,严格执行《永川区民营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程序规定》。

三是进一步健全行政决策制度体系。依法依规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严禁越权发文、严控发文数量、严格制发程序。加强镇(街道)规范性文件监管力度。充分发挥合法性审查机构、政府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在重大决策中的法律论证作用。全面贯彻落实《重庆市重大决策程序规定》。制定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建立健全重大行政决策执行情况跟踪反馈和评估制度,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终身追究制度和责任倒查机制。

四是进一步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继续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镇街赋权改革,探索跨领域跨部门综合执法。健全综合执法、联合执法、协作执法工作机制,加强协作配合和工作衔接,形成执法合力。加强对听证程序规定、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执行情况监督检查。

    五是进一步营造浓厚法治氛围。加快推动“八五”普法规划实施,持续创新法治建设品牌。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重庆实践永川行动升级版,充分发挥区社会矛盾纠纷联合调处中心作用,创建“快点调”APP矛盾纠纷在线化解平台,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科技手段赋能基层社会治理。贯彻落实新时代法治人才培养规划,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法治人才培养的良好氛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便民地图
公开信箱
智能问答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主办: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ICP备案:渝ICP备07006009号-1 网站标识码:5001180002 渝公网安备50011802010123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