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永川区金融工作办公室 关于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重庆市永川区金融工作办公室
关于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2023年,区金融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和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工作结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着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现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3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
加强组织领导,主要领导严格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入推进金融发展。一是定期召开依法行政工作会议,贯彻落实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精神。二是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12次,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三是制定年度法治建设计划,深入推进法治工作与金融工作相结合;坚持依法行政,严守政治规矩,注重实行民主决策。
(二)依法履行职能职责
1. 依法扎实推动区域金融高质量发展。截至2023年12月末,全区行业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142.07亿元,居全市第13位,同比增长9.10%,增速居全市33位。本外币贷款余额872.59亿元,居全市第12位,同比增长7.24%,增速居全市第27位。
2. 依法提升金融服务质效。一是华夏银行永川支行已正式开业;安诚、人保和利保保险客服中心落户大数据园,共有座席150个;消费金融公司的第三方外包服务公司3家,共有座席1300个。二是完善贷款风险分担机制。印发《重庆市永川区“永信用贷”实施细则》和《重庆市永川区“永就业贷”实施细则》,修订完善“永增信贷”实施细则,通过风险补偿基金和区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分担风险,向永川区内符合条件的中小微企业发放纯信用贷款,贷款企业无需提供反担保物,大力推进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建设。截至2023年12月末,累计帮助中小企业获得风险补偿贷款431笔16.16亿元;“永信用贷”累计发放12笔3305万元;向105家企业发放知识价值信用贷款2.26亿元。三是争创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重点区。发放2022年度绿色贷款贴息11.95万元,惠及37家企业。绿色贷款余额为76.44亿元,同比增长86.69%,考核为A档。四是完成巨灾保险招标,保费较上次采购下降39.11%,为全区群众提供风险保障1.98亿元,今年赔付178笔51.42万元。五是协调困难企业融资。先后组织相关金融机构座谈4次,协调凯莱食品等6户企业还款事宜。
3. 依法推动上市工作。一是积极争取市级产业基金支持。与渝富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展全面合作,共同培育企业上市。二是与市内外优秀基金公司开展合作。新设渝富天使基金等4支,认缴规模共计13.7亿元,今年基金实缴到位4.5亿元。三是积极参与基金招商,全年参加基金招商20余次,新引进腾盾无人机、达迈科技、复瞰科技等项目。四是加强区内拟上市企业培育。邀请重庆证监局副局长李鸿博来永调研指导上市工作;走访调研相关企业20余家次,推动达瓦科技、固润科技、北斗捷安、瑞悦汽车、金熙隆启动股改工作。五是完成12家市级拟上市企业后备库入库工作,目前我区市级拟上市后备库企业达到19家,辅导备案企业1家,重庆股份转让中心挂牌企业68家,其中改制挂牌企业13家。
(三)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
一是加强监督管理。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纳入监管,落实金融监管全覆盖。2023年针对解债类非法集资、伪金交所、伪交易所及房地产、养老、农业等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排查,积极稳妥推进非法典当、不良贷款中介、银行业、保险公司等金融行业现场检查,确保各类风险平稳可控。二是开展风险处置。持续推进顶信、万顺叫车、佰盈祥等风险处置,发布风险提示2则,注销、外迁问题公司5家。
(四)强化金融普法宣传
一是做好推进《重庆市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实施细则》实施工作,联合江津区、合江县组织开展泸永江融合发展示范区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集中宣传活动2次,参与群众超2000人,切实推动泸永江联防联动。二是抓好成员单位集中宣传。组织区打非办成员单位开展大型集中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10000份,杯子、折扇、雨伞、充电宝等宣传品1200份,向600名群众讲解非法集资知识。三是做好镇街宣传工作。组织23个镇街利用赶场天开展集中宣传38场次,发放宣传品40000万份。各镇街组织网格员深入工厂、营业网点、机关、学校等开展集中宣传,同时广泛动员开展防非知识答题,位列全市第10位。四是抓好舆论宣传引导。利用公共电子显示屏、电梯轿厢显示屏滚动播放打非视频累计时长500小时,利用公交车、出租车等刊载打非信息,利用网络媒体推送防范知识5篇。五是将宣传工作纳入对镇街、区打非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年度考核,切实督促推动普法宣传工作开展。
二、2023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2023年区金融办在持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在开展法治建设工作中运用新闻媒体、网络平台、城市商圈、公交车站、交通要道等媒介和场所开展宣传活动不够,覆盖面不够广,氛围营造不浓,法治文化阵地作用发挥不明显。
三、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情况
我办党政主要负责人作为本单位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积极发挥领导带头作用,组织集中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和研讨交流,不断夯实法治理论基础。一是认真履行推进法治建设主体责任,将法治建设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全年召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会1次,听取各科室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汇报2次。二是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聘请1家法律机构为法律顾问,参与重要决策论证,对具体工作提出法律意见。三是推进法治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学法用法制度。组织全体机关干部参加法治理论知识考试,考试参考率、合格率均达到100%。
四、下一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主要安排
一是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在主题教育、中心组学习等活动中加强法治思想内容的学习,增强法治意识,提高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全面增强干部职工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自觉,引导干部职工清楚自身职责、清楚办事程序、清楚工作规范,全面提高我办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服务水平。
二是积极创新宣传方式。积极开展“互联网+法治宣传”行动。积极运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新技术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不断提升法治宣传的深度和广度,增强宣传教育实效,做到宣传内容为群众所需、宣传方式为群众所喜、宣传成效为群众所赞,营造良好法治环境,进一步推进法治文化建设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