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9336512/2018-44257 | 发文字号: | |||
发布机构: | 永川区人民政府 | 成文日期: | 2018-01-25 | 发布日期: | 2018-06-25 |
标题: | 2017年永川区经济运行分析 | ||||
主题分类: | 统计 | 有效性: |
索引号: | 009336512/2018-44257 | ||||
发文字号: | |||||
发布机构: | 永川区人民政府 | ||||
成文日期: | 2018-01-25 | ||||
发布日期: | 2018-06-25 | ||||
标题: | 2017年永川区经济运行分析 | ||||
主题分类: | 统计 | ||||
有效性: |
2017年永川区经济运行分析
今年以来,全区上下全面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紧围绕“兴业兴城、强区富民”总任务,统筹抓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全区经济总体平稳,经济质量效益提升。
经市统计局审定,2017年永川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704.5亿元,增长9.4%。其中,一产业增加值57.1亿元,增长3.9%;二产业增加值397.7亿元,增长11.1%;三产业增加值249.7亿元, 增长8.0%。
一、经济运行基本常态
(一)从产业角度看
1.农业平稳向好
全区实现农业总产值84.5亿元。蔬菜产量68.1万吨,增长3.8%;水果产量18.0万吨,增长8.1%;出栏生猪83.8万头,下降1.5%;出栏羊2.6万头,增长14.2%;出栏家禽为2315万只,增长0.3%。
2.工业质量提高
2017年,全区工业增加值309.4亿元,增长10.9%,占地区生产总值43.9%。一是产业集群发力。五大百亿级产业集群实现产值788.7亿元,增长30.6%,占工业总产值73.1%,对全区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89.8%。其中,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集群实现产值89.1亿元,增长69.8%,贡献率17.8%;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实现产值168.5亿元,增长36.0%,贡献率21.7%;特色轻工产业集群实现产值232.0亿元,增长25.1%,贡献率22.6%;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实现产值175.3亿元,增长33.1%,贡献率21.2%。二是新兴产业快速增长。2017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190.6亿元,增长28.4%,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的17.7%。三是经济效益明显改善。亏损企业数8个,同比下降38.5%。亏损企业亏损额0.6亿元,同比下降61.5%。总资产贡献率34.7%,比上年提高6.3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41.6%,比上年下降4.9个百分点。
3.服务业发展稳中有进
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1048.2亿元,同比增长10.6%。其中,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580.1亿元,同比增长9.9%;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468.1亿元,同比增长11.6%。人民币存贷比80.7%。客货运总周转量61.0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6.3%。邮政业务总量5.6亿元,同比增长40.6%。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152个,同比增长35.7%,营业收入49.8亿元,同比增长21.8%。
(二)从需求角度看
1.投资保持平稳增长
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62.0亿元,增长13.1%。其中,民间投资项目888个,本年投资总额590.2亿元,增长19.3%。从产业看,一产业投资12.1亿元,下降19.1%;二产业(全部为工业)投资445.5亿元,增长11.2%;三产业投资404.3亿元,增长16.7%。工业投资中,五大百亿级产业集群投资346.4亿元,增长8.6%。其中,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集群投资45.2亿元,增长20.1%;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投资33.0亿元,下降5.6%;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投资39.3亿元,增长26.6%;能源及材料产业集群投资93.2亿元,下降17.7%;特色轻工产业集群投资135.8亿元,增长32.8%。从投资类别看,基础设施投资249.6亿元,增长27.3%,占比29.0%;产业投资524.9亿元,增长11.3%,占比60.9%、房地产投资87.5亿元,下降7.1%,占比10.1%。从项目规模看,全区固定资产总投资5000万及以上的项目352个,本年完成投资666.5亿元,增长12.0%;全区固定资产总投资 5000万以下的项目889个,本年完成投资195.5亿元,增长17.1%。
2.消费市场繁荣活跃
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1.4亿元,增长14.0%,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71.8亿元,增长23.2%。全区批发业和零售业销售额945.1亿元,增长21.8%,限上批发业和零售业销售额445.8亿元,增长30.1%。全区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额93.5亿元,增长20.1%,限上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额15.5亿元,增长32.8%。。
二、经济运行主要特点
(一)经济与节能环保协调发展
2017年,全区经济总量稳步增长,能源消费总量增速减缓。2017年全社会用电量281669万千瓦小时,同比增长0.8%,比上年降低4.7个百分点;全社会天然气消费量25917万立方米,同比增长10.8%,比上年降低32.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煤炭消费量414万吨,同比下降33.6%,降幅比上年扩大20.5个百分点。成品油消费量1.4万吨,下降14.0%。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
去产能方面,大力破除无效供给,推动去产能企业转型发展,依法关停煤炭、钢铁去产能企业,完成56家砖瓦企业去产能目标。规模以上煤炭及洗选企业完成产值28.1亿元,同比下降50.2%;规模以上钢铁企业完成产值12.3亿元,同比下降47.9%。去库存方面,全区商品房待售面积64.2万平方米,居全市第11位,居考核区第4位,同比下降9.2%,增速居全市第17位,居考核区第7位。去杠杆方面,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41.6%,同比下降4.9个百分点。降成本方面,全面落实“工业企业降成本34条”和减税降费政策措施,为企业降低各类成本4.5亿元。补短板方面,改革创新不断深化,全面落实“创新驱动30条”,实施百家高新技术企业行动计划,培育科技型企业182家、牛羚企业3家,高新技术企业78家,建成固高长江研究院、3D打印中心等一批协同创新平台,成功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市级高新区。
(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定增长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032元,增长10.3%;总量居全市第10位,居考核区第1位;增速居全市第22位,居考核区第9位。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684元,增长9.0%;总量居全市第14位,居考核区第4位;增速居全市第16位,居考核区第5位。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738元,增长9.7%;总量居全市第9位,居考核区第2位,增速居全市第15位,居考核区第4位。
(四)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发力,城乡建设呈现新面貌。永泸高速、大安通用机场、永川港朱沱作业区加快建设,三环高速永川端全线贯通,成渝高专建成通车。永川东站客运枢纽、便民服务中心等公共配套服务设施日趋完善,居民生活更舒适便捷。2017年全区基础设施投资249.6亿元,同比增加27.3%,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9.0%。
三、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
全区商品房销售面积256.9万平方米,下降15.8%,总量排全市第9位,排考核区第3位,增速排全市第32位,排考核区第11位。房屋竣工面积120.5万平方米,下降8.6%,总量排全市第14位,排考核区第7位,增速排全市第25位,排考核区第9位。房屋施工面积790.0万平方米,下降1.6%,总量排全市第11位,排考核区第4位,增速排全市第16位,排考核区第6位。
(二)消费市场内在持续动力不足
限额以上企业数量减少,限额以上批发企业81个,同比下降7.8%;住宿企业17个,同比下降10.5%;餐饮企业62个,同比下降1.6%。实体批发零售企业经营压力较大,商品本身与营销模式难以跟上消费者日益多元化的需求。主要表现为:电商所占市场份额逐年提高,实体店所占市场份额逐年下降。多数实体店企业增长乏力,利润下降;商品种类及品牌重复率高,营销模式千篇一律,对消费者缺乏吸引力;各产业间融合发展不足,不能有效转换为商贸经济发展的资源和动力。
(三)财税稳增压力大
辖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3.4亿元,增长4.0%,比上年减少4.1个百分点。税收收入51.9亿元,增长5.3%。其中,国税收入27.6亿元,增长6.5%,比上年下降28.4%;地税收入24.3亿元,增长4.0%,比上年上升12.1个百分点。永川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8.2亿元,增长1.5%,比上年下降4.4个百分点。税收收入27.8亿元,增长2.9%,比上年上升3.6个百分点。其中,国税收入8.3亿元,增长7.3%,比上年减少49.0个百分点;地税收入19.6亿元,增长1.2%,比上年减少10.2个百分点。政府性基金收入40.0亿元,增长14.2%,比上年减少12.0个百分点。永川级一般预算支出101.2亿元,增长5.7%,比上年减少13.3个百分点。政府基金支出29.6亿元,下降14.3%,比上年下降6.0个百分点。
四、关于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优化供给,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基调,继续做好去库存工作。一是严格控制商品房用地的土地供给,减轻库存量。二是有序出台刺激房地产销售优惠政策,大力开展各类促销活动,做好政策宣传工作,全力去库存。三是鼓励房企推动产品创新,在满足市民居住需求的基础上,发展旅游、养老、文化、度假地产,推动房地产开发项目向众创空间和楼宇产业转型升级。
(二)提质增效,三大改革助力高质量发展
要牢牢把握从解决“有没有”到着力“好不好”的转变,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全力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一是建立食品质量安全和重点产品质量检测体系,靠“政府之手”抵制假冒伪劣产品,提高产品品质满意度,激活贸易活力。二是以大数据智能化引领创新驱动发展,建立共享经济模式,鼓励企业利用“互联网+”建设资源协同平台,线上线下共同发展,整合零散资源,提升企业效率。三是针对创新创业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和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培养、吸引高端人才,通过技术创新围绕汽车、高档数控基础机床、轨道交通装备等重点领域开展质量攻关,为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创造多元化的产品,为经济发展增添新动力。
(三)创新驱动,引领消费市场多元化发展
一是推动零售企业向体验复合型发展,改变单一渠道销售,建立覆盖实体店、电商、移动端、社交媒体的多渠道零售新体系,发展线上线下融合互动。二是以本土产品为龙头,以骨干企业为核心,以资本为纽带,培育跨地区、跨行业经营的企业集团和大型企业,增强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现代服务业标准化、专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