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500383009336512R/2022-00094 | 发文字号: | 永川府办发〔2022〕33号 | ||
发布机构: | 永川区政府办公室 | 成文日期: | 2022-04-01 | 发布日期: | 2022-04-15 |
标题: | 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重庆市永川区创建2021—2025年度全国科普示范区工作方案的通知 | ||||
主题分类: | 其他 | 有效性: |
索引号: | 11500383009336512R/2022-00094 | ||||
发文字号: | 永川府办发〔2022〕33号 | ||||
发布机构: | 永川区政府办公室 | ||||
成文日期: | 2022-04-01 | ||||
发布日期: | 2022-04-15 | ||||
标题: | 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重庆市永川区创建2021—2025年度全国科普示范区工作方案的通知 | ||||
主题分类: | 其他 | ||||
有效性: |
永川府办发〔2022〕33号
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重庆市永川区创建2021—2025年度
全国科普示范区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
《重庆市永川区创建2021—2025年度全国科普示范区工作方案》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4月1日
(此件公开发布)
重庆市永川区创建2021—2025年度全国科普示范区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等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落实好《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以下简称《科普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21-2035)》(以下简称《纲要》),根据《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转发〈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深入开展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有关工作的通知〉的通知》(渝科协发〔2020〕76号)、《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关于转发中国科协办〈2021-2025年度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标准(2020年修订)〉的通知》(渝科协发〔2021〕111号)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区委“2235”总体发展思路,通过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推动新时代科普工作转型升级,着力构建以区域为中心、以镇(街)和村(社区)为主阵地的全域科普体系,提升基层科普公共服务能力,彰显科普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及生态文明价值,打造支撑公民素质提升的战略力量,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及区域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
二、工作目标
通过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加强党委和政府对科普工作的领导,积极服务全区工作大局,践行科技为民服务,加强应急科普体系建设,不断提升科协组织动员力,增强基层科普服务能力,打造普惠创新、全面动员、全民参与的社会化大科普格局,推动形成全社会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力争“2021—2025年度全国科普示范区”创建成功。
三、重点任务
(一)重视全民科学素质建设
1.建立完善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机构制度。认真贯彻落实《科普法》、《重庆市科普条例》,积极实施《纲要》,将科学素质建设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精神文明建设规划,进一步健全完善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小组工作机构,完善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建立科普工作奖励机制,建立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实施《纲要》和开展科普工作的有效机制。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有关部门要支持重视科普工作,积极参加科普活动,每年听取科普工作汇报,及时研究解决科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建立考核管理制度。落实党建带群建考核,将实施科普工作作为党建带群建考核指标,纳入镇(街)领导班子党建考核。定期通报表扬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普组织和个人。
3.建立应急科普工作机制。强化应急科普宣传工作,依托“科普中国”、数字科技馆、消防应急科普馆、社区(校园)科普馆、“永川科协”微信公众号等信息化科普平台,发动广大科技志愿者、基层“三长”、“科普中国”信息员深入开展应急科普宣传。探索建立各种应急科普的常态化平台,结合重大热点科技事件,组织传媒与专家共同解读相关领域科学知识,引导公众正确理解和科学认识社会热点事件。
(二)加强基层科普服务能力建设
4.强化组织建设。区科协依照《中国科协章程》和“四服务一加强”工作职责加强自身建设;各镇(街)和村(社区)两级要健全完善科普组织,落实专人负责科普工作,实现科普组织全覆盖。大力发展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并对原有的农技协规范管理,打造“协会+党支部+N(合作社、公司、农户…)”模式。健全完善镇(街)、村(社区)两级科普工作体系,镇(街)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担任镇(街)科协主席,主抓科普工作,并明确相关人员做好具体工作,将“三长”(学校校长、医院院长、农技站长)纳入镇(街)科协兼职副主席,以“三长”带“三会”、带“三师”的形式,鼓励其结合自身专业和工作开展科普活动。各中小学至少配备2名科学教师或3名专兼职科技辅导员,推进素质教育。80%以上的涉农镇(街)建有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巩固壮大农技协联合会,吸纳更多农业特色产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融入农技协联合会,且入驻智慧农技协平台。
5.强化科普经费保障。区科协科普经费按照人平不低于2元,列入本级政府财政预算,以保证全国科普示范区的创建活动和科普工作的开展。鼓励多元化社会资金投入,支持科普事业发展。对基层科普行动计划等上级下达的经费严格实行专款专用。
6.强化基层科普阵地建设。积极推动综合性的科普活动场所建设,保障活动经费,将永川区科技馆建设纳入永川“十四五”城市建设规划,在城东科技生态城规划建设科普主题公园,整合资源,拓展科普宣传栏建设,逐步向科普信息化转变;所有镇(街)的村(社区)建立科普活动室(站)、科普画廊(宣传栏)等设施,配备科普宣传设备,配备村级科普员,在全区实现科普“站栏员”全覆盖。在城区沿街显要位置、公园、文化馆、商场、车站、休闲广场等公共场所建立一些符合自身特点的科普宣传画廊(橱窗)等科普设施,及时更新科普画廊和科普宣传栏的内容。充分利用各类文化设施、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社区等建设科普阵地,推动建设市级及以上科普教育基地、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农村科普示范基地或科技特色学校5处(所),实现50%以上区属中、小学建有科技活动室。
7.强化科技志愿服务。壮大区级科技志愿服务队伍,引导各类科技人才加入科技志愿者队伍,全区注册科技志愿者人数不少于1000人。每年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贴近群众生产生活实际、围绕地方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的科技志愿服务活动50场以上。常态化开展科技志愿服务活动。制定出台科技志愿服务嘉许激励制度。
(三)着力提升科普工作成效
8.大力拓展科普渠道。利用各类综合性科普活动场所、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党群活动中心、社区、街道、学校等开展精准化、多样化科普活动。利用大众传媒开展科技传播,在永川广播电台、电视台、报纸和杂志等媒体开设科普宣传栏目,每周刊(播)1次以上。运用“科普中国”及“永川科协”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手段拓展科普渠道。在全区主要政务公众号中设立科普栏目,扩大和提升科普传播覆盖面和影响力。
9.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投身科普事业。吸引社会各方面力量兴办科普事业或参与科普活动,利用学校等企事业单位、公共场所、高新区、示范基地等公共资源,面向公众开展科普活动,年科普活动的覆盖面达到全区常住人口的80%以上。推动科普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不得发生影响恶劣的愚昧迷信、伪科学活动。
10.积极推动科普新媒体落地应用。融合科技志愿服务,建立健全“科普中国”信息员队伍,吸纳更多公众成为科学知识的倡导者、传播者、践行者,通过微信、微博等社交渠道,将“科普中国”APP优质科普资源传递给周边群众,确保“科普中国”信息员人数和年度总活跃人数在全区常住人口1%以上,在重庆市排名处于前30%。充分利用各类基层渠道,分享“科普中国”等平台的资源,将科技志愿服务与科普信息传播结合,加大科普传播力度。
11.深入开展科普场馆展教活动。充分发挥现代科技馆体系的展教功能,积极对接市级科技馆资源,定期开展流动科技馆巡展工作。通过科普大篷车广泛深入镇(街)、农村开展活动。建设并利用农村中小学科技馆开展活动。运用数字科技馆丰富内容开展科学教育。
12.精心打造科普工作特色品牌。创新性开展科普工作、市民数字素养提升工作,探索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有效手段和方式,创新开拓基层科普阵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有示范作用的典型经验和模式,树立有一定影响力的科普品牌。
四、实施步骤
(一)筹备动员阶段(2021年10月—2022年4月)。填报《2022—2025年度第二批全国科普示范区(市、区)创建工作计划》,向市科协提出创建申请;成立永川区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工作小组,召开全区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工作动员会议,出台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工作方案;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载体,大力宣传创建活动的重要意义,营造创建良好氛围。
(二)组织实施阶段(2022年4月—2022年12月)。各镇(街)和区级有关部门单位,对照《2021—2025年度全国科普示范区(市、区)标准》和工作方案明确的职责任务,逐项完成、逐条落实。及时上报工作情况,建立创建活动档案,确保创建任务全面落实。
(三)迎检考核阶段(2023年1月—2023年12月)。根据创建工作计划和要求,收集整理各类创建工作资料,对照创建标准,开展自查自纠。做好创建工作的总结,2023年上半年提请市科协实地检查评估;市科普示范区验收合格后,继续深化创建,及时查漏补缺,认真总结提高,精心筹划准备,迎接中国科协检查抽查验收。
(四)巩固提升阶段(2024年—2025年)。持续巩固创建成果,提升创建质量,形成示范效应。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区政府联系领导任组长,区委办公室、区政府办公室、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区发展改革委、区教委、区经济信息委、区科技局、区财政局、区农业农村委、区卫生健康委、区科协等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工作小组,工作小组办公室设在区科协。镇(街)要对应成立创建工作小组和工作机构。各责任单位要切实加强领导,将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统筹推进,根据所承担的创建工作重点任务,细化工作措施,狠抓工作落实。
(二)营造创建氛围。区、镇(街)科协要充分汇聚科协代表、委员、常委的力量,充分发挥基层科协组织的作用,围绕创建工作多渠道、多层次、广泛深入地开展宣传活动,充分激发广大人民群众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和热情,推动全域创建工作形成浓厚氛围、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三)创新工作方式。区、镇(街)科协要开展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培训、区域观摩交流等活动,搭建互相学习交流平台,积极争取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在永川实施,探索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永川案例。
(四)落实经费保障。按照创建标准要求,将科普工作专项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成员单位要加大科普经费的必要投入,为创建工作提供有力经费保障。
(五)强化督促检查。各创建责任单位要积极报送典型案例等相关材料,每年年底报送年度工作总结。区委、区政府督查办要加强对创建工作的督查,对弄虚作假和工作不落实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确保创建工作取得实效。
附件:永川区创建2021—2025年度全国科普示范区任务分解表
附件
永川区创建2021—2025年度全国科普示范区任务分解表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牵头单位 |
责任单位 |
重视全民科学素质建设 |
建立完善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机构制度 |
认真贯彻落实《科普法》、《重庆市科普条例》,积极实施《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将科学素质建设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精神文明建设规划。 |
区科协 |
区委宣传部、区发展改革委、区科技局 |
进一步健全完善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小组工作机构,建立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实施《纲要》和开展科普工作的有效机制。 |
区科协 |
各镇(街) | ||
党委、政府负责同志支持重视科普工作,积极参加科普活动,每年听取科普工作汇报,及时研究解决科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区委办公室、区政府办公室 |
区科协、各镇(街) | ||
建立考核管理制度 |
落实党建带群建考核,将实施科普工作作为党建带群建考核指标,纳入镇(街)领导班子党建考核。定期通报表扬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普组织和个人。 |
区委组织部 |
区人力社保局、区科技局、区科协、各镇(街) | |
建立应急科普工作机制 |
强化应急科普宣传工作,依托“科普中国”、数字科技馆、永川科协微信公众号等信息化科普平台,发动广大科技志愿者、基层“三长”、“科普中国”信息员深入开展应急科普宣传。 |
区科协 |
各镇(街) | |
探索建立各种应急科普的常态化平台,结合重大热点科技事件,组织传媒与专家共同解读相关领域科学知识,引导公众正确理解和科学认识社会热点事件。 |
区科协 |
区科技局、区应急局、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教委、区卫生健康委、区气象局、区融媒体中心、各镇(街) | ||
加强基层科普服务能力建设 |
强化组织建设 |
区科协依照《中国科协章程》和“四服务一加强”工作职责加强自身建设;各镇(街)和村(社区)两级要健全科普组织,落实专人负责科普工作。 |
区科协 |
各镇(街) |
健全完善镇(街)、村(社区)两级科普工作体系。镇(街)主要领导或分管科协工作领导担任镇(街)科协负责人,主抓科普工作,并明确相关人员做好具体工作。 |
区科协 |
各镇(街) | ||
将“三长”(学校校长、医院院长、农技站站长)纳入区、镇(街道)科协挂兼职副主席,鼓励其结合自身专业和工作开展科普活动。 |
区科协 |
区教委、区卫生健康委、农业农村委、各镇(街) | ||
每所中小学至少配备2名科学教师或3名专兼职科技辅导员,推进素质教育。 |
区教委 |
区教委 | ||
80%以上的涉农镇(街)建立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巩固壮大农技协联合会,吸纳更多农业特色产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融入农技协联合会,且入驻智慧农技协平台。 |
区科协 |
民政局、各镇(街) | ||
强化科普经费保障 |
区科协科普经费按照人平不低于2元,列入本级政府财政预算,以保证全国科普示范区的创建活动和科普工作的开展。 |
区财政局 |
区科协、区科技局 | |
鼓励多元化社会资金投入,支持科普事业发展。 |
区科协 |
全区公民科学素质成员单位、各镇(街) | ||
强化基层科普阵地建设 |
将永川区科技馆纳入永川“十四五” 城市建设规划,在城东科技生态城规 划建设科普主题公园。 |
区发展改革委 |
区新城建管委 | |
所有镇(街)的村(社区)建立科普活动室(站)、科普画廊(宣传栏)等设施,配备科普宣传设备,配备村级科普员,在全区实现科普“站栏员”全覆盖。 |
区科协 |
各镇(街) | ||
在城区沿街显要位置、公园、文化馆、商场、车站、休闲广场等公共场所建立一些符合自身特点的科普宣传画廊(橱窗)等科普设施。及时更新科普画廊和科普宣传栏的内容。 |
区科协 |
区城市管理局、区文化旅游委,中山路、胜利路、南大街办事处 | ||
充分利用各类文化设施、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社区等建设科普阵地,推动建设区科技馆或各类专业性科普场馆,实现50%以上区属中、小学建有科技活动室。 |
区委宣传部 |
全区公民科学素质成员单位、各镇(街) | ||
强化科技志愿服务 |
壮大区级科技志愿服务队伍,引导各类科技人才加入科技志愿者队伍,全区注册科技志愿者人数不少于1000人。 |
区科协 |
高新区管委会、各镇(街) | |
每年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贴近群众生产生活实际、围绕地方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的科技志愿服务活动50场以上。常态化开展“智慧行动”科技志愿服务活动。制定出台科技志愿服务嘉许激励制度。 |
区科协 |
高新区管委会、各镇(街) | ||
科普工作成效着力提升 |
大力拓展科普传播渠道 |
利用各类综合性科普活动场所、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党群活动中心、社区、街道、学校等开展精准化、多样化科普活动。 |
区委宣传部 |
全区公民科学素质成员单位、各镇(街) |
利用大众传媒开展科技传播,在永川广播电台、电视台、报纸和杂志等媒体开设科普宣传栏目,每周刊(播)1次以上。 |
区委宣传部 |
全区公民科学素质成员单位、各镇(街) | ||
运用“科普中国”及永川科协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手段建立科普渠道。 |
区科协 |
各镇(街) | ||
在全区主要政务公众号中设立科普栏目,扩大和提升科普传播覆盖面和影响力。 |
区委宣传部 |
全区公民科学素质成员单位、各镇(街) | ||
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投身科普事业 |
吸引社会各方面力量兴办科普事业或参与科普活动。 |
区科协 |
全区公民科学素质成员单位、各镇(街) | |
利用学校等企事业单位、公共场所、高新区、示范基地等公共资源,面向公众开展科普活动,年科普活动的覆盖面达到全区常住人口的80%以上。 |
区科技局 |
全区公民科学素质成员单位、各镇(街) | ||
积极推动科普新媒体落地应用 |
融合科技志愿服务,建立健全“科普中国”信息员队伍,吸纳更多公众成为科学知识的倡导者、传播者、践行者 |
区科协 |
全区公民科学素质成员单位、各镇(街) | |
通过微信、微博等社交渠道,将“科普中国”APP优质科普资源传递给周边群众,确保“科普中国”信息员人数和年度总活跃人数占全区常住人口1%以上,在重庆市排名处于前30%。 |
区科协 |
各镇(街) | ||
充分利用各类基层科普渠道,分享“科普中国”等平台的资源,将科技志愿服务与科普信息传播结合,加大科普传播力度。 |
区科协 |
全区公民科学素质成员单位、各镇(街) | ||
深入开展科普场馆展教活动 |
充分发挥现代科技馆体系的展教功能,积极对接市级科技馆资源,定期开展流动科技馆巡展工作。 |
区科协 |
区高新区管委会、区教委,中山路、胜利路、南大街街道办事处 | |
通过科普大篷车广泛深入镇(街)、农村开展活动。建设并利用农村中小学科技馆开展活动。 |
区科协 |
区教委、各镇(街) | ||
精心打造科普工作特色品牌 |
创新性开展科普工作,市民数字素养提升工作,探索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有效手段和方式,创新开拓基层科普阵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有示范作用的典型经验和模式,树立有一定影响力的科普品牌 |
区科协 |
全区公民科学素质成员单位、各镇(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