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9336512/2018-42381 | 发文字号: | |||
发布机构: | 永川区人民政府 | 成文日期: | 2018-03-01 | 发布日期: | 2018-04-07 |
标题: | 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永川区2018年临江河流域综合治理工作重点任务的通知(永川府办发〔2018〕18号) | ||||
主题分类: | 环境监测、保护与治理 | 有效性: |
索引号: | 009336512/2018-42381 | ||||
发文字号: | |||||
发布机构: | 永川区人民政府 | ||||
成文日期: | 2018-03-01 | ||||
发布日期: | 2018-04-07 | ||||
标题: | 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永川区2018年临江河流域综合治理工作重点任务的通知(永川府办发〔2018〕18号) | ||||
主题分类: | 环境监测、保护与治理 | ||||
有效性: |
永川府办发〔2018〕18号
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永川区2018年临江河流域综合治理
工作重点任务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永川区2018年临江河流域综合治理工作重点任务》,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永川区2018年临江河流域综合治理
工作重点任务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今年是临江河治理决战决胜年,目标是流域水质达标。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区委十四届二次全会精神和2018年人代会政府工作报告要求,以打好“三大攻坚战”、实施“八项战略行动计划”为抓手,实施十大工程,深化“1+
一、实施十大工程,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一是完成老城区
二是完成城乡结合部8个片区污水管网建设工程。指挥部牵头,有关单位和城区街道配合,采取PPP模式,实施红江机械厂、黄墙、昌南中学、小桥子及肉联厂、恒河幼儿园、回龙苑、128泵站、孙家口片区等8个片区
三是完成红旗河两岸约
四是配套完善乡镇二三级污水管网工程。区水务局牵头,区城乡建委、区环保局和各镇街配合,今年底前,通过实施镇街污水处理配套设施建设,实现全区城市规划区外所有镇街污水收集、处理率达85%以上。具体建设内容包括新建污水收集管网约
五是建成城西污水处理厂。区水务局牵头,重庆水务资产公司实施,有关单位配合,实施永川污水处理厂三期异地扩建工程城西污水处理厂,新建污水管网
六是开工建设城南污水处理厂。指挥部牵头,有关单位和凤凰湖园区管委会配合,采取PPP模式,在凤凰湖工业园区内新建日处理污水能力为10万立方米污水处理厂一座,一期项目建成后日处理能力为2.5万立方米。
七是实施临江河流域生态修复工程。指挥部牵头,有关单位配合,采取PPP模式,启动实施临江河干流以及城区5条河道生态修复,统筹实施两岸河道景观、绿化、文化建设,建设孙家口生态湿地和来苏污水处理厂、陈食污水处理厂、卫星湖污水处理厂、吉安污水处理厂、仙龙污水处理厂等6个湿地,建设改造6条河道翻板闸,实施部分流域水生植物栽培和“三河汇碧”整治,持续开展河道补水工程建设,南瓜山水库、小安溪提水工程建成投用,确保年内水质达标。启动跃龙湖湿地公园建设,开展探花湿地公园、临江河出境断面湿地前期工作。
八是启动临江河生态通廊建设工程。在临江河芭江桥至五洲国际段,规划建设河道生态通廊,配套完善市政设施和景观、绿化、文化建设,努力满足群众游骑、跑步健身、康体步行、游览观光、休闲体验等需求,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休闲旅游风光带。
九是开工建设“三河汇碧”城市修复项目。区城乡建委牵头,城区街道办事处配合,实施“三河汇碧”景观及滨水休闲设施(一期)的打造、片区内道路网及景观改造,调整片区内商业业态,全面提升该片区城市品质。
十是实施临江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程。区农委牵头,镇街配合,在来苏镇、南大街街道、临江镇、何埂镇、五间镇等镇街,实施农田面源污染防治、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水产养殖污染减排和地表径流污水净化利用等综合治理试点项目。
二、深化“1+11”专项整治,坚决防止各类污染反弹
一是持续推进“1+11”专项整治。在2017年各专项整治基础上,各牵头部门继续加强流域内截污和排污点整治,分别建立工业企业、污水处理厂运维、养殖和屠宰行业、餐饮企业、小作坊、农贸市场、洗车场等专项整治长效机制,实施常态化清漂和河道补水,坚决防止流域内各类污染反弹。
二是专项整治向区内其他河流延伸。“1+11”专班立即按照临江河工作机制,结合九龙河、小安溪河、大陆溪河实际,拟定专项工作方案,把临江河“1+11”专项整治做法在九龙河、小安溪河、大陆溪河等河流推广,确保年内几条河流水质达标。
三是确保完成年度治理任务。在2017年目标任务基础上,污水处理厂运维和河道补水等专项整治需在2018年完成的任务,要严格按照《临江河流域综合治理实施方案》要求,持续推进,确保按期完成专项整治任务。
三、加强长效管理,切实保护临江河生态环境
一是巩固和保持黑臭水体治理成果。积极对接市城乡建委黑臭水体治理政策支持,对已实施黑臭水体治理的重点问题开展“回头看”,加强流域内河道巡查管理,力争实现“不让一滴污水进入临江河”的目标,达到黑臭水体治理长治久清的目标。
二是巩固河道两岸环境整治成果。继续加强沿河两岸环境卫生和市政设施维护,加强涉河违章建筑拆除等工作,长年保持河道两岸干净整洁的面貌。
三是加强河长制管理。按照《永川区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实施方案》,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这一主题,全面实施“河长制”,建立管护机构、明确管护责任、统一管护标准、严格管护考核,全面建立责任明确、制度健全、运转高效的河库管理体系,全面整治乱占乱建、乱围乱堵、乱采乱挖、乱排乱倒等“四乱”问题,积极对接市河库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建设,逐步实现基础数据、涉河工程、水域岸线管理、水质监测等信息化、数字化,全面实现全区河流、水库管理范围内河面无垃圾、河中无障碍、河底无淤积、河水无浑浊、河岸无损毁、污水无直排、绿化无破坏、沿河无违章等“八无”目标,强化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考核,努力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生态环境。
四是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实施临江河、小安溪河、九龙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涉及镇街签订责任书。按照“河长制”原则,镇街履行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的主体责任,行使流域生态补偿义务和受偿权利,补偿机制在流域上下游镇街开展。补偿方式按照“谁污染、谁补偿,谁改善、谁受益”原则,实行经济补偿和生态考核分值补偿相结合,每月考核,年底结算。对补偿断面水质未达到水环境功能类别要求,或虽达到水环境功能要求但较上年度水质类别下降的,由上游镇街补偿下游镇街。对补偿断面水质达到水环境功能类别要求,且与上年年度水质类别相同的,上下游镇街之间相互不补偿。对于补偿断面水质达到水环境功能类别要求,且较上年年度水质类别提升的,由下游镇街补偿上游镇街。直接流入长江或区外,以及由区外流入我区境内的,由区政府代为履行相应的补偿或受偿主体责任。
五是加大综合执法力度。在临江河流域综合治理综合执法组基础上,进一步理顺和整合河道管理职能,加大综合执法和巡查力度,健全辖区主要河流和水库河库长效管理保护机制,加大重点流域、重点区域和排污企业日常巡查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和查处污染水体、违法排放、违规侵占河道等行为,形成刑责治污合力,切实把永川母亲河建设好、保护好、发展好!
四、广泛支持配合,营造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
一是加强工作协调。指挥部办公室、工程管理组,要切实加强工程建设单位、管理维护机构、专项整治牵头部门和各镇街的工作协调,认真接受区人大常委会工作监督和区政协“一委员一河段”专项民主监督,加强统筹调度,汇总工作情况,推动工作落实。指挥部办公室牵头,区环保局、区发改委、区财政局等部门配合,2018年4月中旬前完成临江河流域综合治理PPP公开招投标工作,签订合同,开工建设。执法维稳组将坚决做到压力不减、思想不松、措施不软,及时化解治理过程中的各类矛盾纠纷,解决各类突出问题,务必按期完成各项治理任务。二是加强宣传报道。舆论宣传组和区政府新闻办、区电视台、区新闻社等部门,要继续发挥永川电视台、永川日报、永川网、微信平台等主流媒体功能,开辟专栏、跟踪报道、营造声势,协调区外新闻媒体,积极宣传临江河流域整治效果及好经验、好做法,突出工作重点,扎实开展舆论宣传工作,加大对“边治理,边污染”的曝光力度,进一步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三是加强督导追责。督导追责组将进一步加大督导追责力度,认真按照《重庆市实施〈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办法》《重庆市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试行)》《重庆市永川区党政机关工作人员效能问责实施办法》等党内法规、相关法律和《永川区临江河流域综合治理工作责任追究办法》,在制度上形成震慑,及时跟进进度,强化考核评价,严格责任追究,督促各专项整治任务对标整治、对表推进,为全面完成临江河流域综合治理工作任务提供有力保障。
附件:1.2018年临江河流域综合治理工作重点任务分解表(工程项目类);
2.2018年临江河流域综合治理工作重点任务分解表(管理类)
附件1:
2018年临江河流域综合治理工作重点任务分解表(工程项目类)
序号 |
任务名称 |
主要内容 |
牵头领导 |
责任部门 |
配合部门 |
备注 |
1 |
完成老城区21公里雨污分流管网建设工程 |
采取PPP模式,把老城区没有实行雨污分流的管网进行改造,计划实施约21公里。 |
杨 华 |
指挥部工程管理组(指挥部办公室工程部) |
区水务局、区环保局、区城乡建委、区新城建管委、中山路街道、胜利路街道、南大街街道和有关单位。 |
已纳入区级民生实事。 |
2 |
完成城乡结合部8个片区污水管网建设工程。 |
完成红江机械厂、黄墙、昌南中学、小桥子及肉联厂、恒河幼儿园、汇龙苑、128泵站、孙家口片区等8个片区26.4公里污水管网建设。 | ||||
3 |
完成红旗河两岸约 |
采取非开挖修复技术,全面修复红旗河两岸约 | ||||
4 |
配套完善乡镇二三级污水管网工程 |
今年底前,实施镇街污水处理配套设施建设,实现全区城市规划区外所有镇街污水收集、处理率达85%以上。具体建设内容包括新建污水收集管网约180公里、焊接钢管300米、生化池1116座、提升泵站9座;新建污水处理设施20座;扩建污水处理设施15座。2018年4月前,完成来苏、来仪、永隆、青峰、九中、花桥等6个污水处理设施;2018年12月底前完成余下镇街污水处理配套设施,实现镇街污水处理配套设施全覆盖,全面提升我区镇街污水收集处理能力。 |
杨 华 |
区水务局 区城乡建委 惠永水务公司 |
区环保局、区城市管理局、相关镇街 |
已纳入区级民生实事。 |
5 |
建成城西污水处理厂(城西再生水厂)、污泥处理中心 |
实施永川污水处理厂三期异地扩建工程城西污水处理厂,新建污水管网6.7公里,污水处理规模3万立方米/日,建成中水回用的再生水厂。 |
杨 华 |
区水务局 |
区环保局、重庆水务资产公司、胜利路街道 |
已纳入区级重点项目。 |
实施污泥协同处置 |
杨 华 |
区水务局 |
区环保局、重庆水务资产公司、胜利路街道 |
| ||
6 |
开工建设城南污水处理厂 |
在凤凰湖工业园区内新建日处理污水能力为10万立方米污水处理厂一座,一期项目建成后日处理能力为2.5万立方米。 |
杨 华 |
指挥部工程管理组(指挥部办公室工程部) |
区水务局、区环保局、凤凰湖园区管委会 |
已纳入区级重点项目。 |
7 |
临江河流域生态修复工程 |
启动实施临江河干流以及城区5条河道生态修复,统筹实施两岸河道景观、绿化、文化建设,建设孙家口生态湿地和来苏污水处理厂、陈食污水处理厂、卫星湖污水处理厂、吉安污水处理厂、仙龙污水处理厂等6个湿地,建设改造6条河道翻板闸,实施部分流域水生植物栽培和三河汇碧整治。 |
杨 华 |
指挥部办公室工程部 |
区水务局、区环保局、区城市管理局、区规划局、区城乡建委、有关单位和镇街。 |
已纳入区级重点项目。 |
8 |
启动临江河生态通廊建设工程。 |
在临江河芭江桥至五洲国际段,规划建设河道生态通廊,配套完善市政设施和景观、绿化、文化建设,努力满足群众游骑、跑步健身、康体步行、游览观光、休闲体验等需求,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休闲旅游风光带。 |
邓 文 杨 华 |
区规划局 |
新城建管委、指挥部办公室 |
|
9 |
开工建设“三河汇碧”城市修复项目 |
“三河汇碧”景观及滨水休闲设施(一期)的打造、片区内商业业态分析及调整、片区内道路网及景观改造等。 |
文良印 |
区城乡建委 |
区规划局、区城市管理局、中山路街道、胜利路街道、南大街街道 |
已纳入区级重点项目。 |
10 |
临江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程 |
来苏镇、南大街街道、临江镇、何埂镇、五间镇等镇街,实施农田面源污染防治、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水产养殖污染减排和地表径流污水净化利用等综合治理试点项目。 |
李 军 |
区农委 区发改委 |
来苏镇、南大街街道、临江镇、何埂镇、五间镇 |
|
附件2:
2018年临江河流域综合治理工作重点任务分解表(管理类)
序号 |
任务名称 |
主要内容 |
牵头领导 |
责任部门 |
配合部门 | |
1 |
深化“1+11”专项整治,坚决防止各类污染反弹 |
持续推进“1+11”专项整治。在2017年各专项整治基础上,各牵头部门继续加强流域内截污和排污点整治,分别建立工业企业、污水处理厂运维、养殖和屠宰行业、餐饮企业、小作坊、农贸市场、洗车场等专项整治长效机制,实施常态化清漂和河道补水,坚决防止流域内各类污染反弹。 |
建立工业企业污染专项整治长效机制 |
杨 华 |
区环保局 |
|
建立污水处理厂运维专项整治长效机制 |
杨 华 |
区环保局 区水务局 |
| |||
建立养殖和屠宰行业污染专项整治长效机制 |
李 军 |
区农委 |
| |||
建立餐饮行业污染专项整治长效机制 |
卢胜利 |
区食药监分局 |
| |||
建立小作坊污染专项整治长效机制 |
杨 华 |
区工商分局 |
| |||
建立农贸市场污染专项整治长效机制 |
王寒峰 |
区商务局 |
| |||
建立洗车场污染专项整治长效机制 |
杨 华 |
区城市管理局 |
| |||
建立河道清漂专项整治长效机制 |
杨 华 |
区城市管理局 |
| |||
建立河道补水长效机制 |
杨 华 |
区水务局 |
| |||
2 |
专项整治向区内其他河流延伸。 |
“1+11”专班立即按照临江河工作机制,结合九龙河、小安溪河、大陆溪河实际,拟定专项工作方案,把临江河“1+11”专项整治做法在九龙河、小安溪河、大陆溪河等河流延伸,确保年内几条河流水质达标。 |
杨 华 |
指挥部办公室 |
区环保局、区水务局、区城市管理局、区农委、区城乡建委、区国土房管局、区食药监分局、区工商分局和流域各镇街。 | |
3 |
确保完成年度专项整治任务。 |
在2017年目标任务基础上,污水处理厂运维和河道补水等专项整治需在2018年完成的任务,要严格按照《临江河流域综合治理实施方案》要求,持续推进,确保按期完成专项整治任务。 |
杨 华 |
区环保局 区水务局 |
| |
4 |
巩固和保持黑臭水体治理成果 |
积极对接市城乡建委黑臭水体治理政策支持,对已实施黑臭水体治理的重点问题开展“回头看”, 加强流域内河道巡查管理,力争实现“不让一滴污水进入临江河”的目标,达到黑臭水体治理长制久清的目的。 |
杨 华 |
区城乡建委 |
区水务局、区环保局、指挥部办公室、中山路街道、胜利路街道、南大街街道和有关单位。 | |
5 |
巩固河道两岸环境整治成果 |
继续加强沿河两岸环境卫生和市政设施维护,长年保持河道两岸干净整洁的面貌。 |
杨 华 |
区城市管理局 |
新城建管委、凤凰湖管委会、中山路街道、胜利路街道、南大街街道、茶山竹海街道 | |
加强涉河违章建筑拆除工作。 |
文良印 |
区规划局 |
区城市管理局、区水务局、新城建管委、凤凰湖管委会、中山路街道、胜利路街道、南大街街道、茶山竹海街道 | |||
6 |
加强河长制管理 |
全面实施“河长制”,建立管护机构、明确管护责任、统一管护标准、严格管护考核,全面建立责任明确、制度健全、运转高效的河库管理体系,全面整治乱占乱建、乱围乱堵、乱采乱挖、乱排乱倒等“四乱”问题,积极对接市河库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建设;全面实现全区河流、水库管理范围内河面无垃圾、河中无障碍、河底无淤积、河水无浑浊、河岸无损毁、污水无直排、绿化无破坏、沿河无违章等“八无”目标,强化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考核,努力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生态环境。 |
杨 华 |
区水务局 |
区环保局、区农委、区城市管理局、区国土房管局、各镇街 | |
7 |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
试点实施临江河、小安溪河、九龙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涉及镇街签订责任书。按照“河长制”原则,镇街履行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的责任主体,行使流域生态补偿义务和受偿权利,补偿机制在流域上下游镇街开展。补偿方式按照“谁污染、谁补偿,谁改善、谁受益”原则,实行经济补偿和生态考核分值补偿相结合,每月考核,年底结算。 |
杨 华 |
区环保局 区财政局 |
区水务局、涉及镇街 | |
8 |
加大综合执法力度 |
在临江河流域综合治理综合执法组基础上,进一步理顺和整合河道管理职能,加大综合执法和巡查力度,健全辖区主要河流和水库河库长效管理保护机制,加大重点流域、重点区域和排污企业日常巡查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和查处污染水体、违法排放、违规侵占河道等行为。 |
罗晓春 刘建中 |
临江河流域综合治理指挥部综合执法组 |
区环保局、区水务局、区城市管理局、区农委、区城乡建委、区国土房管局、区食药监分局、区工商分局、新城建管委、凤凰湖园区管委会和流域各镇街。 | |
9 |
完成临江河流域综合治理PPP公开招投标工作 |
2018年4月中旬前完成临江河流域综合治理PPP公开招投标工作,签订合同,开工建设。 |
杨 华 |
指挥部办室 |
区环保局、区发改委、区财政局 | |
10 |
加强宣传报道 |
舆论宣传组和区委宣传部、区电视台、区新闻社等部门,要继续发挥永川电视台、永川日报、永川网、微信平台等主流媒体功能,开辟专栏、跟踪报道、营造声势,协调区外新闻媒体,积极宣传临江河流域整治效果及做经验、好做法,突出工作重点,扎实开展舆论宣传工作,加大对“边治理,边污染”的曝光力度,进一步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
赵德明 |
区委宣传部 |
区电视台、新闻社 | |
11 |
加强督导追责 |
加大督导追责力度,在制度上形成震慑,及时跟进进度,强化考核评价,严格责任追究,督促各专项整治任务对标整治、对表推进,为全面完成临江河流域综合治理工作任务有供有力保障。 |
夏庆英 |
区纪委(监委) |
区委督查室、区政府督查室 |
抄送:区委办,区人大办,区政协办。
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