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川区与重庆文理学院共建马克思主义学院
深化校地合作 携手共创未来
永川区与重庆文理学院共建马克思主义学院
张智奎孙泽平黄伟九出席签约仪式
渝西都市报讯(渝西都市报记者 彭禹乔 徐 灵)9月9日,永川区与重庆文理学院签订合作协议,携手共建马克思主义学院,标志着校地合作再添新成果,将为永川高质量发展、学校高水平建设注入新活力。永川区委书记张智奎,重庆文理学院党委书记孙泽平,党委副书记、校长黄伟九出席签约仪式。
永川区领导宋文、张小梅等参加。
张智奎代表区委向双方的友好合作表示祝贺,向学校长期以来对永川发展的支持表示感谢。他说,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当前,永川正紧紧围绕进一步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全面落实在重庆大地上这条主线,深入学习贯彻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着力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区)、现代制造业基地、西部职教基地,以产聚人兴城、以城留人促产、以校育人优产,加快打造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高品质生活示范区。重庆文理学院办学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人文底蕴深厚,科研成果丰硕,转型成效明显,双方携手合作、共建马克思主义学院具有高度的战略契合。希望双方坚持高点定位、共建高水平学院,积极探索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和研究宣传,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和思想政治工作,促进永川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坚持守正创新、共育高素质人才,深入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讲好新时代的故事,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子争做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坚持精诚合作、共促高质量发展,加快科研平台、人才团队、课程体系等建设,推进教学与科研贯通、理论和实践结合,围绕永川“2235”总体发展思路发挥资政育人功能,推动学校建设与永川发展互促互进、共同出彩。
孙泽平表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既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更是学校加强特色学科和专业建设,创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举措。
希望双方共同打造专兼职教师队伍,充分利用地方人才优势,组建包括机关干部、企业家、中小学教师及社会各界人士的思政教师队伍,全面提升思政课质量和水平,让学生真心喜欢、终生受用、老师更有尊严。共同开发红色教育资源,把永川各类红色资源作为生动教材,推动红色文化入脑入心。联合申报研究课题,加强科研信息交流,合力攻关不同层次的科研课题和技术开发项目,共同抓好立项孵化、追踪管理和成果转化。共同探索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改,大力推动大中小学的课程衔接、经验共享,合力推进学院硕士点高质量建设,不断增强各学段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功能。
据了解,该学院是全市首个校地共建的马克思主义学院,现有思想政治教育(师范)、法学、行政管理三个全日制本科专业,设有思想政治教育系、法学系、行政管理系等三个院内教学单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被确定为重庆市一流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被确定为校级重点建设学科。学院还承担了全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设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五个教研室。现有专任教师70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6人;具有硕士学位以上人员52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