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川:一座正在崛起的区域性教育消费高地

日期:2021-10-28

本报记者  张 玲

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明确赋予永川建设西部职教基地的功能定位。

永川是一座职教名城,开创了“中国职教第四种发展模式”,即“城市以职业教育为特色,职业教育以城市为依托,校区建设与城市发展融为一体”的“城校互动”模式。10余年来,在永川这片职教热土上,已发展了本科、高职、中职等17所大中专院校,16个大类237个专业,14.4万名在校学生,使永川职业教育建成区面积达10平方公里。永川职教的加速“奔跑”,也推动着永川城市的扩张,城市新区开发建设依托职业院校迁建拉动、增加人气,职教相关人口占永川城区人口比例超25%,助推永川自2018年起成为人口净流入城市,职教每年消费近30亿元,职教产业社零贡献率达8.1%,拉动全区GDP增长2.96个百分点。

职教发展拉动消费投资

随着人口拐点到来,“年轻人”现在是各地争抢的资源。17所大中专院校,带来的不仅是14.4万名在校学生,还有随之而来的固定资产投资,教师、后勤等就业,课余的消费娱乐商机。

近年来,在职业教育的有效推动下,各大商圈和家电批发市场、汽摩批发市场、机电批发市场等批发市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批发业商品销售额多年稳居渝西第一。据统计,“十三五”时期永川GDP621.2亿元提高到1012.4亿元,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年均增长9%,增速在重庆区县中位居第三,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取决于技术的创新能力和人才人口的聚集规模,发展职业教育兼容并包、一举两得,对于推动技术创新和人口聚集具有重要作用。永川高新区管委会职教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职业教育的发展,不但会改变一个孩子和一个家庭的命运,而且加速了人口聚集,助推经济发展。

产教融合助力产业扩能

西部职教基地丰富的技能人才吸引了长城、雅迪、东鹏等龙头企业相继落户,“一城七园”产业集群初具规模。职教助力创新创业,依托院校打造“永创汇”双创品牌,建成市级以上科技平台50个,产生了PDE5抑制剂一类新药等国内领先技术成果,永川双创工作获得国务院通报表扬。

近年来,永川立足职业院校现有的科研优势,充分发挥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国家创业孵化基地和各类市级人才发展平台作用,积极建立区域性建成高新区科技成果交易市场,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激励、运行机制,推动更多科研成果在永诞生,更多科技成果在永转化,以科技成果转化推动招商引资。充分借助职业院校资源,大力引进高层次领军人才,以优秀人才聚集创新资源和优质资本。

永川区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永川已经打通企业与职业院校的围墙,将企业研发中心、企业生产车间建在校园内,将学校课堂建设在企业车间,深入推进产教融合,不断深化校企合作,把职业院校打造成培育优秀技能人才和优质科技型企业的“摇篮”。今年,将继续支持职业院校与知名院校、科研机构合作,推动重点专业和实验室建设,促进职教融合发展,实施职教融合计划,深化校企合作,促进校区、厂区、城区、园区融合发展,推动永川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城校互动加速城市扩张

10余年前的4.3万名在校学生到14.4万名学子济济一堂,从占地2平方公里到10平方公里的发展规模……如今,永川职教规模实现爆发式增长,拥有职业院校17所,开设本科、专科、中职共16个大类237个专业。重庆农业机械化学校、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城市职业学院……从兴龙大道北端一直向南,直到凤凰湖,一所所面貌一新的现代化学校矗立于道路两侧。

职业教育的发展,为永川城市扩张增添了原动力。据了解,永川区近5年投入70多亿元,在新城区征地7000余亩,新建、迁建职业院校7所,新增校舍面积58.9万平方米,入住学生7.6万人,预计2021年还将为院校供地4500亩以上。到2025年,永川职教城将实现建成区20平方公里、院校20所、在校学生20万人,年社会培训20万人的发展新貌。

如今,在职业院校带动下,永川城市新区拓展战略加快实施,3年新增城区面积6.8万平方公里,自2018年起成为人口净流入城市,永川中心城区达80平方公里、80万人,城镇化率达72.8%,形成了1000米一个休闲广场、1500米一所职业院校、2000米一处湖泊景观的精美城市格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便民地图
公开信箱
智能问答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主办: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ICP备案:渝ICP备07006009号-1 网站标识码:5001180002 渝公网安备50011802010123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