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云谷·永川大数据产业园:乘“云”而上 牵手成渝多层次协同发展
重庆云谷·永川大数据产业园:
乘“云”而上 牵手成渝多层次协同发展
永川日报记者 陈娇娇
永川位于成都和重庆两个特大城市之间,是成渝主轴线上的重要节点城市。特殊的区位、便利的交通,使其一直发挥着承东接西、左传右递的重要作用。
如今,永川依托重庆云谷·永川大数据产业园,正抢抓产业发展机遇,牵手成渝两地,深化大数据智能化产业合作,加快建设成渝中部数字经济集聚区。
产业合作风生水起
“借助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东风,我们实现了成渝两地协同发展格局,即在成都以云安全为主,在重庆以业务安全为主,两地有交叉、少重叠。”创宇后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业务总监李云云介绍,作为国内知名的网络安全服务企业,这家总部位于四川成都的公司,去年投资5000万元,在永川大数据产业园设立以互联网安全为主的分公司。投产运行不到一年,公司产值就突破了2000万。
无独有偶,今年,永川大数据产业园从天府软件园引进了博彦科技大数据服务外包运营中心项目,总投资0.5亿元。同期引进的成都红春藤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将投资2.1亿元,与永川共同打造职业培训学校,计划招生规模1万人以上。
从2008年至今,永川大数据产业经历了从“声谷”走向“云谷”的创新升级。园区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起步,现已构建形成了服务外包、软件信息、数据处理、数字内容、电子商务等多领域协同发展的数字经济产业体系,成为重庆单体规模最大的大数据及信息服务产业基地。截至目前,永川大数据产业园已聚集企业300余家,从业人员1.5万人,预计全年可实现营收近300亿元。
成渝大数据人才蓄水池效应凸显
除了产业合作,我区与成都天府新区的人才合作也在紧锣密鼓推进。在园区的牵线搭桥下,从事网上职业教育的重庆帮考教育科技公司今年专门从天府软件园引进了一批核心技术人才,将现有的50人核心技术团队,发展到100人,真正和天府软件园形成产业错位、人才协同。
与此同时,永川还将联动泸州、宜宾、自贡等周边城市,打造国家级的服务外包园区,努力把永川打造成为成渝地区的数字经济高地。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依托永川牵头成立的重庆市大数据产业人才联盟,园区企业用工问题及时得到解决,企业不仅迅速复工复产,新签约项目也加快落地。于今年4月签约的阿里巴巴集团永川客户体验中心,在今年8月就投产运营,现在已有员工700人,他们绝大部分都是由联盟组织招聘入职的。
该联盟也是全国首个大数据产业人才联盟,由永川区政府牵头发起成立并提供运转经费,至今已有85所高校、370家企业入盟。“联盟现有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工业学院、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城市职业学院等85所川渝两地院校,其中四川地区高校16所。”园区负责人介绍。
截至目前,通过大数据产业人才公共服务平台建立简历10057份,采用“线上+线下”招聘并举,解决盟内高校学生就业和企业用工6200余人。
除了联合成渝地区各院校、大数据智能化产业企业等单位,人才联盟还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教融合发展联盟等6家联盟携手,与成都天府软件园合作,加强大数据产业人才协同、平台共享。目前已累计为联盟企业输送大数据产业相关人才9231人,其中四川来渝就业的有1649人,为天府软件园输送专业人才97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