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利民村年年都有新变化
——区第十七届人大代表、三教镇利民村党委书记蒋世友为民履职小记
永川日报记者 付 丽
在永川,有这样一个村,村里有文化长廊、文化公园、文化大院,还有好媳妇、老有所为先进个人评选等多项评选表彰,村庄整洁靓丽、生态环境优美、群众勤劳富裕、集体经济雄厚、社会和谐稳定。2009年,该村拥有了重庆市首个农村公园。这个村,就是在2017年11月第五届全国文明村镇评选中被评为全国文明示范村的永川区三教镇利民村。
利民村面向三教场镇,背靠巴岳山脉,境内有三教镇最大的水库,有三教工业园,面积近8平方公里。近年来,利民村人抓住了国家惠民政策、三教工业园区建设等一个又一个的机遇,村里年年都有新变化,生活越过越好。选民说,选区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得益于区第十七届人大代表、利民村党委书记蒋世友。
用心铺就幸福路
2004年,三教镇太阳村、草坪村、普民村合成利民村。合并村时,村集体没有任何收入,是个名副其实的“空壳村”。
“要致富,先修路。”上任两年后,蒋世友便着手思考连通以前3个村的道路事宜。修路的先决条件就是资金。村里没有资金,蒋世友便自己掏腰包购买修路所需的原材料。看到蒋世友拿出7万元,选民积极响应,集资10万元买材料。材料有了,选民又投工投劳积极参与公路建设。随着工程渐渐推进,最初凑齐的17万元很快就用完了。蒋世友又拿出10万元,补齐后续修路费用。
如今,利民村除了组组通公路外,宽敞平坦的水泥路还通到村民院坝。
让利民村年年都有新变化
“用的是自来水,烧的是天然气,走路不湿鞋,村里有公园,日子过得就像城里人一样。” 随时走进利民村,都给人一种清爽整洁、环境优美、交通便捷的感觉。这是该村建设洁净利民、靓丽村庄取得的效果。
利民村在合并之后,就规划了村庄建设的布局,为村民提供了集中居住的条件,特别是为三峡移民修建了高端大气上档次的移民房,其他村民修建的房屋风貌设计也独具特色,村内的太阳湾古建筑等历史文化风貌得到有效保护。同时,该村紧紧抓住新农村建设机遇,抓基础设施建设、办民生实事,硬化公路、建设人行便道忙得不亦乐乎。
利民村特别加强了环境整治。该村制定了农村垃圾处置实施方案,组建了环卫工人队伍,定人定标准定点定责任,对公路、村庄、院坝、公共场所设施进行保洁;督促农户落实门前屋后“三包”;开展了“最清洁家庭、最美丽院落”评选活动;利用每月的党日活动,对河道环境进行治理,确保辖区内无黑臭水体、垃圾物、漂浮物;重点在太阳湾、双河口两个村民小组进行清洁家园建设;对荒山坡地、公路及农民房前屋后进行绿化。
2009年,利民村建起了水厂,日供水能力300吨,主要供近处的村民使用。2015年,将水厂扩能为日供水1500吨,开始向工业园区企业供水。随着园区拓展、企业增加,该村又瞄准了一些用水大户即将入住的契机,果断扩能到15000吨。水厂的建设,不但解决了一批村民就业问题,还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该村还通过盘活集体林场、发展微型企业等,做强经济。
在加强村里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村里组建了社区建设工作委员会,建立社区警务室、社区民政工作站、社区计划生育工作站、社区综合服务社等便民服务平台。村里还成立了文化宣传、爱心帮扶、治安巡逻、利民义工、农技指导等5支志愿者服务队,定期或不定期为选民提供服务。
履职尽责为民生
“人大代表人民选,我当代表为人民。”蒋世友时刻不忘自己是一名区人大代表。
2018年8月,为让三教到板桥的板桥河水更清、河道更畅,让选民居住的环境更美,蒋世友组织选民进行河道清理。经过半年的努力,5公里河道河畅水清。
因修建日久,邓家岩水库最底端常年渗漏。为保证邓家岩水库的集水量,蒋世友建议将其堵漏。2018年6月,区水利局将邓家岩水库渗漏问题予以解决。蒋世友又提出《关于邓家岩水库增加集雨面积的建议》,希望将永和煤矿上面两条河沟安装收水管网至邓家岩水库,增加水库集水量。去年8月,这一建议又得到落实。
为民代言。当选区人大代表以来,蒋世友先后提出了《关于自来水由企业直接抄表到户的建议》《关于优化渝西水资源配置供给的建议》《关于解决利民村卫生室的建议》《关于硬化改造重点公路汤花路(Y006)的建议》等与选民切身利益相关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