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永川区农业农村委员会关于发布2024年杂交水稻杂交玉米主导品种推荐的公告

日期:2024-01-24


为科学选用良种,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根据《重庆市“两杂”主导品种推荐办法》和2024年重庆市主导品种公示,结合我区生产实际,推荐2024年杂交水稻主导品种 13个、杂交玉米主导品种 11 个。现将推荐的“两杂”主导品种予以公告。请镇街充分利用广播、宣传栏、会议、QQ、微信等多渠道进行广泛宣传,因地制宜,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附件:1.重庆市永川区2024年推荐杂交水稻杂交玉米主导品种名录

      2.重庆市永川区2024年推荐杂交水稻杂交玉米主导品种简介

        重庆市永川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2024124


附件1

重庆市永川区2024年推荐杂交水稻杂交玉米主导品种名录

一、杂交水稻主导品种

序号

品种名称

审定编号

1

宜香优2115

国审稻2012003

2

隆两优华占

国审稻2016045;国审稻2017008

3

荃两优069

国审稻20210116

4

大两优111

渝审稻20200001

5

荃优丝苗

国审稻20180012

6

创两优丰占

国审稻20190066

7

野香优莉丝

渝审稻20210012

8

川种优3877

国审稻20186048

9

晶两优534

国审稻2016605;国审稻20190033

10

神农优228

国审稻20180013、渝审稻20170006

11

泰两优5187

国审稻20200077

12

晶两优1206

国审稻20180008;国审稻20190034

13

恒丰优珍丝苗

渝审稻20190012

二、杂交玉米主导品种

序号

品种名称

审定编号

1

中单808

渝引玉2009001

2

辽禾308

渝审玉20190005;国审玉20200435

3

华试919

渝审玉20170001

4

金园15

国审玉20190329

5

大爱12

渝审玉20200002

6

渝单32

渝审玉2011012

7

正大999

渝引玉2005005

8

新中玉801

渝备玉2017005

9

先玉1171

渝审玉20170006

10

劲单9

渝审玉20200031

11

田甜糯399

渝审玉20180015

附件2

重庆市永川区2024年推荐杂交水稻杂交玉米

主导品种简介

一、杂交水稻主导品种

(一)宜香优2115国审稻2012003):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长江上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56.7天,比对照8381.5天。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3.6,穗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抗性频率33.7%,褐飞虱9级,中感稻瘟病,高感褐飞虱,米质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2级。建议:1.秧田亩播种量10克,采用地膜覆盖保温育秧,秧龄3040天。2.宽窄行栽插,亩栽1.21.5万穴、基本苗10万左右。3.大田以有机肥为主,氮、磷、钾肥配合施用,亩施纯氮10克,氮、磷、钾比例为10.50.5;重底早追。4.浅水栽秧,深水护苗,薄水分蘖,够苗晒田,后期忌脱水过早。5.重点做好稻瘟病、纹枯病、稻螟、稻飞虱等病虫害防治。

(二)隆两优华占(国审稻2016045、国审稻2017008):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在长江上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49.3天,比对照Ⅱ优2641.5天。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2.3,穗瘟损失率最高级3级,中抗稻瘟病。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2.2,穗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白叶枯病5级;褐飞虱7级;抽穗期耐热性中等;中感白叶枯病,感褐飞虱。建议:1.适时播种,每亩大田用种量0.75克,每亩秧田播种量10克,播种前用强氯精浸种;稀播培育壮秧。2.秧苗叶龄5.5叶左右移栽, 秧龄期30-35天;亩栽1.2万至1.5万穴,每蔸插2-3粒谷秧,每亩插基本苗6万以上;3.需肥水平中上,一般亩施纯氮12克,五氧化二磷6克、氧化钾6.5克,采取重施底肥,早施追肥,后期看苗补施穗肥的施肥方法。4.加强田间水分管理。前期浅水管理,后期不能断水过早,间隙灌溉湿润管理到成熟。5.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螟虫、褐飞虱等病虫害。

(三)荃两优069 (国审稻 20210116):  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在长江上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 155.5 天,比对照 F  498 晚熟 2.7 天。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两年分别为 3.8 3.2穗颈瘟损失率最高级 5 级,褐飞虱 9 级,中感稻瘟病,抽穗期耐热性较强,耐冷性较强,达到农业行业《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二级。建议: 1.适时播种。一般 3 月上旬至 4 月下旬播种。育秧移栽每亩大田用种量 1.0 千克左右,秧田用种 10.0 千克左右。2.及时移栽,合理密植。移栽秧龄 30 天左右,栽插株行距 16.5 厘米×26.4 厘米或 20.0 厘米×23.1 厘米,亩栽插 1.5 万穴左右、每穴插 2 粒谷苗、基本苗 8 万左右。3.科学施肥。施足基肥、早施分蘖肥,始穗前 5 天视田间实际生产情况酌施穗肥,每亩需纯氮 12 千克左右,氮、磷、钾比例 1 ∶0.5∶14.科学管水。深水返青,浅水分蘖。每亩总苗数达 16 万左右应及时排水晒田,抽穗期保持浅水层,灌浆结实期干湿交替,后期切忌断水过早。5.综合防治病虫害。病虫害防治要以防为主、防治结苗期重点防治稻飞虱、稻蓟马等虫害;大田根据当地植保情报注意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病虫害。

(四)大两优111(渝审稻20200001):中籼迟熟两系杂交水稻,全生育期154.5天,米质达到农业行业《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二等,中抗稻瘟病。建议:1.适宜我市海拔800米以下地区作一季中稻种植。2.渝西及沿江河谷地区3月上中旬播种,深丘及武陵山区3月下旬至4月初播种;3.每窝栽两粒谷苗,亩植1.21.5万窝。

(五)荃优丝苗(国审稻20180012):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在长江上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53.6天,比对照F4980.6天。株高108.3厘米。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两年分别为3.92.6,穗颈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褐飞虱7级;中感稻瘟病,感褐飞虱,抽穗期耐热性较强,耐冷性较弱。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2级、农业行业《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二级。建议:1.适期播种,培育壮秧:根据当地生态条件,适时早播,保证安全抽穗;稀播匀播,培育多蘖壮秧。2.适时移栽,合理密植:该品种分蘖较好,穴栽12粒种子苗,每亩插足基本苗683.科学施肥,提高群体质量:该品种具氮高效,不宜高肥,一般亩用纯氮13克左右,基肥:追肥为64,增施磷、钾肥。4.合理灌溉,适时防治病虫草害,抽穗期遇低温天气,适时灌水保温。

(六)创两优丰占(国审稻20190066):在长江上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51.8天,比对照F981.天。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两年分别为3.2.3,穗颈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褐飞虱9级,抽穗期耐热性7级,耐冷性1级;中感稻瘟病,高感褐飞虱,抽穗期耐热性较差,耐冷性强。达到农业行业《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二级。建议:1.适时播种,培育壮秧。根据当地温光资源,合理安排播栽期,每亩大田用种量1.千克左右,适施秧田肥,培育壮秧。2.及时移栽,合理密植。秧龄35天内为宜,提倡宽行窄株栽插,栽插株行距4×9寸或寸,每穴2粒谷苗。3.科学肥水管理。施肥做到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施肥做到前重、中控(适当控制氮肥用量)、后稳。一般每亩施4%含量复合肥25克,碳铵11克,移栽天内追施57.千克尿素,晒田复水后追施钾肥.510克,根据苗情酌施.53克尿素。亩苗数达到8万及时排水晒田,适时重晒,在成熟前5天断水。4.病虫防治。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稻飞虱、螟虫等病虫害。

(七)野香优莉丝(渝审稻20210012中籼迟熟三系杂交水稻。在亩栽秧1.21.5万窝的密度下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37160天,平均152.3天,比对照渝香2035.9天。米质达到农业行业《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二等。  建议:1.渝西及沿江河谷地区3月上中旬播种,深丘及武陵山区3月下旬至4月初播种;2.每窝栽两粒谷苗,亩植1.21.5万窝;3.注意防倒伏。

(八)川种优3877(国审稻20186048):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在长江上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51.9天,比对照F4981.9天。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两年分别为3.35.9,穗颈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褐飞虱9级;中感稻瘟病,高感褐飞虱,抽穗期耐热性中等,耐冷性中等。米质达到农业行业《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二级。建议:1.适时播种︰稀播匀播培育多蘖无病虫害壮秧,移栽前适时施送嫁肥、喷送嫁药。.合理密植:6叶龄左右移栽,每穴插双谷粒苗,亩基本苗67.合理施肥:施足底肥,移栽后早施追肥,氮、磷、钾肥的比例大致为1.00.50.;穗粒肥依苗情适施或不施,提倡施用水稻专用复合肥或复混肥,有条件最好施用农家肥。4.移栽后浅水促分蘖,够苗及时晒田,湿润壮胎,浅水杨花,后期干湿交替,切忌断水过早。5.病虫防治:根据植保预测,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病虫害,生产上要注意防治稻瘟病等病虫害。

(九)晶两优534(国审稻2016605、国审稻20190033):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全生育期157.9天,比对照F4983.7天。长江中下游作中稻种植。建议:1.根据当地生态条件,适时播种,培育多蘖壮秧。每亩大田用种量0.75克,每亩秧田播种量10克。2.秧龄30天或秧苗叶龄5-6叶移栽,插植规格20厘米×26厘米,每蔸插2粒谷秧,每亩插基本苗6万以上。3.需肥水平中等,一般亩施纯氮12克,五氧化二磷6克、氧化钾6.5克,采取重施底肥,早施追肥,后期看苗补施穗肥的施肥方法。4.移栽后深水活蔸,分蘖期浅水促蘖,当总苗数达到24万左右,及时落水晒田,孕穗期至抽穗期保持田面有浅水,灌浆期干干湿湿壮籽,后期不能断水过早,以防早衰和影响米质。5.坚持强氯精浸种,预防恶苗病等种子带菌病害的发生。大田期根据病虫预报,及时施药防治稻螟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等病虫害。

(十)神农优228(国审稻20180013、渝审稻20170006):中籼迟熟三系杂交水稻。在亩栽秧1.21.5万窝的密度下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46168天,平均154.1天,比对照8381.0天,与对照渝香203相当。建议:1.渝西及沿江河谷地区3月上中旬播种,深丘及武陵山区3月下旬至4月初播种;2.每穴栽两粒谷苗,亩植1.21.5万窝; 3.采用重底早追、配方施肥。中等肥力田亩施纯氮10克、五氧化二磷6克、氧化钾8克。4.种子应进行包衣处理。5.综合防治病虫害。按当地植保部门的预测预报及时防治稻飞虱、一代和二代螟虫。在抽穗前10天左右防治一次纹枯病。稻瘟病常发区在破口期防治一次稻瘟病。

(十一)泰优5187(国审稻20200077: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在长江上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53.5天,比对照F498晚熟3天。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两年分别为4.6,穗颈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褐飞虱9级,中感稻瘟病,高感褐飞虱,抽穗期耐热性较强,耐冷性较强。米质达到农业行业《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二级。建议:1.根据当地生态条件,适时播种,培育多蘖壮秧。每亩大田用种量0.75克,每亩秧田播种量10克。2.秧龄30天或秧苗叶龄56叶移栽,插植规格20厘米×26.6厘米,每蔸插2粒谷秧,每亩插基本苗6万以上。3.需肥水平中等,一般亩施纯氮12克,五氧化二磷6克、氧化钾6.5克,采取重施底肥,早施追肥,后期看苗补施穗肥的施肥方法。4.移栽后深水活蔸,分蘖期浅水促蘖,当总苗数达到15万左右,及时落水晒田,孕穗期至抽穗期保持田面有浅水,灌浆期干干湿湿壮籽,后期不能断水过早,以防早衰和影响米质。5.坚持强氯精浸种,预防恶苗病等种子带菌病害的发生。秧田期抓好稻飞虱防治以预防南方黑条矮缩病;大田期根据病虫预报,及时施药防治稻螟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南方黑条矮缩病、稻曲病等病虫害。

(十二)晶两优1206(国审稻20180008):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在长江上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55.1天,比对照F4982.2,抗稻瘟病,中感纹枯病,高感稻曲病,耐冷性为中间型,米质达到农业行业《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二级。建议:1.根据当地生态条件,适时早播,大田亩用种量1.0克,秧田亩播种量810克,稀播匀播,培育多蘖壮秧。2.水育秧秧龄3040天,栽插规格20厘米×26厘米,亩栽1.25万穴,每穴插2粒谷,每亩插足基本苗6万以上。3.需肥水平中等,采取重施底肥,及时追施分蘖肥,后期看苗补施穗肥的施肥方法。一般亩施纯氮1112克,氮、磷、钾用量比例为1∶0.5∶0.7,重施底肥(氮肥70%作底肥,30%作追肥),早施分蘖肥,忌后期偏施氮肥。移栽后深水活蔸,分蘖期浅水促蘖,够苗及时落水晒田,孕穗期至抽穗期保持田面有浅水,灌浆期干干湿湿壮籽,忌断水过早,以防早衰和影响米质。4.坚持强氯精浸种。根据病虫预报,及时施药防治螟虫、稻飞虱、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等病虫害。稻瘟病重发区注意防治稻瘟病。

(十三)恒丰优珍丝苗(渝审稻20190012):该品种属中籼迟熟三系杂交水稻。在亩栽秧1.1.5万窝的密度下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4216天,平均10.天,比对照渝香23.5天。株型松散适中,分蘖力强。穗长22.6厘米,亩有效穗7.万,穗平着粒数14.粒,结实率变幅8.096.9%,平均结实率0.%。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2,抗性病级级,抗性评价中抗,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3级。建议:1.适宜重庆市海拔80米以下地区作一季中稻种植,渝西及沿江河谷地区月上中旬播种,深丘及武陵山区月下旬至4月初播种;2.每窝栽两粒谷苗,亩植1.2.5万窝。

二、杂交玉米主导品种

(一)中单808(渝引玉2009001):中熟杂交玉米,出苗至成熟平均126.3天,中抗大斑病、小斑病和纹枯病,感丝黑穗病和玉米螟,高感茎腐病。建议:1.适宜在我市海拔900米以下地区种植,合川区慎用;2.3月份播种育苗为宜,亩植密度3000株左右;3.生产上注意防治丝黑穗病,茎腐病高发区慎用。

(二)辽禾308(渝审玉20190005):中熟杂交玉米,在区试3000/亩密度下,出苗至成熟平均122天,中抗大斑病、纹枯病、茎腐病和穗腐病,感小斑病。建议:1.适宜我市海拔800米以下地区种植。2.三月上中旬播种育苗为宜,亩植密度3000株左右。

辽禾308(国审玉20200435、国审玉20200435):西南春玉米(中低海拔)组出苗至成熟120.5天,感大斑病,感灰斑病,中抗茎腐病,感穗腐病,抗小斑病,感纹枯病,感南方锈病。建议:1.适宜我市海拔800米及以下的丘陵、平坝、低山地区种植。2.三月上旬至4月中旬播种育苗为宜,亩种植密度3000株左右,重施底肥和攻苞肥。

(三)华试919(渝审玉20170001):中熟杂交玉米,在区试3000/亩密度下,出苗至成熟平均118天,中抗穗腐病、茎腐病和丝黑穗病,感大斑病、小斑病和纹枯病。建议:1.适宜在我市海拔700米以下地区种植。2.三月上中旬播种育苗为宜,亩植密度3000株左右,注意防治纹枯病。

(四)金园15(国审玉20190329):出苗至成熟116天,比对照渝单8号早熟2天,株型半紧凑,株高292厘米,穗位高113厘米,成株叶片数19片。果穗筒形,穗轴红,籽粒黄色、马齿,中抗丝黑穗病、茎腐病,感大斑病、、穗腐病、小斑病、纹枯病。建议:3月下旬至4月初播种育苗为宜;选择中上等肥力地块,每亩种植密度3300~4000株;施足农家肥,追肥一般施用尿素20克;注意防治灰斑病。

(五)大爱12(渝审玉20200002):中熟杂交玉米,在区试3000/亩密度下,出苗至成熟98132天,平均118天,比对照短3天,中抗大斑病和纹枯病,感小斑病、茎腐病和穗腐病。建议:1.三月上中旬播种育苗为宜,亩植密度3000株左右。2.注意防治茎腐病和穗腐病。

(六)渝单32号(渝审玉2011012):中熟杂交玉米,在区试3000/亩密度下,出苗至成熟平均138.9天,抗茎腐病和玉米螟,中抗大斑病、小斑病、纹枯病,感丝黑穗病。建议:1.我市海拔700米以上地区种植,巫山和梁平县慎用。2.三月中下旬播种育苗为宜,亩植密度3000株左右,注意防治丝黑穗病。

(七)正大999(渝引玉2005005):中熟杂交玉米,播种至成熟平均135天,抗纹枯病,中抗大小斑病、茎腐病、玉米螟,感丝黑穗病。建议:1.适宜我市海拔900米以下地区作粮饲玉米推广种植。2.适宜中等肥力以上的土壤种植,重庆市平坝、浅丘地区一般3月上、中旬播种,深丘、中低山区3月下旬、4月上旬播种。3.育苗移栽,培育壮苗;合理密植,以发挥群体增产潜力,一般亩植2800株以内,肥水条件差的地方宜稀。4.重施以有机肥为主的底肥,早施提苗肥,轻施拔节肥,重施攻苞肥。5.加强田间管理,麦收后及时上厢施肥。6.在丝黑穗病重发区注意防治,适时收获。

(八)新中玉801(渝备玉2017005):该品种属中熟杂交玉米,在适应性试验3000/亩密度下,出苗至成熟平均130.6天,与对照渝单8号相当。建议:1.宜春播,采用营养块育苗移栽,单株定植,每亩种植密度28003200株左右。播种前要犁耙好地,使土壤酥松、平整。2.施足底肥,每亩施用1000克农家肥和30克玉米专用复合肥。5叶时进行第一次中耕,结合每亩施尿素8克。小喇叭口时进行中耕、培土,结合每亩施尿素20克。3.注意防治纹枯病和茎腐病,苗期防治地老虎,大喇叭口期防治玉米螟。

(九)先玉1171(渝审玉20170006):中熟杂交玉米,在区试3000/亩密度下,出苗至成熟平均119天,抗穗腐病,中抗小斑病、纹枯病和丝黑穗病,感大斑病,高感茎腐病。建议:1.适宜在我市海拔700米以下地区种植。2.三月上中旬播种育苗为宜,亩植密度3000株左右,注意防治茎腐病。

(十)劲单9号(渝审玉20200031):属中熟杂交玉米,在区试3000/亩密度下,出苗至成熟111136天,平均124天,比对照短2天;抗小斑病,中抗大斑病和穗腐病,感纹枯病和茎腐病。建议:1.三月下旬至4月初播种育苗为宜,亩植密度3000株左右。2.注意防治纹枯病和茎腐病。

(十一)田甜糯399(渝审玉20180015):该品种属中熟杂交甜糯类型玉米。在区试3200/亩密度下,出苗至鲜穗采收79116天,平均97天,与对照渝糯7号相当。籽粒粗蛋白含量12.28%,粗脂肪含量6.04%,粗淀粉含量67.90%,支链淀粉占粗淀粉含量99.59%,达到部颁糯玉米(NY/T524-2002)标准,达到部颁鲜食糯玉米二级标准。中抗纹枯病。建议:春播以3月上中旬播种育苗为宜,亩植密度3200株左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便民地图
公开信箱
智能问答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主办: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ICP备案:渝ICP备07006009号-1 网站标识码:5001180002 渝公网安备50011802010123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