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永川区生态环境局关于区政协十六届五次会议第165-366号提案的复函

日期:2025-04-30

重庆市永川区生态环境

关于区政协十六届五次会议第165-366

提案的复函

贺婷婷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深化农业废物资源化利用的建议》(第165—366号)收悉,经与区农业农村委、区供销社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根据农业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环境保护部、科学技术部六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试点的方案》,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是农村环境治理的重要内容。永川区启动“无废城市”建设以来,以“无废乡村”建设为抓手,积极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源头减量,补齐农村固体废物治理短板,推动城乡共治共享推动形成绿色发展、绿色生产及生活方式的乡村。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打开新思路,借鉴新技术。一是打开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思路,找到更多利用途径。区农委邀请农业技术专家,联合市农委、区人大、区政协相关领导多次深入区内农业废弃物利用企业,现场开展农业废弃物利用技术调研工作,结合辖区种粮大户多、食用菌生产企业多的现状,形成了适合永川本地资源化利用的方案。二是学习借鉴新技术,提升专业水平。区供销合作社每年组织农膜资源利用相关专题培训2次,基层供销社经理、回收加工企业及回收网点等从业人员参加学习200余人次,进一步提升我区废弃农膜回收利用精细化管理水平,学习其他区县的优秀案例及相关企业先进的废弃农膜加工处理技术,不断提升从业人员专业化水平。

(二)利用市场机制,大力引进科技企业。一是积极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农业废弃物社会化利用。持续引导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截至2024年,累计扶持秸秆肥料加工收储企业5家,秸秆基料化利用收储企业7家,培育秸秆收储经纪人10个,建设秸秆收储点15个。同时鼓励和带动社会参与,如重庆稀硒生态农业公司,在青峰镇自主投资800多万元,研发设计一条青贮复合饲料生产线,年利用农作物秸秆10万吨以上,建成了秸秆收运处置社会化体系。基本构建起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化利用体系。二是利用公开招标方式,提升全区农膜回收利用率。区供销合作社通过公开招标确定废弃农膜加工企业,运用企业专业的规划指导及回收设备,高效开展回收工作。指导企业对回收的废弃农膜进行专业加工处理,通过先进技术将其转化为再生塑料制品或其他高附加值产品。2022年回收废弃农膜305.21吨、肥料包装物69.13吨,废弃农膜回收率89%2023年回收废弃农膜309.12吨、肥料包装物81.36吨,废弃农膜回收率98.71%2024年回收废弃农膜286.7吨、肥料包装物67.68吨,废弃农膜回收率97.86%

(三)强化政策扶持,加快资金投入。一是积极争取资金支持,加快项目落地实施。2019年以来,我区累计争取财政资金4250余万元,扶持五间镇利用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尿生产有机肥项目1个,建有机肥生产厂1座,年产有机肥6000吨以上;扶持建设农业废弃物处理及有机肥料加工厂1座,利用沼渣及畜禽粪便年加工粉状有机肥1万吨以上;规范建立贮存转运中心1个,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达60%以上;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区推进,完成了全区297个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建设资源化利用设施并投入使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保持在90%以上,并建成了3家养殖场沼气工程高值安全利用示范点。2022-2023年通过利用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建设项目,支持农户秸秆粉碎翻压还田(还土)面积5万余亩,扶持一批收储运企业。2024年,我区再争取资金140万元,针对秸秆还田机械配置、收储体系建设、肥料化利用、食用菌特色产业发展等方面予以支持和引导促进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利用率达到92%以上。二是不断完善农村废旧农膜收运网点体系。完善“村、镇(街道)回收转运—区集中分拣贮运—区域性加工”的废旧农膜有偿回收利用体系,回收企业与回收网点签订委托协议书,实行农膜回收最低保护价收购,督促指导回收企业和网点对废弃农膜、肥料包装物一律实行开收据、建台账,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交易数据可溯源。加强回收网点管理,对回收的废弃农膜和肥料包装物要除去杂质、分类堆放。同时,区供销合作社不断完善废弃农膜回收网络,在镇、村增设回收点,方便农户交售废弃农膜,截至2024年累计建成村级废弃农膜回收网点188个。

(四)加大宣传教育,开展“无废乡村”建设。一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2022年至今,我区已成功建设无废乡村”11个。联合23个乡镇街道开展无废城市建设进社区、进农村宣传活动10余次;开展无废城市培训3次,区级部门和镇街培训人员达到200余人次。拍摄“无废乡村”“无废茶园”专题报道1次,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浏览量达到3000余次。二是利用春耕时节,多渠道开展宣传。与各镇街、村社区多渠道多形式同步开展宣传活动,发放环保袋、废弃农膜回收利用等宣传单,增强了广大农民群众对农膜、秸秆焚烧、畜禽粪肥污染危害性的认识,全面推广“无废乡村”理念培养农民自觉养成良好习惯。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加大秸秆禁烧巡查力度。继续加强巡查通报,实现所有镇街、村社全覆盖、无死角,推广秸秆高值化利用,通过推进科学还田和离田利用,将其变废为宝。

(二)优化回收网络。继续完善废弃农膜等农业废弃物有偿回收利用体系,为农户和各类农业经营主体交售提供便利条件,逐步建立企业带动、农民参与、政府监管、市场化推进的体系。

(三)积极争取政策、资金和技术支持。积极争取上级政策、资金支持,建立健全市场机制,推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产业链上下游的衔接和协同发展。继续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提升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

(四)强化环保意识宣传。过在线上线下继续开展农业废收回利用宣传活动,大力宣传农业废对农业农村面源的污染危害,提升环保意识,切实改变农户农业废随意弃置、掩埋或焚烧等不良习惯。

此复函已经赵亚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通过填写回执及时反馈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永川区生态环境局    

2025416      

人:陈刚

联系电话:023-49584705

邮政编码:402160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便民地图
公开信箱
智能问答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主办: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ICP备案:渝ICP备07006009号-1 网站标识码:5001180002 渝公网安备50011802010123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