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500383009336571W/2025-00054 发文字号: 永农委发〔2025〕179号
发布机构: 永川区农业农村委 成文日期: 2025-09-05 发布日期: 2025-09-05
标题: 重庆市永川区农业农村委员会关于下达数字乡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任务的通知
主题分类: 农业、畜牧业、渔业 有效性:
索引号: 11500383009336571W/2025-00054
发文字号: 永农委发〔2025〕179号
发布机构: 永川区农业农村委
成文日期: 2025-09-05
发布日期: 2025-09-05
标题: 重庆市永川区农业农村委员会关于下达数字乡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任务的通知
主题分类: 农业、畜牧业、渔业
有效性:

永农委发〔2025179

重庆市永川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关于下达数字乡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任务的通知

仙龙镇太平桥村股份经济联合社、仙龙镇双星村股份经济联合社

根据《关于开展数字乡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永农委发〔2025146 号)文件的精神和相关要求,为高质量做好我区数字乡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工作,高效规范使用财政奖补资金,经研究,同意你两个单位实施数字乡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任务,项目资金来源为2025年农产品综合供应链体系建设项目资金,补助资金为225万元,现将建设任务下达给你们,并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任务

由仙龙镇太平桥村股份经济联合社实施太平桥村数字养蚕工厂项目,补助资金为67.5万元,由仙龙镇双星村股份经济联合社实施仙龙镇智慧农业示范区项目,补助资金为157.37万元。项目建设地点、总投资、使用财政资金额度和主要建设内容等详见附件实施方案。

二、工作要求

(一)切实加强项目监管

1.严格按照实施方案开展建设。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变更项目建设地点、建设内容。按时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区农业农村委将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实地指导、督导,检查项目进展情况。

2.严格做好工程建设质量管理。项目建设由仙龙镇太平桥村股份经济联合社、仙龙镇双星村股份经济联合社自主实施并承担安全和管护责任,确定有相关建设资质的施工单位开展工程建设,聘请有资质监理全程做好质量监控,特别是要加强对隐蔽工程的监督检查,完善各环节的项目管理资料,确保工程建设内容的完整性、工程质量符合设计标准。

(二)严把工程验收关

项目竣工后要开展决算审计,自查验收合格后提请区农业农村委验收。项目验收合格后,方可拨付项目资金。

(三)强化项目资金管理

按照《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办法》(财农〔202481号)、《重庆市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办法》(渝财农〔20247号)要求,加强资金使用管理。要严格按照项目实施方案的建设内容、补助环节使用资金,有其他资金拼盘建设的,要坚持各建各的内容,不得抵换和重复验收,自筹资金必须到位。项目要建立规范的项目建设财务凭证档案,项目资金支出一律开具正式发票(自建工程的人工工资部分可以造人工工资表发放)。

附件:1.重庆市永川区数字乡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汇总表

2-1.重庆市永川区太平桥村数字养蚕工厂项目实施方案

2-2.重庆市永川区仙龙镇智慧农业示范区项目实施方案

重庆市永川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202594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1

重庆市永川区数字乡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汇总表

序号

项目主管部门

项目

名称

项目实施单位

投资

总额

补助

金额

建设地点

建设内容

财政资金支持环节及补助标准

绩效目标

备注

1

永川区农业农村委

太平桥村数字养蚕工厂项目

重庆市永川区仙龙镇太平桥村股份经济联合社

67.5

67.5

仙龙镇太平桥村

在原有养蚕工厂的基础上继续深化养蚕的数字化,数字养蚕工厂主要包括养蚕状态抓拍系统、工厂环境感知系统。并开发一套养蚕数字孪生管理平台,通过标准化数据通讯协议,对接已有传感器及设施设备,实现养蚕全要素、全环节、全过程的智能化管控。

市级项目资金主要用于数字养蚕工厂的建设,包含数字建模、养蚕数字孪生管理系统、养蚕状态抓拍系统、自动养蚕杀菌系统、工厂环境感知系统、服务器、软件测评、机柜等。

1.经济效益:构建数字养蚕工厂,在养殖管理、标准化生产等方面有效提升,同时蚕病害预防水平提高50%,保障蚕的产量及品质;通过数字化+品牌化提高蚕的附加值与溢价,有效降低人工3人,实现养殖业主增收。

2.社会效益:实现蚕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从业人员与村民的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培养数字化养蚕人才2名。

2

永川区农业农村委

仙龙镇智慧农业示范区项目

重庆市永川区仙龙镇双星村股份经济联合社

157.37

157.37

仙龙镇双星村

包括温室控制系统、原有室外监控系统改造,购置温室传感器、土壤传感器、温室监控以及灌溉设施;搭建仙龙镇智慧农业示范区农业管理平台将现有智慧农业进行统一的管理。

市级项目资金用于仙龙镇智慧农业示范区的建设,包括温室控制系统、原有室外监控系统改造,购置温室传感器、土壤传感器、温室监控以及灌溉设施;搭建仙龙镇智慧农业示范区农业管理平台将现有智慧农业进行统一的管理。

1.经济效益:通过精准管理技术增加产量和收入,作物产量提升10%20%,精准播种技术使产幅提升18%30%化肥使用量下降31%,灌溉水利用率提高30%50%

2.社会效益:催生农业数据分析师、智能设备维护员等新兴职业,带动新的技术岗位需求。智慧农业平台整合农技指导、金融保险等服务,降低农民经营风险。


附件2-1

重庆市永川区数字乡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实施方案

项目名称:太平桥村数字养蚕工厂项目

     项目实施单位:重庆市永川区仙龙镇太平桥村股份经济联合社

通讯地址:重庆市永川区仙龙镇太平桥村村委会

邮政编码:402188

联系人:马其海             职务/职称:理事长

办公电话:023-49567006     手机:15023220989

     项目主管部门:永川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联系人:张华春     职务/职称:科长

办公电话:023-49850680     手机:13512342226

填制日期:2025730

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制


一、项目现状

仙龙镇位于永川区西南部,与四川省泸州市接壤,距永川26公里,泸州40公里,地处泸永江融合发展示范区核心区,幅员面积89.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96206亩,占土地总面积的71.66%,是永川重要的粮油作物产区。镇辖12个行政村和2个社区,总人口5万余人,其中农业人口占比98.7%202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52亿元,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6834元。交通便利,永泸公路、江泸北线、渝昆高铁穿境而过。获批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国家卫生镇”“重庆市乡村振兴示范镇”“重庆市乡村治理示范乡镇”“重庆市健康乡镇”“市级农业科技示范基地

(一)农业基础牢固

全域推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5.6万亩,建设耕作道24万米,建设灌溉管网14万米,累计建成提灌站54座,修建山坪塘900余口,修建蓄水池64口。建成西南地区首个智能化育秧基地;建成数字稻香小镇基地,助力永川参加首届智慧农业博览会,作为全国唯一一个省(市)级以下参展单位。覆盖核心区2400亩稻田,通过智能感知-智能诊断-智能决策实现稻田全天候、数字化、自动化管理。

(二)产业优势明显

仙龙镇是永川区重要的粮油作物产区,境内有年产能15万吨的大米精加工企业1家;建成稻渔综合种养基地6000亩,成功实现一亩田、百斤渔、千斤稻、万元钱的致富目标;建成全市首个现代蚕桑产业基地,占地面积700亩,配套10000亩原料保障基地,收获管理新型桑园、3000平方米全自动化现代家蚕养殖工厂,全年实现总产值约8000余万元;作为永川区柑橘主产区,持续提升万亩柑橘品质,现有柑橘面积9680亩,仙龙镇申报的永川柑橘入选全市地理标志;是永川区重要的油料作物产区,连片打造一万亩油菜基地,全镇共播种油菜面积16860亩,年产量达2545吨,连续三年成功举办仙龙油菜花节;稻鱼米、仙龙鱼、竹荪食用菌、柑橘、红薯等5仙乡龙品特色产品被认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

(三)农业服务专业

在全区率先开展党建引领农机社会化服务整镇试点,成立先农农机专业合作社,配套农机80余台套,培育农机能手306人次,在实现镇域4.8万亩农田农事全过程服务能力的基础上,向外输出农机服务6000亩,助推村集体经济组织实现经营性收入120余万元,带动1000余户股民分红。

(四)养蚕工厂

养蚕工厂占地约4000平方,目前工厂具备无人化的条件,设备控制也做到了集中管理,但是还存在设备状态不清晰,流程不直观等痛点,并且对于家蚕的生长状态评估不方便,对蚕房环境监控不到位等情况。桑树种植基地600亩,并且桑树种植基地无任何智能化监测设备。

1养蚕工厂现状

二、项目任务计划

(一)项目背景

党的二十大作出了到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要用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智慧农业”“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改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十四五数字农业建设规划》要求到2025年,全国数字农业建设要取得重要进展,要基本建立农业农村大数据体系,信息技术创新与应用能力明显提高,信息技术与农业产业融合加快,支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智慧农业已成为推动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抓手,智慧农业发展的广度深度决定了农业现代化的后劲速度。

《重庆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中指出,要紧盯农业农村现代化,突破丘陵山地农机作业环境感知、作业工况智能控制、作业流程智慧决策等关键技术,集成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高新技术,开展主要农作物、畜禽水产、林果花草,以及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加工机械化智能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创制高端智能、轻简高效、易通达的丘陵山地农机装备和农业机器人,建设现代牧场、无人农场、数字乡村等山地特色效益智慧农业应用场景,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

智慧农业是以信息和知识为核心要素,通过将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深度融合,实现农业信息感知、定量决策、智能控制、精准投入、个性化服务的全新的农业生产方式,是农业信息化发展从数字化到网络化再到智能化的高级阶段。数字农业作为智慧农业的重要基础,是近些年来农业技术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方向当前,以物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数字农业产业发展和质量提升的关键环节。数字农业可以使信息技术与农业各个环节实现有效融合,对改造传统农业、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二)建设地点及规模

1.建设地点

重庆市永川区仙龙镇太平桥村。

2.建设规模

建设数字养蚕工厂1

(三)项目内容

本项目建设内容主要是在原有养蚕工厂的基础上继续深化养蚕的数字化,数字养蚕工厂主要包括养蚕状态抓拍系统、工厂环境感知系统。并开发一套养蚕数字孪生管理平台,通过标准化数据通讯协议,对接已有传感器及设施设备,实现养蚕全要素、全环节、全过程的智能化管控。

2 项目建设内容架构图

1.养蚕工厂数字化

养蚕工厂的数字化主要围绕着养蚕数字孪生管理平台展开,主要包括养蚕数字孪生管理平台、监控系统、蚕房环境监测系统、厂区能耗系统。

1)养蚕数字孪生管理平台

通过数字化的手段对养蚕全流程进行展示,主要包括桑叶种植和养蚕工艺两大类。

3 系统架构图

首页

通过倾斜摄影+3D建模的方式展示桑叶种植基地概况、养蚕工厂全貌、设备分布情况以及养蚕整个工艺流程。

另外通过对养蚕工厂以及配套设备的建模,展示养蚕整个流程工艺、各个设备的运行状态以及位置信息等。整个工艺主要包括饲料加工与熟化、智能喂养、成蚕出茧、清洗工艺。

4 首页示意图

饲料加工与熟化

饲料加工与熟化主要包含了桑树处理、原料储藏、混合搅拌、饲料熟化、饲料存储五大工艺。通过对各个工艺设备的建模,实现对各个环节的实时监控,同时对接以往数据,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并且可以远程控制。与此同时对饲料加工数据进行采集、评估、展示。

5 饲料加工与熟化示意图

智能喂养

智能投喂主要包含了智能投料设备、蚕房管理以及连接两个部分的AGV运输系统。通过3D建模的方式以及对数据的对接对我们投喂设备监控以及投喂任务的下发。并且能够实时展示AGV的位置信息以及状态信息。

另外通过加装摄像头,对经过的蚕盒进行照片采集并传回控制室存储,方便技术人员对蚕的生长状态进行评估。除此之外,增加环境传感器,对蚕房温湿度、二氧化碳、氧气、氨气等关键环境参数进行监控,并在数据异常的时候进行报警,方便生产人员进行相应的处理。

6 AGV位置以及设备状态展示示意图

成蚕出茧

以流程图+摄像头的方式展示出茧的全过程。主要包括转运、摘茧、装箱。该过程全部为人工。

清洗工艺

运输机器人将待清洗的蚕盒运输至清洗系统,清洗系统将堆叠的蚕盒逐个分开并传输至清洗装置内,清洗装置通过真空吸附清理蚕盒内部的食物残渣/蚕沙,同时利用清洁刷对盒底进行清洗,最后将清洗完毕后的蚕盒逐个堆叠,后由运输机器人运输至指定位置。通过建模的方式对整个清洗过程进行全程的记录,并对清洗效率进行评估展示。

7 清洗工艺示意图

后台管理系统

后台管理系统主要针对软件数据更新以及维护,主要包括用户管理模块、生产管理、设备管理、质量控制、数据分析与决策、报警模块、报表统计、任务调度与控制、接口模块以及系统安全与日志模块。

8后台管理系统示意图

2)养蚕状态抓拍系统

通过超高清全景摄像仪定点采集蚕盒经过时的照片,随后又传回中央控制系统,方便技术员对家蚕养殖状态进行评估。

3)自动养蚕杀菌系统

购置自动养蚕杀菌系统,养蚕杀菌系统通过物理、化学及智能化手段,全面控制病原微生物的传播,优化养殖环境,从而降低蚕病发生率,保障蚕体健康和高产。其核心在于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结合传统消毒技术与现代智能装备,实现养蚕业的可持续发展。

4)环境监测系统

新建环境监测采集系统,实现对温室环境数据的采集。通过对采集数据分析,可以实现合理地开启和关闭相关设备,能够有效地做到节能减排效果,降低运营费用。

9 环境温湿度

(四)建设进度

本项目建设期限为半年,自项目批复之日起计算。

(五)项目推进及管理措施

1.明确任务分工。制定详细的项目实施内容清单和任务目标清单,通过建立任务清单制度,公司负责项目的实施方案,每个任务分别落实具体负责人员,层层压实责任,确保项目有序推进,目标如期完成;

2.实行定期通报制度。实行一月一通报、一季度一总结的通报制度,由项目责任人具体负责项目精度信息收集和反馈;

3.建立项目重要节点推进机制。根据项目推进计划,制定并公布项目重要节点工作计划,定时限、定标准、定任务,建立台账,分类完成;

4.奖励项目联席会议制度。与相关领域专家定期召开项目协调会议,通报项目建设推进情况,协调解决技术、人员问题。

(六)项目绩效目标

1.经济效益

1)本项目构建数字养蚕工厂,围绕数字化、智能化,为后续蚕产业发展规划提供有效支撑。同时可在养殖管理、标准化生产等方面,蚕病害预防水平提高50%,进而保障蚕的产量及品质。

2)在保障品质的基础上,后续可通过数字化+品牌化提高蚕的附加值与溢价,切实为养殖业主增收,有效降低人工3人。

2.社会效益

深入实施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行动,构建覆盖全民、城乡融合的数字素养培育体系既是中央和重庆市的政策要求,也是老百姓的迫切需求。通过数字养蚕工厂项目建设,以蚕产业实际需求与增产增收为切入点,可以实现蚕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从业人员与村民的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可培养数字化养蚕人才2名。

七)其他

无。

三、资金投入概算

(一)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本项目初步估算投资67.5万元,资金全部来源于市级财政资金。

(二)资金具体用途和投资标准

1 项目投资估算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功能

规格/参数

工程量

单位

单价(元)

总价(万元)

数字养蚕工厂

45

67.50

1

数字建模

对整个厂区以及内部的设备进行三维建模

1

60000

6.00

2

养蚕数字孪生管理系统

场景模型操作

支持在总览场景中对工厂模型进行平移、缩放、旋转等操作,为生产管理提供可视化支持

1

30000

3.00

3

AGV动画

AGV支持按照既定路径进行运动

1

30000

3.00

4

设备模型操作

支持在总览场景中对设备模型进行平移、缩放、旋转等操作,为生产管理提供可视化支持

1

20000

2.00

5

区域分布

支持在工厂场景模型上展示区域的分布情况

1

30000

3.00

6

区域标识显隐

支持对区域标识进行显隐控制

1

30000

3.00

7

设备分布

支持在工厂场景模型上展示设备的分布情况

1

30000

3.00

8

设备标识显隐

支持对设备标识进行显隐控制

1

5000

0.50

9

摄像头分布

支持在工厂场景模型上展示摄像头的分布情况

1

5000

0.50

10

摄像头标识显隐

支持对摄像头标识进行显隐控制

1

5000

0.50

11

监控视频播放

支持点击摄像头点位图标查看监控视频画面

1

10000

1.00

12

音量控制

支持控制视频监控的音量

1

3000

0.30

13

全屏播放

支持全屏播放监控视频

1

5000

0.50

14

播放速度控制

支持控制视频按照0.250.50.7511.251.51.752等倍数进行播放

1

5000

0.50

15

下载

支持下载监控视频

1

5000

0.50

16

画中画

支持以画中画模式播放

1

5000

0.50

17

环境传感器分布

支持在工厂场景模型上展示传感器的分布情况

1

8000

0.80

18

环境传感器标识显隐

支持对传感器标识进行显隐控制

1

8000

0.80

19

实时监测

支持点击传感器点位图标查看实时监测数据

1

8000

0.80

20

初始显隐控制

支持在初始载入时,默认显示区域标识、设备标识、摄像头,隐藏传感器标识

1

5000

0.50

21

销售量统计

支持统计、展示养蚕工厂的销售量

1

3000

0.30

22

销售额统计

支持统计、展示养蚕工厂的销售额

1

3000

0.30

23

增长率统计

支持统计、展示养蚕工厂的增长率

1

3000

0.30

24

蚕房筛选

支持筛选蚕房,展示所选中的目标蚕房的环境感知数据

1

8000

0.80

25

环控状态

支持展示各蚕房传感器的连接状态、运行状态及各运行模式的开闭状态

1

15000

1.50

26

蚕房环境

支持展示各蚕房环境传感器监控到的实时环境数据,包括CO₂NH₃SO₂O₂等气体的浓度实时监测值及温湿度的实时监测值

1

20000

2.00

27

报警统计

支持按今日、近7日及累计等维度,对环境监测要素的报警次数进行统计

1

15000

1.50

28

设备数量统计

支持统计设备的总数、类型

1

5000

0.50

29

设备状态

支持统计各类型设备处于在线、停止、故障等状态的数量

1

10000

1.00

30

用水分析

支持统计近7日的用水量

1

8000

0.80

31

用电分析

支持统计近7日的用电量

1

8000

0.80

32

用气分析

支持统计近7日的用气量

1

8000

0.80

33

工艺流程总览

展示数字养蚕工厂的工艺流程,包括筛选、饲料加工、饲料熟化、饲料储存、运输、喂养、出茧、清洗等

1

20000

2.00

34

流程环节展示

支持对筛选、饲料加工、饲料熟化、饲料储存、运输、喂养、出茧、清洗等各环节涉及的设备,进行数量、类型及运行状态等维度的统计与展示

1

10000

1.00

35

回到默认视角

支持回到总览默认视角

1

2000

0.20

36

设备单体可视

支持对桑叶处理机、饲料机、熟化机、热水冷却设备、AGV、喂料机、拆垛机、清洗机的单体设备进行呈现

1

5000

0.50

37

查看视角控制

支持对设备的查看视角进行切换,包括俯视图、仰视图、左视图、右视图、前视图、后视图等视角

1

5000

0.50

38

设备参数展示

支持查看各设备的参数信息

1

5000

0.50

39

养蚕状态抓拍系统

智能投料线上安装高清摄像头2套,当蚕盒经过时采集照片,传回中央控制系统。
相机(2000万):
1.最高分辨率5472*3648
2.动态范围:65.5dB
3.信噪比:41.5dB
控制器
1.处理器:inter N97
2.内存:8G
3.存储:128Gb
4.图形处理器:有
5.支持视频输出

2

10000

2.00

40

自动养蚕杀菌系统

采用脉冲强光冷杀技术,杀灭流水线养蚕盒中的细菌、真菌等病原微生物,配合养蚕状态抓拍系统,实时采集蚕盒信息。关键参数如下:
1.触屏功能
2.闪光频率112Hz可调
3.输入电压220VAC
4.光功率45J
5.照射范围8085cm
6.尺寸规格120cm X 85cm X 100cm
高度可调范围10cm

1

60000

6.00

41

工厂环境感知系统

1.工作电压:DC9V~DC36V(纹波不超过200mv),可定制成DC5V
2.工作环境:工作温度0~50℃工作湿度:15%RH-90RH(无凝结)
3.通讯方式:默认为ModBus-RTU RS485(有Wi-FiLORA或者BLE通信方式可选)
4.CO2分辨率:1ppm、测量范围:400~5000ppm、精度:±50ppm
5.NH3分辨率:0.1PPM、测量范围:0-1000PPM、精度:±5%
6.SO2分辨率:0.1PPM、测量范围:0-100PPM、精度:±3%
7.O2分辨率:0.1%VOL、测量范围:0%30%VOL、精度:±3%FS
8.温度 分辨率:0.1℃、测量范围:0~80℃、精度:±0.5℃
9.湿度 分辨率:0.1%、测量范围:0%100%RH、精度:±3%RH

1

45000

4.50

42

服务器

1.外型:2U机架式服务器;
2.处理器:配置1Intel Xeon  4214(2.2GHz/12/16.5MB/85W)CPU模块
3.内存:配置64GB 2933MHz DDR4内存,最大支持≥24个内存插槽;配置16GB 2933MHz DDR4内存,最大支持≥24个内存插槽
4.硬盘:配置21.2T硬盘
5.RAID:配置H460阵列卡,支持RAID 0/1/10
6.网卡:配置4个千兆以太网电
7.电源:配置2550w热插拔交流电源模块,支持1+1冗余。

1

40000

4.00

43

软件测评

1.软件第三方评测服务。

1

40000

4.00

44

机柜

1.24U

1

10000

1.00

合计

45

67.50

(三)申请财政补贴资金环节

市级项目资金主要用于数字养蚕工厂的建设,包含数字建模、养蚕数字孪生管理系统、养蚕状态抓拍系统、自动养蚕杀菌系统、工厂环境感知系统、服务器、软件测评、机柜等。

(四)其他

无。

四、组织保障措施

(一)机构设置

为有力推动永川智慧农业项目建设,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全面负责项目的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和具体工作的督促落实,并形成定期会议制度。认真做好项目的前期工作,着力落实项目建设资金,完成项目报批工作,切实搞好项目招投标,落实施工队伍,认真把好质量、资金、进度三关,按时按要求搞好项目竣工验收。

(二)项目组织管理

1)严格按基建程序进行申报、审批,控制好建设规模,合理安排资金,积极、充分、扎实地抓好前期各项准备工作。强化项目管理,确保项目建设的工期、质量和效益。

2)切实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规范项目建设程序,严把工期、质量、投资(造价)、节能、安全关。

3)严格实行工程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制度和工程项目质量终身负责制。项目竣工后,组织有关专家对项目进行会审、验收、评价、反馈、修补。对工程质量、安全进行检查验收,并对项目建设、工程结算和检查验收情况进行认真总结。

五、项目实施单位情况

(一)单位性质、隶属关系、职能(业务)范围

重庆市永川区仙龙镇太平桥村股份经济联合社201712月成立,具有独立法人并经工商部门登记注册。主要从事生态农业开发、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

(二)财务收支和资产状况

重庆市永川区仙龙镇太平桥村股份经济联合社财务收支和资产状况良好。

(三)有无不良记录

重庆市永川区仙龙镇太平桥村股份经济联合社无财政部门及审计机关处理处罚决定、行业通报批评、媒体曝光等不良记录。

(四)申报实施该项目现有条件

进一步带动村民就业、增加收入和壮大集体经济,太平桥村成立了以服务于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庆市永川区仙龙镇太平桥村股份经济联合社,主营优质水稻种植、销售、技术服务,独立承建了现代农业项目,开展公司+联合社+农户+市场的新型农业模式,带动了周边群众创业和就业,积累了丰富的现代农业产业建设和运营经验。

六、相关单位情况及参与事项

1.区农业农村委作为行业主管部门,负责技术指导、项目资金的监督管理。

2.仙龙镇产业发展服务中心负责项目组织协调。

3.重庆市永川区仙龙镇太平桥村股份经济联合社负责项目具体实施。


表一

项目主要人员与任务分工

姓名

性别

年龄

工作单位

职务/职称

项目任务分工

备注

蔡春梅

46

仙龙镇党委、政府

党委副书记

项目统筹

漆莉莎

37

仙龙镇产业发展服务中心

主任

项目协调

李磊

29

仙龙镇产业发展服务中心

工作人员

项目协调

马其海

49

太平桥村股份经济联合社

理事长

项目负责人

及推进协调

冯泽英

42

太平桥村股份经济联合社

理事

现场负责人及

档案资料归档


附件2-2

重庆市永川区数字乡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实施方案

项目名称:仙龙镇智慧农业示范区项目

     项目实施单位:重庆市永川区仙龙镇双星村股份经济联合社

通讯地址:重庆市永川区仙龙镇双星村村委会

邮政编码:402187

联系人:李英             职务/职称:理事长

办公电话:15086671238   手机:15086671238

     项目主管部门:永川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联系人:张华春     职务/职称:科长

办公电话:023-49850680     手机:13512342226

填制日期:2025730

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制


一、项目现状

仙龙镇位于永川区西南部,与四川省泸州市接壤,距永川26公里,泸州40公里,地处泸永江融合发展示范区核心区,幅员面积89.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96206亩,占土地总面积的71.66%,是永川重要的粮油作物产区。镇辖12个行政村和2个社区,总人口5万余人,其中农业人口占比98.7%202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52亿元,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6834元。交通便利,永泸公路、江泸北线、渝昆高铁穿境而过。获批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国家卫生镇”“重庆市乡村振兴示范镇”“重庆市乡村治理示范乡镇”“重庆市健康乡镇”“市级农业科技示范基地

(一)农业基础牢固

全域推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5.6万亩,建设耕作道24万米,建设灌溉管网14万米,累计建成提灌站54座,修建山坪塘900余口,修建蓄水池64口。建成西南地区首个智能化育秧基地;建成数字稻香小镇基地,助力永川参加首届智慧农业博览会,作为全国唯一一个省(市)级以下参展单位。覆盖核心区2400亩稻田,通过智能感知-智能诊断-智能决策实现稻田全天候、数字化、自动化管理。

(二)产业优势明显

仙龙镇是永川区重要的粮油作物产区,境内有年产能15万吨的大米精加工企业1家;建成稻渔综合种养基地6000亩,成功实现一亩田、百斤渔、千斤稻、万元钱的致富目标;建成全市首个现代蚕桑产业基地,占地面积700亩,配套10000亩原料保障基地,收获管理新型桑园、3000平方米全自动化现代家蚕养殖工厂,全年实现总产值约8000余万元;作为永川区柑橘主产区,持续提升万亩柑橘品质,现有柑橘面积9680亩,仙龙镇申报的永川柑橘入选全市地理标志;是永川区重要的油料作物产区,连片打造一万亩油菜基地,全镇共播种油菜面积16860亩,年产量达2545吨,连续三年成功举办仙龙油菜花节;稻鱼米、仙龙鱼、竹荪食用菌、柑橘、红薯等5仙乡龙品特色产品被认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

(三)农业服务专业

在全区率先开展党建引领农机社会化服务整镇试点,成立先农农机专业合作社,配套农机80余台套,培育农机能手306人次,在实现镇域4.8万亩农田农事全过程服务能力的基础上,向外输出农机服务6000亩,助推村集体经济组织实现经营性收入120余万元,带动1000余户股民分红。

(四)膜温室

膜温室2栋,占地约6000平方米,目前有简单的温室控制,包括外遮阳,内遮阳,外翻窗等设备,设备控制为简单的电气控制,无任何智能化联动控制。并且控制室与连栋膜温室还有一段距离,操作极为不便。

1 种植温室现状

(五)智慧稻田管理平台

原有两套稻田管理平台并且相互不能跳转,其中二期平台底图模糊,并且原有监控和传感器数据已经不能在平台上查看,对生产指导意义不大。

2 智慧稻田管理平台现状

二、项目任务计划

(一)项目背景

党的二十大作出了到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要用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智慧农业”“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改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十四五数字农业建设规划》要求到2025年,全国数字农业建设要取得重要进展,要基本建立农业农村大数据体系,信息技术创新与应用能力明显提高,信息技术与农业产业融合加快,支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智慧农业已成为推动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抓手,智慧农业发展的广度深度决定了农业现代化的后劲速度。

《重庆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中指出,要紧盯农业农村现代化,突破丘陵山地农机作业环境感知、作业工况智能控制、作业流程智慧决策等关键技术,集成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高新技术,开展主要农作物、畜禽水产、林果花草,以及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加工机械化智能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创制高端智能、轻简高效、易通达的丘陵山地农机装备和农业机器人,建设现代牧场、无人农场、数字乡村等山地特色效益智慧农业应用场景,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

智慧农业是以信息和知识为核心要素,通过将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深度融合,实现农业信息感知、定量决策、智能控制、精准投入、个性化服务的全新的农业生产方式,是农业信息化发展从数字化到网络化再到智能化的高级阶段。数字农业作为智慧农业的重要基础,是近些年来农业技术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方向当前,以物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数字农业产业发展和质量提升的关键环节。数字农业可以使信息技术与农业各个环节实现有效融合,对改造传统农业、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二)建设地点及规模

1.建设地点

重庆市永川区仙龙镇双星村。

2.建设规模

建设仙龙镇智慧农业示范区1项。

(三)项目内容

本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温室控制系统、原有室外监控系统改造,购置温室传感器、土壤传感器、温室监控以及灌溉设施;搭建仙龙镇智慧农业示范区农业管理平台将现有智慧农业进行统一的管理。

3 项目建设内容架构图

1.温室控制系统改造

通过对原有温室控制系统的改造,实现前端实时采集大棚环境空气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参数,根据农作物生长需要进行实时智能决策,自动控制开关窗、卷膜、水帘风机降温、生物补光、灌溉施肥等环境控制设备,自动调控温室内环境,达到适宜植物生长的范围,为植物生长提供更佳环境。温室环境控制系统可以使温室运行于经济节能状态,同时,该系统还可以通过手机、PDA、计算机等信息终端向后台推送实时监测信息、预警信息、农技知识等。实现温室的无人值守自动化运行,减轻人员劳动强度,降低温室能耗和运行成本。

4 远程控制示意图

2.温室传感器

增加温室环境传感器实时采集温室内部环境参数,主要采集温室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通过数据的采集与温室设备(通风系统、遮阳等)联动。触发阈值或者自动调节。

5 温室传感器

3.监控系统

通过在温室加装监控系统对温室内部植物生长状态进行监控,同时也为生产安全提供帮助。

4.施肥机

购置单通道施肥机,通过平台自动控制,实现大棚施肥自动运行。

5.土壤传感器

针对目前温室内部土壤状态没有监控的痛点,增加土壤传感器,主要监测土壤温湿度、氮、磷、钾等关键参数。通过对关键参数的监测帮助生产者对土壤状态进行评估以至于让生产者及时做出相应的决断。

6.灌溉系统改造

针对目前灌溉系统首部系统位置较远,启动不方便的情况,对灌溉系统进行改造,使得该系统能够远程启停以及对设备状态的监控。方便生产人员操作,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

7.监控系统改造

将原有监控的4G传输模式改造为本地存储,新增录像机等周边设备,使得监控可以单独使用,为生产安全起到真正作用。

8.育秧工厂数据采集

针对原有传感器数据以及设备运行状态进行数据采集。

9.仙龙镇数字地图

新建仙龙镇数字地图,结合了地理信息系统(GIS)、卫星遥感、GPS等技术,主要展示全镇全景图、镇情一览、社会经济发展、宣传展示片等功能模块。其中镇情一览展示仙龙镇土地现状、文化旅游、乡村规划等信息及分布情况,支持对各类要素的信息查询、统计分析、数据可视化以及地块管理功能。

6 数字地图(示意图)

地块管理系统提供了农业用地的可视化管理与编辑能力。用户可通过地图界面直观地创建、编辑和管理农业地块,实现精准农业基础数据管理。系统支持在高清地图上通过点击绘制多边形区域来界定地块边界,并可设置地块的基本属性信息,如地块名称、类别和面积,该功能还可通过丰富的视觉选项(如边框颜色、边框宽度、透明度和填充颜色)来个性化地块的可视化效果。系统同时支持已有地块的编辑和删除操作,便于用户随时调整地块信息。

7 地块编辑(示意图)

10.数字稻香小镇场景

通过航拍图对地块进行精细化管理,以现代灌溉技术、传感器技术为核心,依托物联网技术,满足生产需求的同时,对稻香小镇的生产数据、传感器数据等进行详细的分析展示。

系统架构

管理平台由物联网平台、数据采集控制中心和感知层组成。感知层主要包括墒情、气象、病虫害传感器和现场监控等;数据采集控制中心采用串口和网络协议,将田间感知层的数据通过网络将数据上传给物联网平台,进行数据处理、展示及决策。

9 数字稻香小镇架构图

平台功能

环境监测展示:主要对土壤墒情、田间气象等数据进行展示。土壤墒情采集系统可以迅速地测量出土壤剖面不同土层深度的水分分布情况,并将连续监测的数据实时传输到云端分析、决策和储存。田间气象采集系统主要采集空气温湿度、光照、降雨量、风速、风向、大气压力、气体浓度等地面气象信息,从而测算出田间腾发量,为灌溉决策提供辅助依据。

视频监控展示:通过对原有监控系统改造,将现场视频图像和生产过程的监控视频传输至监控中心,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可视化管理。

病虫害识别:通过对接原有虫情监测系统。然后利用无线传输技术、物联网技术实时将环境气象和虫害情况上传到指定农业云平台,对病虫害未来发生趋势作出预测。用户可通过高压打药系统进行植保,实现病虫害的防控。

10 数字稻香小镇场景(示意图)

11.智慧育秧工厂场景

通过3D建模展示内部实时场景,展示生产数据、传感器数据以及设备运行状态,并通过传感器数据联动现场生产设备。

系统架构

通过无线传输技术将设备以及传感器数据采集,并统一上传给平台,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管理。

11 智慧育秧工厂架构图

●平台功能

育秧工厂概况:功能分区图、简介、项目情况;

主要生产数据:商品总产出及产值、现有育苗规模及预计产值、预测未来规模及产值。

设备状态/能耗:设备运行总能耗、单个设备能耗(饼图)、设备状态、天气情况、温室环境等环境参数。

远程监控:通过传感器和摄像头实现对现场环境参数和现场实时画面的监控。

12智慧育秧工厂场景(示意图)

12.智慧种植温室场景

通过3D建模展示内部实时场景,展示生产数据、传感器数据以及设备运行状态,并通过传感器数据联动现场生产设备。

系统架构

通过5G技术将设备以及传感器数据采集,并统一上传给平台,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管理。

13 种植温室架构图

●平台功能

种植温室概况:功能分区图、简介、项目情况;

环境监测数据及预警:展示土壤温湿度,温室内的温湿度、二氧化碳以及光照,视频监控数据,预警提醒。

14 智慧种植温室场景(示意图)

13.智慧渔业场景

系统架构

建立渔业展示场景,通过API 接口的方式获取渔业养殖数据,主要包括基地数量和位置,传感器数据,能耗数据等。

平台功能

项目概况:简介、项目情况;

环境监测数据及预警:展示养殖水体溶解氧、温度,控制箱数量、能耗数据以及设备数量,并且做到预警提醒。

15 智慧养鱼场景(示意图)

14.智慧油菜场景

建立智慧油菜展示场景,通过API 接口的方式获取智慧油菜项目相关数据,并对其进行展示。

15.智慧路灯场景

展示路灯在线数量,分布情况,充电电流情况,报警情况以及环境参数。

16 智慧路灯场景(示意图)

16.能力中心

建立标准的算法接口以及字段标准,综合管理已有的算法模型,也为以后的算法模型的接入提供标准化的接入流程。使得算法模型真正管理起来。

17 能力中心(概念图)

17.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作为农业物联网平台的核心基础设施,构建了多领域、全链路的农业数据资源池,实现了从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到服务的完整闭环管理。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形成了多个专业化数据库集群:

养蚕数据库:汇集养蚕生产全过程未涉密数据,包括蚕室环境参数、蚕体生长指标、饲料消耗量、产量预测等关键指标,形成完整的养蚕生产数字化档案。

种植数据库:整合土壤墒情、气象环境、虫情监测等多源传感器数据,实现对农田生态环境的实时监测与异常预警,为精准种植提供数据支撑。

养殖数据库:聚焦水产养殖关键参数监测,包括溶解氧、水温、液位等传感器数据,构建养殖环境实时监测与预警体系,保障养殖生产安全。

农机数据库:汇集农机基本信息(类型、型号、厂家等)、位置数据、轨迹信息,支持农机资源可视化管理与作业调度优化。

监控数据库:存储高清视频监控数据,支持视频流实时处理与智能分析,实现农业生产环境的远程可视化监管。

设备数据库:汇聚生产线、水肥一体化、农产品加工等设备的基础信息与运行状态数据,实现设备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

数据中心通过统一的数据标准规范和接口服务体系,实现了异构数据的标准化存储与融合分析,为农业生产决策、智能监控、趋势预测等上层应用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撑,是实现农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基础设施。

18 数据接口标准化

18.报警中心

在各个生产环节进行监测数据实时采集,服务器分析预判后,如果符合报警条件,将通过微信、广播、LED等方式实时报警通知下发到相关的生产工作人员,确保生产过程风险实时知晓,协助工作人员及时预防处置生产风险。

19.后台管理

系统集成土壤墒情、气象环境等农业传感器设备管理功能,用户仅需输入设备基础信息,即可实现设备在三维实景模型中的空间定位与状态可视化,并实时展示监测数据(如温湿度、光照、风速、土壤含水量等),实现对微环境的全景感知与精准监管。

19 后台管理(示意图)

设备管理功能提供了对农业物联网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用户可创建和配置各类设备,包括监控摄像头、传感器等硬件资源。系统支持设备基础信息录入,如设备名称、产品类别、设备类型和联网方式。特别是,系统实现了MQTT通信配置的自动化管理,为每台设备自动生成唯一的MQTT账号和密码,确保通信安全和设备标识唯一性。设备可通过地图接口选择安装位置,自动获取经纬度坐标,便于后续在地图上直观展示设备分布。系统还支持设备与产品模型的关联,通过物模型定义设备的数据结构和通信协议规范,为传感器厂商提供标准化的数据上报格式指南。设备管理界面提供了设备状态控制、禁用启用功能,以及是否作为监控设备的角色设定。这种标准化、可视化的设备管理方式,有效解决了物联网设备接入和数据标准化的难题,为农业物联网系统提供了坚实的设备管理基础。

20 设备管理(示意图)

(四)建设进度

本项目建设期限为半年,自项目批复之日起计算。

(五)项目推进及管理措施

1.明确任务分工。制定详细的项目实施内容清单和任务目标清单,通过建立任务清单制度,公司负责项目的实施方案,每个任务分别落实具体负责人员,层层压实责任,确保项目有序推进,目标如期完成;

2.实行定期通报制度。实行一月一通报、一季度一总结的通报制度,由项目责任人具体负责项目精度信息收集和反馈;

3.建立项目重要节点推进机制。根据项目推进计划,制定并公布项目重要节点工作计划,定时限、定标准、定任务,建立台账,分类完成;

4.奖励项目联席会议制度。与相关领域专家定期召开项目协调会议,通报项目建设推进情况,协调解决技术、人员问题。

(六)项目绩效目标

1.经济效益

1)产量与收入增长

通过精准管理技术(如物联网传感器监测土壤数据、AI指导施肥),增加产量和收入,智慧温室大棚通过环境调控优化作物生长周期,作物产量普遍提升10%20%,精准播种技术使增产幅度达18%30%

2)生产成本降低

智能化设备减少人工依赖:精准灌溉系统节省劳动力时间23小时/次。资源浪费减少:精准施肥技术使氮、磷、钾比例失调问题得到解决,化肥使用量下降31%,灌溉水利用率提高30%50%

2.社会效益

1)就业结构升级

传统劳动力转向技术岗位:催生农业数据分析师、智能设备维护员等新兴职业,薪资水平较传统农业提高30%50%

技能培训需求激增:带动新的技术岗位需求。

2)农村社会服务提升

智慧农业平台整合农技指导、金融保险等服务,降低农民经营风险。例如,大数据气象预警系统使灾害损失减少50%

(七)其他

无。

三、资金投入概算

(一)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本项目初步估算投资157.37万元,资金全部来源于市级财政资金。

(二)资金具体用途和投资标准

1 项目投资估算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功能

规格/参数

工程量

单位

单价(元)

总价(万元)

仙龙镇智慧农业示范区

71

157.37

1

温室控制改造

1.对现有温室控制系统改造实现远程控制与状态监控。

1

65000

6.5

2

温室传感器

1.供电电压:DC 924V
2.产品功耗:≤10mA@12V DC直流)
3.工作环境温度:-20-80℃
4.湿度:0%95%RH(无凝露)
5.量程温度:-40-80℃;湿度:0%100%RH
6.精度温度:±0.5℃;湿度:±3%RH
7.长期稳定性温度:≤0.1℃/y;湿度:≤1%/y
8.数据刷新时间:<1S
9.输出方式RS485接口,Modbus-RTU协议
420mA接口,电流信号
10.模拟量负载能力:电流输出,≤600欧姆
二氧化碳
1.测量范围: 浓度“ :10–1000 mbar pCO2
2.测量范围(浓度)0.145-14.5 psig pCO2
3.准确度:±(读数的10% + 10 mbar
光照
1.光照强度:0-65536LUX
2.精度:±7%

6

5000

3

3

监控系统(种植大棚)

1.传感器类型:1/2.7" Progressive Scan CMOS
2.最低照度:彩色:0.0005 Lux @F1.0AGC ON),0 Lux with Light
3.快门:1/3 s~1/100,000 s
4.宽动态:120 dB
5.镜头:镜头尺寸接口:2.8/4/6 mmM12 8 mmM16
6.光圈类型:固定光圈
7.最大光圈数:F1.0
8.景深范围:2.8 mm1.7 m~∞,4 mm2.1 m~∞,6 mm3.5 m~∞

1

65000

6.5

4

施肥机

1.水肥一体化改造 1.20方供水泵,一通路合并大流量智能配肥及灌溉,一机多用;
2.500L搅拌桶,配备380/220V搅拌电机
3.63口径电磁阀
4.水肥机连接管道
5.检测水池水位

1

97700

9.77

5

土壤传感器

1.温度测量范围:-30℃ ~+85℃
2.探头工作湿度:0%RH~100%RH
3.信号输出:420mARs485输出 (Modbus协议)
4.工作电压:12~24VDC12~24VDC最大功耗:1.2W0.4W
5.精度:湿度:±3%(0%~50)±5%51%100%
6.温度:±0.5℃

6

5000

3

6

监控改造(大田监控)

改造原有监控,将监控传输至控制中心,作为本地存储。

1

85000

8.5

7

育秧工厂数据采集

收集设备运行状态以及传感器数据,对接监控数据

6

8000

4.8

8

线缆

线缆以及周边辅材

1

70000

7

9

农业数字底图

数字底图

以农业大数据空间化与大数据分析挖掘为应用主线,实现基于基础地图和空间大数据技术支撑的涉农信息资源底图服务能力。通过基础平台提供的底图服务,在进行应用建设的时候,在底图上将各类涉农数据横向、纵向进行叠加展示,自动生成各类统计图表,为各类涉农应用提供信息化支撑,达到以以图管地、以图管产、以图智农、以图决策的目标。
1WebGIS服务架构搭建:基于开源的WebGIS框架搭建底图服务平台,支持多种地图数据格式发布,包括矢量数据(ShapefileGeoJSON等)和栅格数据(TIFFJPEG等),能够通过标准的Web地图服务协议(WMSWFSWMTS)为前端应用提供地图数据访问接口。
2)地图缓存技术应用:采用地图缓存技术,对常用地图区域进行缓存处理,将地图切片存储在服务器端,当用户请求地图时,能够快速从缓存中读取并返回地图切片,大大提高地图加载速度,改善用户体验。
3)地图交互功能开发:在底图上实现丰富的交互功能,如地图缩放、平移、图层切换、要素查询等。用户可以通过鼠标滚轮或手势操作对地图进行缩放,直观查看不同比例尺下的农业地理信息;通过点击地图要素,能够查询详细的属性信息。
4)数据整合与分析辅助:通过连接多种数据存储后端(关系型数据库、文件系统等),能够将分散在不同来源的地理空间数据整合在一起。这使得决策者可以获取更全面、准确的数据,基于此进行深入分析。

1

60000

6

10

行政区域管理

支持永川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数据联动、点击交互和权限控制;支持区级平台技术架构。

1

22000

2.2

11

耕地图斑图层

支持叠加三调矢量数据图层在底图叠加可视化展示,可查询和筛选水田、旱地、水浇地、基本农田不同类型矢量图斑,支持对各类土地进行统计分析;

1

10000

1

12

土地确权图层

支持叠加土地确权矢量数据,将土地确权地块数据(地块边界、地块属性)在底图上可视化展示,支持对土地确权数据可视化统计分析;支持按确权人姓名查询地块;

1

15000

1.5

13

设备/设施图层

将气象站、土壤墒情、摄像头、环境感知设备、控制设备物联网智能设施/设备在地图上叠加展示;查看各设施/设备位置、设备状态、设备采集的数据;按不同类型进行筛选;

1

12000

1.2

14

示范基地

在底图上标记基地位置,查看基地信息,点击跳转至基地页面;

1

5000

0.5

15

智慧农业驾驶舱

智慧农业数据统计

按智慧农业指标统计智慧农业实施面积、重点应用数量、智能设施/装备数量、农业生产信息化数据。

1

2400

0.24

16

设施设备管理模块

对传感器、智能农机具、监控设备、养殖设备、智能控制、农产品加工等物联网设备数量、状态进行可视化统计分析

1

2400

0.24

17

智能感知模块

1)传感器:在驾驶舱中查看气象站、突然墒情等传感器类设备最新彩金数据和历史数据,支持传感器筛选,支持与地图联动;
2)摄像头:在驾驶舱那个中查看各摄像头实时监控画面,点击可放大查看;支持摄像头筛选,支持与地图联动;
3)无人机:可视化展示无人机采集图像或视频

1

12000

1.2

18

智能分析模块

可视化展示对接的模型、数据、组件、知识、算法等数据要素,点击查看数据要素详情。

1

8000

0.8

19

智能作业模块

1)智能农机:在驾驶舱中查看对接的智能农机信息和状态;支持与地图联动,查看农机位置和历史轨迹,查看农机监测参数和视频监控画面;
2)智能环控:在驾驶舱中查看温室大棚环境控制系统中各设备运行状态,支持智能温室环控系统筛选,支持与地图联动;
3)智能灌溉:在驾驶舱中查看智能灌溉系统中各设备运行状态,支持智能灌溉系统筛选,支持与地图联动;
4)智能养殖:在驾驶舱中查看智能养殖系统中各设备运行状态,支持智能养殖系统筛选,支持与地图联动;

1

12000

1.2

20

智能加工

在驾驶舱中可视化展示农产品智能加工系统,点击可跳转至智能加工系统。

1

2400

0.24

21

告警中心

建立物联网智能监测告警闭环处置系统,采用赋码方式对告警事件状态进行管理,扫码可查看告警原因详情、进行处置操作和查看事件处置流程。

1

12000

1.2

22

场景对接

与第三方进行技术对接,采用单点登录方式在驾驶舱内跳转展示。

1

4800

0.48

23

数字稻香小镇场景

三维数字模型

制作并优化稻香小镇范围内高精度三维模型,开发稻香小镇三维数字化底座,提供三维场景浏览、缩放、平移、旋转等基本操作功能,用户可从不同视角观察稻香小镇的整体布局和细节特征。

1

30000

3

24

智能监测

对接已有气象环境监测站、土壤墒情监测站,将设备采集的土壤水分、土壤温湿度、空气温/湿度、降雨量、风速/风向、光照强度、大气压等诸多环境信息,并将结果传输到云服务器,中心数据按照统一的格式将环境数据存储。监测数据可以在系统上实时展示及对历史数据趋势进行分析。

1

6400

0.64

25

视频监控

对接基地摄像头,实时展示各摄像头视频图像,支持球机云台远程控制,支持摄像头图像截图和查询。

1

6400

0.64

26

绿色防控

对接智能病虫情测报装备,查看病虫情智能识别结果图像和数据。对虫情数据和病虫害变化趋势进行统计分析。推荐水稻生育期易发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1

8000

0.8

27

地块管理

对基地生产区域进行地块级精细化管理,基于高清遥感影像,为管理人员提供地块属性(地块编号、名称、边界、作物、产量、负责人等)管理、地块农事记录展示和数据统计分析、地块关联物联网设备监测和视频监控等功能。

1

11200

1.12

28

水稻种植AI规划

利用无人机测绘获取农田的地形、土壤类型、肥力分布等信息,运用AI模型根据这些数据评估土地适合种植的水稻品种和种植模式,并规划最佳的田块布局和机耕道路线。

1

36000

3.6

29

水稻积温生长模型

结合气象数据和土壤墒情监测数据计算水稻有效积温,建立水稻各生育期积温需求模型,进而预测水稻的生长发育进程、生育期以及产量等。

1

42000

4.2

30

水稻密度监测

利用测绘无人机采集图像,采用视觉识别和深度学习技术,计算区域内水稻株数和密度,并判断种植密度是否在合理范围。

1

30000

3

31

智慧育秧工厂场景

通过3D建模展示内部实时场景,展示生产数据以及现有具备数据上传功能的数据和设备

1

120000

12

32

数字种植温室场景

通过航拍图对地块进行详细的分块,以及展示详细的地块信息和传感器数据信息

1

120000

12

33

智慧渔业场景

池塘分块,记录每个地块养殖品种和产量,展示传感器数据

1

110000

11

34

智慧油菜场景

油菜角果成熟度AI监测

通过无人机搭载各种传感器,如多光谱、热成像、激光雷达等,利用深度学习和机器学习算法建立AI模型,实现大范围角果成熟度识别和分析,为确定最佳收获时机提供科学指导。

1

40000

4

35

智慧路灯场景

展示路灯在线数量,分布情况,充电电流情况,报警情况以及环境参数

1

100000

10

36

数据中心

设备对接

统一接入数字稻香小镇、农机+油菜、蚕桑工厂、智慧养鱼、智慧路灯等项目物联网设备/装备、摄像头和智慧农机。

1

50000

5

37

物联网支撑平台

打造统一的农业物联网系统和规范接口标准。对各类传感器提供统一的感知数据汇聚能力,实现物联网感知设备或第三方物联网平台的感知数据统一接入。
1.设备接入:
支持多协议、多平台、多网络、多地域设备快速接入,缩短物联网设备上云的研发周期。
2.设备管理
对接入的设备进行集中管理,支持定义设备相关信息,如设备类型、设备属性等,并能根据实际情况对设备进行新增、修改和删除。对接设备制造商定义设备的类型,关联设备的数据解析方法,数据的存储方法,以及设备规格等数据。
3.数据采集与处理
基于物联网技术,对布置在采集点的农作物生长环境数据、生长过程及实时状况信息数据指标进行自动获取。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包括数据清洗、转换、聚合等操作。通过数据分析算法,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为后续的应用和决策提供支持。
4.数据传输
数据传输管理可定义针对一类设备的数据传输协议,定义一类设备进行数据交互的字段和类型,设备并按此进行数据的上报,平台服务器在收到数据包后,会根据预先定义好的解析方式解析数据字段,并按照规则存储。
5.数据存储
采用分布式数据库存储技术,将采集到的各类数据存储在云端数据库中。根据数据类型和重要性,可选择关系型数据库(如MySQL0racle)或非关系型数据库(如MongoDBRedis)进行存储。
6.规则引擎与自动化
1)规则定义:用户可以根据业务需求定义各种规则和条件,如当设备数据超过某个阈值时触发报警,或者当满足特定条件时自动执行某个操作。
2)自动化执行:规则引擎根据定义的规则实时监测设备数据和事件,当条件满足时自动触发相应的动作,实现设备的自动化控制和业务流程的自动化处理,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运行效率。

1

30000

3

38

传感器数据库

汇聚气象站、土壤墒情、室内环境监测、水环境监测等传感器数据、采集数据,支持条件检索、搜索、导出数据
1)设备信息:记录各传感器设备品牌、厂家、型号、安装位置、接入日期等信息;
2)配置参数信息:存储控制设备的配置参数,例如通信协议、端口设置等;
3)状态监测数据:记录各传感器设备运行状态数据;
4)设备采集数据:存储各设备定期采集的各项监测数据。

1

10000

1

39

监控数据库

实时数据采集:通过与前端监控摄像头的连接,实时接收摄像头传输的视频流数据。将分布在不同的监控区域的摄像头,按照设定的帧率持续拍摄画面,并将数据以特定的网络协议(如RTSPRTMP等)实时发送到数据库服务器。
视频流处理:数据库接收到视频流后,对其进行初步处理。这可能包括视频解码,将压缩的视频数据还原为原始的图像帧,以便后续分析;同时,还会提取视频的元数据,如时间戳、摄像头标识等信息,并将其与视频数据关联存储。
画面实时显示:查看摄像头的实时视频画面,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画面切换、放大缩小等操作。

1

8000

0.8

40

病虫害数据库

汇聚病虫害测报装备数据、采集的图像、识别结果。设备参数等数据,支持条件检索、搜索、导出数据。
虫情数据表:包含虫体图像信息(如图片路径、拍摄时间、拍摄地点等)、昆虫种类(通过图像识别或人工标注确定)、昆虫数量、诱捕方式(如灯光诱捕、性诱剂诱捕等)等字段。
病菌孢子数据表:包括孢子图像信息(图片路径、拍摄时间、地点等)、孢子种类、孢子数量、采集方式(如空气采样、叶片采样等)以及寄主植物信息(如果有)等字段。
设备信息:记录监测设备的相关信息,如设备编号、设备类型(虫情监测设备、气象监测设备等)、设备位置、安装时间、维护记录、设备状态(正常、故障等)等字段。

1

6000

0.6

41

控制设备数据库

汇聚对接的控制设备数据,支持数据查询和导出,便于对设备管理、维护和运行状态监控。
设备信息:记录控制设备的各种详细信息,如设备型号、序列号、生产厂家、接入日期、安装位置等。
配置参数管理:存储控制设备的配置参数,例如通信协议、端口设置、控制逻辑参数等,确保设备的正确配置和运行。
状态监测数据:实时或定期记录控制设备的运行状态数据,如设备的运行时间、温度、电压、电流等参数。

1

8000

0.8

42

农机数据库

通过数据接口获取农机数据,将农机基本信息、农机作业数据、位置数据、状态数据、用户信息等统一存储在一个数据库中。并提供数据查询功能,方便用户随时查询历史数据,了解农机的作业历史和运行情况。

1

8500

0.85

43

能力中心

信息管理

基本信息:记录每个能力组件的名称、功能描述、适用场景、开发团队、版本号等基本信息,以便对组件有清晰地认识和了解。
技术信息:包括组件所采用的算法、模型、数据结构、技术框架等技术细节。
接口信息:明确能力组件与其他系统或组件之间的接口定义,包括输入输出参数、接口协议、调用方式等。

1

20000

2

44

告警中心

告警信息设置

根据告警事件的性质和类型进行分类;按照告警事件的严重程度和紧急程度进行分级设置;

1

6000

0.6

45

告警信息接收

持续监控各种数据源,当检测到符合告警规则的事件时,立即接收并记录相关信息,包括告警时间、告警类型、具体描述、相关数据指标等。

1

8000

0.8

46

应急预案管理

针对不同类型和级别的告警事件,制定相应的处置方案。处置方案应明确具体的责任人员、采取的措施、时间节点和预期目标等。

1

4800

0.48

47

事件处置

记录工作人员事件处置过程和相关数据,以便及时跟踪事件处置进度。

1

8000

0.8

48

告警事件跟踪

通过监控系统实时跟踪事件处置过程,确保各项措施按计划执行。

1

7200

0.72

49

效果评估

在告警事件处置完成后,对处置效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处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1

6000

0.6

50

总控中心

IP喇叭

1.全铝一体化结构设计,箱体密封,采用全铜镀镍接地柱。
2.内置≥1路网络数字音频解码模块,支持IP/TCPUDP等通讯协议,实现网络化传输≥16CD音质的音频信号。
3.内置≥60W数字功率放大器模块。
4.内置≥1LINE OUT输出接口,可外接功率放大器或户外有源音柱进行本地扩音。
5.支持服务器统一授权操作管理功能,统一配置管理用户及密码功能;支持≥100级自定义音频优先级默音控制功能。
6.无需独立另外组建网络,可与云计算机网络,采用基于4G网络扩展架构,只要有4G网络覆盖地方,都能使用。
7.支持北斗定位,准确定位设备所在的位置;
8.支持省流量模式,云服务器下载音频到终端,在循环播放或音频相同时不需重复下载,只需接收云服务器小量的指令数据。
9.支持APP远程操控,可通过手机APP对终端进行远程广播、点播等操作。
10.支持远程无线升级终端固件。

2

2500

0.5

51

视频服务器

1.外型:2U机架式服务器;
2.处理器:配置1Intel Xeon  4214(2.2GHz/12/16.5MB/85W)CPU模块
3.内存:配置64GB 2933MHz DDR4内存,最大支持≥24个内存插槽;配置16GB 2933MHz DDR4内存,最大支持≥24个内存插槽
4.硬盘:配置21.2T硬盘
5.RAID:配置H460阵列卡,支持RAID 0/1/10
6.网卡:配置4个千兆以太网电
7.电源:配置2550w热插拔交流电源模块,支持1+1冗余。

1

38000

3.8

52

商务专线

固定IP100M带宽

3

6000

1.8

53

机柜

24U

1

1500

0.15

合计

71

157.37

(三)申请财政补助资金使用

市级项目资金用于仙龙镇智慧农业示范区的建设,包括温室控制系统、原有室外监控系统改造,购置温室传感器、土壤传感器、温室监控以及灌溉设施;搭建仙龙镇智慧农业示范区农业管理平台将现有智慧农业进行统一的管理。

(四)其他

无。

四、组织保障措施

(一)机构设置

为有力推动永川智慧农业项目建设,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全面负责项目的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和具体工作的督促落实,并形成定期会议制度。认真做好项目的前期工作,着力落实项目建设资金,完成项目报批工作,切实搞好项目招投标,落实施工队伍,认真把好质量、资金、进度三关,按时按要求搞好项目竣工验收。

(二)项目组织管理

1.严格按基建程序进行申报、审批,控制好建设规模,合理安排资金,积极、充分、扎实地抓好前期各项准备工作。强化项目管理,确保项目建设的工期、质量和效益。

2.切实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规范项目建设程序,严把工期、质量、投资(造价)、节能、安全关。

3.严格实行工程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制度和工程项目质量终身负责制。项目竣工后,组织有关专家对项目进行会审、验收、评价、反馈、修补。对工程质量、安全进行检查验收,并对项目建设、工程结算和检查验收情况进行认真总结。

五、项目实施单位情况

一)单位性质、隶属关系、职能(业务)范围

重庆市永川区仙龙镇双星村股份经济联合社201712月成立,具有独立法人并经工商部门登记注册。主要从事生态农业开发、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集体资产经营与管理、集体资源开发与利用、农业生产发展与服务、财务管理与收益分配等服务。

(二)财务收支和资产状况

重庆市永川区仙龙镇双星村股份经济联合社财务收支和资产状况良好。

(三)有无不良记录

重庆市永川区仙龙镇双星村股份经济联合社无财政部门及审计机关处理处罚决定、行业通报批评、媒体曝光等不良记录。

(四)申报实施该项目现有条件

进一步带动村民就业、增加收入和壮大集体经济,双星村成立了以服务于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庆市永川区仙龙镇双星村股份经济联合社,主营优质水稻种植、销售、技术服务,独立承建了现代农业项目,开展公司+联合社+农户+市场的新型农业模式,带动了周边群众创业和就业,积累了丰富的现代农业产业建设和运营经验。

六、相关单位情况及参与事项

(一)区农业农村委作为行业主管部门,负责技术指导、项目资金的监督管理。

(二)仙龙镇产业发展服务中心负责项目组织协调。

(三)重庆市永川区仙龙镇双星村股份经济联合社负责项目具体实施。


表一

项目主要人员与任务分工

姓名

性别

年龄

工作单位

职务/职称

项目任务分工

备注

蔡春梅

46

仙龙镇党委、政府

党委副书记

项目统筹

漆莉莎

37

仙龙镇产业发展服务中心

主任

项目协调

李磊

29

仙龙镇产业发展服务中心

工作人员

项目协调

李英

55

重庆市永川区仙龙镇双星村股份经济联合社

理事长

项目负责人

及推进协调

胡博

29

重庆市永川区仙龙镇双星村股份经济联合社

成员

现场负责人及

档案资料归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便民地图
公开信箱
智能问答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主办: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ICP备案:渝ICP备07006009号-1 网站标识码:5001180002 渝公网安备50011802010123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