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500383009336571W/2021-00232 发文字号: 永川委办发〔2020〕15号
发布机构: 永川区农业农村委 成文日期: 2020-09-30 发布日期: 2020-09-30
标题: 中共重庆市永川区委办公室 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重庆市永川区数字乡村发展实施方案(2020—2025年)》的通知
主题分类: 农业、畜牧业、渔业 有效性:
索引号: 11500383009336571W/2021-00232
发文字号: 永川委办发〔2020〕15号
发布机构: 永川区农业农村委
成文日期: 2020-09-30
发布日期: 2020-09-30
标题: 中共重庆市永川区委办公室 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重庆市永川区数字乡村发展实施方案(2020—2025年)》的通知
主题分类: 农业、畜牧业、渔业
有效性:

永川委办202015

中共重庆市永川区委办公室

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重庆市永川区数字乡村发展实施方案20202025年)》的通知


各镇党委、人民政府,各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区级各部门,各人民团体,有关单位

《重庆市永川区数字乡村发展实施方案(20202025年)》已经区委、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中共重庆市永川区委办公室

              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930


重庆市永川区数字乡村发展实施方案

20202025年)


为贯彻落实《中共重庆市委办公厅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5年)〉的通知(渝委办发〔202020号),打造永川数字乡村发展新局面,促进永川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紧扣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总目标,在推动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建设中发挥永川示范引领作用,全面推进互联网+,夯实乡村数字化基础,促进城乡数字化整合,壮大乡村数字经济,实现乡村数字化多领域创新应用,推进区域性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二)基本原则

强化党的领导,加强统筹协调,推动数字乡村建设发展,成乡村振兴新动能。强化创新引领,着力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和瓶颈制约环节,探索形成数字乡村创新体系和发展模式。强化城乡融合,引导城市网络、信息、技术和人才等资源向乡村流动,促进城乡要素合理配置。强化资源整合,打破部门壁垒,推动涉农数据互联互通、资源共建共享、业务协作协同。强化支撑保障,加强地方安全和标准体系建设,提升农业农村数据安全管理和规范运行能力。

(三)发展目标

2022年,数字乡村建设快速发展。农村互联网普及率达到60%,农业生产数字化水平达到25%以上,全区农业数字经济增加值达到3亿元,进一步完善健全永川农村电商运营中心功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到6亿元,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快向乡村延伸,持续开展网络扶贫行动,益农信息社、村村旺等农村综合服务平台在乡村建设中的作用更加明显。建设互联网镇5个;互联网村30个;打造智慧农业示范基地3以上

2025年,数字乡村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全区农业产业数字一张图基本形成。农村互联网普及率达到70%以上,农业生产数字化水平达到30%以上,全区农业数字经济增加值达到4亿元,农产品网络销售额达到7亿元。打造5个数字乡村示范镇街和10个数字乡村示范村(社区),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社行政村覆盖率达到100%,乡村数字治理体系日趋完善,城乡数字鸿沟明显缩小。

2035年,数字乡村建设取得长足进展。城乡数字鸿沟缩小,农民数字化素养显著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基本实现。

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数字乡村,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二、重点任务

(一)夯实乡村数字化基础

1.加快乡村网络覆盖。因地制宜加强农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行政村光纤网络和4G信号普遍覆盖,满足农用网需求;培育5G+智慧农业应用,加快推动5G在农村地区应用,现代农业园区、农产规模生产加工和农旅休闲产业聚集区等农村重点区域优先落地5G信号。大力实施提速降费、补偿试点等工作,降低农村上网成本。在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同步做好网络安全工作,依法打击破坏电信基础设施、生产销售使用伪基站设备和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到20222025年,分别建成农村5G基站700个、1200个,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快速发展。(牵头单位:区经济信息委;配合单位:区大数据发展局

2. 完善信息服务供给。深入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进一步优化益农信息社站点和村级综合服务社建设,整合农业农村、科技、商务、邮政、供销、气象等部门在农村现有站点资源要素,在宣传引导、网络服务、买入卖出等方面引入农民群众满意接受的平台终端服务产品,探索提高信息员经济收入水平,建成为农综合服务平台,推动在线为农解难题。到20222025年,分别引进优质服务商家3家、6家;建成重点示范社15家、20家;平均每个益农信息社吸引农户300户、500户。(牵头单位:区农业农村委;配合单位:区科技局、区经济信息委、区商务委、区供销合作社、区气象局、区大数据发展局

3. 加快乡村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加快推进农村地区水利、公路、电力、冷链物流、农业生产加工、乡村旅游等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推进农村智慧水利、智慧交通、智能电网、智慧农业、智慧物流、智慧旅游、智慧气象等建设,加快新型智慧城市泛在智能部件向乡村延伸。2022年,乡村基础设施数字化建设取得初步成效;2025年,打造一批乡村基础设施数字化示范项目。(牵头单位:区农业农村委;配合单位:区大数据发展局、区经济信息委、区商务委、区文化旅游委、区气象局、区水利局、区交通局)

(二)加快乡村数字经济发展

4. 夯实智慧农业发展基础。建设智慧农业监测体系,积极开展永川豆豉、茶叶、食用菌、特色水果等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促进涉农领域数据整合,推动涉农大数据产品生产、发布和应用。到2022年,智慧农业发展基础更加牢固。2025年,基本构建全区农业生产数字“一张图”。(牵头单位:区农业农村委;配合单位:区大数据发展局

5. 加快数字化转型。促进数字技术与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深度融合,提升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领域数字化水平。到2022年和2025年,分别建成数字农品示范基地2个、5个;智慧农业示范基地3个、6个;实现农业数字经济增加值3亿元、4亿元。(牵头单位:区农业农村委;配合单位:区大数据发展局、区经济信息委、区商务委、区文化旅游委)

6. 全面推动农村电商发展。加大农产品电商扶持力度,深入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打通农产品流通最初和最后一公里。强化农产品加工、包装、仓储、物流网络、电商平台等全流程设施建设。培育和壮大农村电子商务市场主体,利用直播带货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支持“村村旺”“巴味渝珍”等电商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发展。引导优势特色产业与农产品电子商务融合发展,建设网销农产品集中产区和产业带。到2022年和2025年,分别培育电商50家、100家;实现农产品电商销售6亿元、7亿元。(牵头单位:区农业农村委;配合单位:区商务委、区供销合作社)

7. 大力培育乡村新业态。发展创意农业、认养农业、观光农业、都市农业等“互联网+现代农业”新业态。发展乡村平台经济,促进农村社会化服务产业发展。以乡村振兴“一带六园多点”空间布局为重点,打造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建设健康养生、创意民宿等乡村发展新兴业态。到2022年和2025年,分别打造旅游精品线路6条、10条;建设精品民宿10家、20家。乡村旅游收入实现120亿元、150亿元。(牵头单位:区文化旅游委、区商务委;配合单位:区农业农村委、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住房城乡建委、区卫生健康委)

(三)强化农业农村科技创新供给

8. 推动数字农业农村技术攻关。培养和引进农业农村信息化专业技术人才,组建跨专业、跨学科、跨领域的技术创新团队,推动数字农业农村关键技术研究,推动涉农科技成果转化。到2022年和2025年,农业生产数字化水平分别达到25%以上、30%以上。(牵头单位:区科技局;配合单位:区人力社保局、区农业农村委)

9. 优化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充分发挥现代农业产业园、大数据产业园、星创天地和科技专家大院等创新平台作用,创新科技信息服务模式,深化产学研用合作。增强“12316和“12396网上服务功能和在线数据采集能力,开展农业科技在线服务。到2022年和2025年,农业科技在线服务10万人次、20万人次。(牵头单位:区科技局;配合单位:区人力社保局、区农业农村委)

(四)建设智慧绿色乡村

10. 推广农业智慧绿色生产方式。建立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和农业投入品监管体系,逐步实现一码扫描、全程可溯。加快农业物联网、遥感技术应用,开展农情、植保、耕肥、节水、农机作业等相关数据实时监测与分析,推进农业投入品使用减量增效,促进绿色农业发展。到2022年和2025年,农产品质量追溯点分别达190个、210个;培育农产品“两品一标”180个、230个;品牌经济实现25亿元、30亿元。(牵头单位:区农业农村委;配合单位:区市场监管局)

11. 提升乡村生态保护信息化水平。依法依规探索建设全区农村生态系统、基本农田监测平台,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分类别、分强度、分时效对全区农村生态和基本农田一体化监管,增强农村生态系统脆弱区和敏感区智能监管保护能力。启动村级预警工作站建设。加大农业气象监测力度,减少农业生产灾害损失。2022年和2025年,分别建设农业气象监测点1个、1个。(牵头单位:区农业农村委;配合单位:区生态环境局、区气象局、区应急局

12. 推动农村人居环境监测智慧化。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监测平台建设,逐步实现农村污染物、污染源全时全程监测,推动农村改厕工作和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农村环境网络监督,共同维护绿色生活环境,推行乡村绿色生活方式。到2022年和2025年,分别建设示范清洁院落100个、150个;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0%95%;场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5%90%以上。绿色生态生活方式深入人心。(牵头单位:区农业农村委;配合单位:区生态环境局、区城市管理局、区卫生健康委、区住房城乡建委、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

(五)繁荣乡村网络文化

13. 完善农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深化区融媒体中心建设,加快推动农村公共数字文化工程融合创新发展,建立“掌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提升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实效性。到2022年和2025年,分别建设互联网助推乡村文化振兴建设示范基地5个、10个。(牵头单位:区委宣传部;配合单位:区文化旅游委)

14. 加强乡村网络文化引导。开展以我区特色农业农村发展为题材的网络文化内容创作。推进文化艺术、惠农服务、生活服务等领域的乡村优秀文化资源数字化,丰富基层数字文化资源内容。到2022年和2025年,分别建成镇街惠民电影固定放映厅20个、23个;打造“一村一品”文化活动品牌15个、20个。(牵头单位:区委宣传部;配合单位:区文化旅游委、区农业农村委)

(六)推进乡村治理数字化转型

15. 推动农村“互联网+党建”发展。依托全市党员教育融媒体平台加强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探索开展学时登记、建立教育培训电子档案。到2022年,推动基层党建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推行党务、村务、财务网上公开,畅通密切联系群众网上渠道。到2025年,基层“互联网+党建”建设得到明显效果。(牵头单位:区委组织部;配合单位:区大数据发展局

16. 推进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集约推进社区治理智能化网格化共治平台建设,同步开发应用社会治理智治系统,推进综治中心与网格化服务管理合并运行、集约管理、集成服务、协同联动。加强乡村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加快“平安综治云”深度应用,逐步实现农村重点区域全覆盖。深化法治乡村建设,加快镇街、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点信息化建设。推进农村宅基地、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息化建设。到2022年,更多新技术新产品在乡村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现代乡村治理能力初见成效。到2025年,乡村治理能力初步实现现代化,乡村治理效率、效益大幅提升,农村居民生活更加和谐幸福。(牵头单位:区委政法委;配合单位:区民政局、区司法局、区农业农村委)

(七)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智能化水平

17. 发展乡村“互联网+教育”。大力推进农村智慧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集约化搭建智慧教育平台,聚合优质中小学数字课程资源,推动城市优质教育资源与乡村中小学对接。到2022年和2025年,分别建成智慧校园示范学校1所、2所。(牵头单位:区教委;配合单位:区大数据发展局、区农业农村委)

18. 发展乡村“互联网+医疗健康”。完善医疗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镇街卫生院配备数字化诊疗设备。到2022年和2025年,实现基层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和远程医疗服务覆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别达到95%100%(牵头单位:区卫生健康委;配合单位:区大数据发展局

19. 完善民生保障信息服务。完善乡村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农村养老等民生保障信息服务,推进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系统和智慧社区智慧养老云平台向农村地区拓展,健全全区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信息台账。到2022年和2025年,农村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系统和智慧社区智慧养老云平台覆盖率分别达50%100%(牵头单位:区民政局、区人力社保局;配合单位:区妇联、区大数据发展局

(八)激活数字乡村发展新要素

20. 壮大数字乡村发展市场主体。创新数字乡村市场化发展机制,营造各类主体参与数字乡村发展氛围。到2022年和2025年,分别培育创新能力强、带动效应显著的农业农村数字经济龙头企业1家、3家,促进数字乡村发展。(牵头单位:区农业农村委;配合单位:区人力社保局、区经济信息委、区商务委、区大数据发展局

21. 提升农民数字化应用能力。深入开展“农民手机培训”,提升农村群众互联网意识,让手机成为农民的“新农具”。建设智能化教育培训管理系统,推进高素质农民培育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开展农村基层干部数字乡村知识轮训,提高基层干部数字化管理服务水平。实施“互联网+小农户”计划,提升小农户发展能力。到2022年和2025年,分别培训电商、互联网、数字化等高素质农民培训100人、200人。(牵头单位:区农业农村委;配合单位:区人力社保局、区委组织部、区商务委、区大数据发展局

22. 推动农村数字化金融服务。改善农村网络支付、移动支付、网络信贷等普惠金融发展环境,促进实现农村基础金融、普惠金融服务行政村全覆盖。加强农村产权抵押融资信息系统建设,支持发展农村产权评估、鉴证、交易等涉农中介服务。依法打击互联网金融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到2022年和2025年,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建设分别达140亿元、150亿元。(牵头单位:区金融办;配合单位:人行永川中心支行、永川银保监分局、各商业银行、区供销合作社、区公安局)

(九)推动网络扶贫向纵深发展

23. 推动农村扶贫工作智慧化。发挥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作用,为全区脱贫攻坚决策和工作指导提供精准支持,推动扶贫开发相关数据跨地区、跨部门共享交换,到2022年,扶贫对象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脱贫全过程信息化管理取得较大进展。到2025年,全面实现扶贫工作智慧化管理。(牵头单位:区农业农村委(区扶贫办);配合单位:区大数据发展局

24. 提升网络扶贫工作成效。精准开展“互联网+扶贫”行动,做深做实电商扶贫品牌推介活动,实施“乡土网红”工程,助推脱贫村电商发展和农产品线上销售。开展网络公益工程,实现贫困人口和社会爱心人士、爱心企业的精准高效对接。扎实抓好网络扶志和扶智,不断提升贫困群众生产经营技能,努力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到2022年,网络扶贫工作得到加强,农产品线上销售顺畅;到2025年,网络扶贫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脱贫村电商发展势头良好。(牵头单位:区农业农村委(区扶贫办);配合单位:区委宣传部、区教委、区工商联、区商务委)

(十)推动城乡信息化融合发展

25. 统筹发展数字乡村和智慧城市。推动数字乡村与智慧城市一体设计同步实施、协同并进、融合创新。到2022年,城乡信息化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初步建立。到2025年,形成共建共享、互联互通、各具特色、交相辉映的数字城乡融合发展格局。(牵头单位:区大数据发展局;配合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经济信息委、区农业农村委)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区级数字乡村建设发展统筹协调机制,定期研究重大任务、重大政策、重大问题和重点工作,指导、协调和督促工作开展。区级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根据实施方案的重点任务分工,细化工作措施,研究支持数字乡村发展相关举措,形成支持数字乡村发展的合力。

(二)优化发展环境。研究制定财政扶持、人才培养等政策措施,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支持数字乡村基础性、公益性重点工程。创新数字乡村建设运营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数字乡村建设,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项目选拔,支持一批有发展潜力的数字乡村创业项目。

(三)开展试点建设。选取有代表性、有积极性的镇街和村(社区)开展建设工作,打造全区数字乡村发展示范点。围绕我区农业基础产业、特色产业、“一村一品”等建设一批农业数字化示范点。形成以点带面,全面发展的良好态势。

(四)强化检查评估。各相关单位要把数字乡村建设工作摆上重要位置,抓好数字乡村各项建设的组织推动和督促检查工作对在检查评估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整改,解决完善;对形成的亮点成效要加强宣传,大力推广,持续提升数字乡村发展水平。


附件:全区数字乡村发展任务分工



附件


全区数字乡村发展任务分工


序号

工作任务

实施进度

牵头单位

配合单位

备注

2022

2025

1

加快乡村网络覆盖

建成农村5G基站700个,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快速发展。

建成农村5G基站1200个,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快速发展。

区经济信息委

区大数据发展局


2

完善信息服务供给

引进优质服务商家3家;建成重点示范社15家;平均每个益农信息社吸引农户300户。

引进优质服务商家6家;建成重点示范社20家;平均每个益农信息社吸引农户500户。

区农业农村委

区科技局、区经济信息委、区商务委、区供销合作社、区气象局、区大数据发展局


3

加快乡村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

乡村基础设施数字化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打造一批乡村基础设施数字化示范项目。

区农业农村委

区大数据发展局、区经济信息委、区商务委、区文化旅游委、区气象局、区水利局、区交通局


4

夯实智慧农业发展基础

智慧农业发展基础更加牢固。

基本构建全区农业生产数字一张图

区农业农村委

区大数据发展局


5

加快数字化转型

建成数字农品示范基地2个;智慧农业示范基地3个;实现农业数字经济增加值3亿元。

建成数字农品示范基地5个;智慧农业示范基地6个;实现农业数字经济增加值4亿元。

区农业农村委

区大数据发展局、区经济信息委、区商务委、区文化旅游委


6

全面推动农村电商发展

培育电商50家;实现农产品电商销售6亿元。

培育电商100家;实现农产品电商销售7亿元。

区农业农村委

区商务委、区供销合作


7

大力培育乡村新业态

打造旅游精品线路6条;建设精品民宿10家。乡村旅游收入实现120亿元。

打造旅游精品线路10条;建设精品民宿20家。乡村旅游收入实现150亿元。

区文化旅游委、区商务委

区农业农村委、区卫生健康委


8

推动数字农业农村技术攻关

农业生产数字化水平达到25%以上。

农业生产数字化水平达到30%以上。

区科技局

区人力社保局、区农业农村委


9

优化农业科技信息服务

农业科技在线服务10万人次。

农业科技在线服务20万人次。

区科技局

区人力社保局、区农业农村委


10

推广农业智慧绿色生产方式

农产品质量追溯点达到190个;培育农产品两品一标180个;品牌经济实现25亿元。

农产品质量追溯点达到210个;培育农产品两品一标230个;品牌经济实现30亿元。

区农业农村委

区市场监管局


11

提升乡村生态保护信息化水平

建设农业气象监测点1个。

建设农业气象监测点1个。

区农业农村委

区生态环境局、区气象局、区应急局


12

推动农村人居环境监测智慧化

建设示范清洁院落100个;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0%;场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5%以上

建设示范清洁院落150个;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5%;场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0%以上

区农业农村委

区生态环境局、区城市管理局、区卫生健康委、区住房城乡建委、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


13

完善农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

建设互联网助推乡村文化振兴建设示范基地5

建设互联网助推乡村文化振兴建设示范基地10

区委宣传部

区文化旅游委


14

加强乡村网络文化引导

建成镇街惠民电影固定放映厅20;打造一村一品文化活动品牌15个。

建成镇街惠民电影固定放映厅23个;打造一村一品文化活动品牌20个。

区委宣传部

区文化旅游委、区农业农村委


15

推动农村互联网+党建发展

推动基层党建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推动党务、财务网上公开,畅通密切联系群众网上渠道。

基层互联网+党建建设得到明显效果。

区委组织部

区大数据发展局


16

推进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

更多新技术新产品在乡村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现代乡村治理能力初见成效

乡村治理能力初步实现现代化,乡村治理效率、效益大幅提升,农村居民生活更加和谐幸福。

区委政法委

区民政局、区司法局、区农业农村委


17

发展乡村互联网+教育

智慧校园示范学校1

智慧校园示范学校2

区教委

区大数据发展局、区农业农村委


18

发展乡村互联网+医疗健康

镇街卫生院数字化诊疗设备配备率达到95%

镇街卫生院数字化诊疗设备配备率达到100%

区卫生健康委

区大数据发展局


19

完善民生保障信息服务

农村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系统和智慧社区智慧养老云平台覆盖率50%

农村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系统和智慧社区智慧养老云平台覆盖率100%

区民政局、区人力社保局

区妇联、区大数据发展局


20

壮大数字乡村发展市场主体

培育创新能力强、带动效应显著的农业农村数字经济龙头企业1促进数字乡村发展。

培育创新能力强、带动效应显著的农业农村数字经济龙头企业3促进数字乡村发展。

区农业农村委

人力社保局、区经济信息委、区商务委、区大数据发展局


21

提升农民数字化应用能力

培训电商、互联网、数字化等高素质农民100人。

培训电商、互联网、数字化等高素质农民200人。

区农业农村委

区人力社保局、区委组织部、区商务委、区大数据发展局


22

推动农村数字化金融服务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建设

140亿元。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建设150亿元。

区金融办

人行永川中心支行、永川银保监分局、各商业银行、区供销合作社、区公安局


23

推动农村扶贫工作智慧化

扶贫对象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脱贫全过程信息化管理取得较大进展

全面实现扶贫工作智慧化管理。

区农业农村委(区扶贫办)

区大数据发展局


24

提升网络扶贫工作成效

网络扶贫工作得到加强,农产品线上销售顺畅

网络扶贫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脱贫村电商发展势头良好。

区农业农村委(区扶贫办)

区委宣传部、区教委、区工商联、区商务委


25

统筹发展数字乡村和智慧城市

城乡信息化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初步建立。

形成共建共享、互联互通、各具特色、交相辉映的数字城乡融合发展格局。

区大数据发展局

区发展改革委、区经济信息委、区农业农村委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便民地图
公开信箱
智能问答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主办: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ICP备案:渝ICP备07006009号-1 网站标识码:5001180002 渝公网安备50011802010123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