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500383009336715E/2025-00041 | 发文字号: | |||
发布机构: | 永川区财政局 | 成文日期: | 2025-08-11 | 发布日期: | 2025-08-11 |
标题: | 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关于2025年1-6月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 ||||
主题分类: | 财政 | 有效性: |
索引号: | 11500383009336715E/2025-00041 | ||||
发文字号: | |||||
发布机构: | 永川区财政局 | ||||
成文日期: | 2025-08-11 | ||||
发布日期: | 2025-08-11 | ||||
标题: | 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关于2025年1-6月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 ||||
主题分类: | 财政 | ||||
有效性: |
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
关于2025年1-6月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2025年7月25日在区第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上
区财政局局长 赵 亚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永川区2025年1-6月预算执行情况,请予审议。
一、1-6月收支预算执行情况
(一)全区预算执行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
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1.2亿元,增长2.6%,为年度预算的56.1%,实现了“双过半”,其中:税收收入18.6亿元,增长4.2%,为年度预算的53.8%;非税收入12.6亿元,增长0.4%,为年度预算的60.0%。
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58.1亿元,增长0.6%,为年度预算的43.9%。其中: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9亿元,主要用于支持党政机关、民主党派及工商联、群团组织等履行公共服务职能。
——公共安全支出1.9亿元,主要用于办案业务及装备购置、安保维稳、治安防控、法治建设、云网工程建设运维等。
——教育支出12.2亿元,主要用于教师工资待遇、学校运转、校园安保、学生资助和改善办学条件等。
——科学技术支出0.6亿元,主要用于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科普宣传等。
——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0.9亿元,主要用于公共文化体育场馆免费开放、文艺创作、文旅活动等。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9.5亿元,主要用于困难群众救助、残疾人帮扶、优抚抚恤、退役安置、就业补助等。
——卫生健康支出3.3亿元,主要用于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居民医保财政补助、城乡医疗救助等。
——节能环保支出1.7亿元,主要用于环境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修复、环境治理体系及能力建设等。
——城乡社区事务支出9.3亿元,主要用于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环卫保洁、城市环境提升、市政管理等。
——农林水支出5.4亿元,主要用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耕地地力保护、高标准农田建设、林业生态保护、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等。
——交通运输支出1.5亿元,主要用于道路建设与养护、特殊群体乘车补助、城乡公共交通运行补贴等。
——住房保障支出3.1亿元,主要用于老旧小区改造、农村危旧房改造、保障性住房管理维护等。
2.政府性基金预算
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7.3亿元,下降74%,为年度预算的12.2%,其中:国有土地出让收入5.3亿元,下降76.8%。
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8.9亿元,下降75.8%,为年度预算的22.9%。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暂无收支。
(二)区级预算执行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
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0.8亿元,增长3.5%,为年度预算的56.3%,其中:税收收入18.3亿元,增长4.8%;非税收入12.5亿元,增长0.1%。
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53.7亿元,增长0.4%,为年度预算的42.8%。
2.政府性基金预算
区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7.3亿元,下降74%,为年度预算的12.2%。
区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8.8亿元,下降76%,为年度预算的22.7%。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区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暂无收支。
(三)地方政府债务情况
1-6月,市财政局转贷我区政府债券资金72.6亿元,全部为再融资债券,用于偿还存量债务。
2025年6月底,全区政府债务余额317.1亿元,其中:一般债务余额122.7亿元、专项债务余额194.4亿元,均在市财政局核定的限额之内。
二、上半年财政主要工作
今年以来,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突出稳进增效、改革创新、除险固安、强企富民工作导向,主动作为,奋力攻坚,持续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财政运行总体平稳。
(一)稳增长,全力强化收入组织
一是大力培植涵养财源。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减轻市场主体税费负担约10.4亿元。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筹措资金兑现各类产业扶持政策。发挥好财政资金的引导撬动作用,帮助市场主体新增融资5.1亿元。二是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加强部门协同联动,争取到位上级转移支付资金36.6亿元,其中新增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2.8亿元,剔除页岩气资金补助方式调整因素后,较上年同期增加1.1亿元。三是深入挖掘增收潜力。积极稳妥加强欠税管理,财税联动依法清理欠税,大力清理盘活闲置资产资源。
(二)促发展,全力保障各类支出
一是坚决兜牢“三保”底线。坚持“三保”支出的优先顺序,加强收入分析研判、支出统筹调度,按时兑现 “三保”支出。二是做好重点领域资金保障。投入资金9.7亿元,支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桥头堡”建设;投入资金3.4亿元,支持乡村振兴;投入资金2.3亿元,支持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投入资金1亿元,支持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投入资金0.6亿元,支持城市更新提升;投入资金0.7亿元,支持交通设施建设运维。三是保障镇街平稳运行。安排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6.1亿元、专项转移支付资金3.2亿元,提高镇街财力水平。
(三)推改革,全力完成重点任务
一是推进资产资源盘活。完善国有资产盘活机制,完成资产盘活37.9亿元,回收资金18.2亿元。二是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印发改革方案,以“主业归位、资源集约”为导向,完成23户保留企业主责主业核定,压减企业法人13户。三是推动金融工作改革。强化银企对接,与5家金融机构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强化基金招商联动,新组建产业投资基金5支,招引未势能源、润芯微等3个优质项目落地。
(四)提效能,全力强化财政管理
一是探索实施零基预算。以零为基点编制2025年预算, “三保”、政府债务还本付息等实施零基预算的支出已占约70%。二是加强国库资金管理。制定分类、分时的国库资金调度办法,保障国库平稳运行。三是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印发绩效自评工作规程,对2个部门和14个项目开展绩效评价。四是强化财会监督检查。开展地方政府债务、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镇街财政资金、预算公开等监督检查。五是强化政府采购管理。持续优化采购营商环境,政府采购节约财政资金1735万元,节约率7%。六是做好政府投资项目评审工作。完成施工图预算评审97个,审减率10.9%;完成竣工结算审核项目104个,审减率2.6%。七是扎实开展集中整治工作。强化组织领导,制定工作方案,牵头开展整治项目1个,配合开展整治项目9个。
(五)防风险,全力化解政府债务
一是积极争取债券资金。抓住化债政策机遇期,加强与上级对接,争取到债券额度67.93亿元,较上年增加19.81亿元。其中:一般债券额度4.63亿元、专项债券额度11.59亿元、置换债券额度51.71亿元。二是加速推进债务化解。强化工作统筹调度,通过置换债券、预算资金等方式,化解总量居于全市前列。三是超进度实现平台退出。坚持打表推进、政企联动,实现兴永公司和永高新集团公司隐债清零,最快速度取得金融债权人意见,提前一个月实现退出平台和金融债务压降任务。
总体来看,上半年财政运行基本平稳。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财政工作还面临一些突出的问题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一是财政收入增长乏力,财政支出刚性较强,收支缺口基数化、扩大化特征显著,预算平衡难度持续增加;二是专项债项目储备发行还需加力,化债任务较重;三是国资国企改革和资产盘活进入深水期,国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有待提升。四是金融引导撬动作用还需加强,基金招商机制有待完善。我们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将积极采取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三、下半年重点工作
下半年,我们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区委决策部署,认真执行区人大预算决议及审查意见要求,树牢“大财政”思维,建立“大财政”统筹联动机制,着力构建财政管理改革新格局,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服务重庆城市副中心建设。
(一)深化预算管理改革
一是强化收支预算统筹。加强收入形势分析研判,努力实现年度收入预期。持续强化财源培育,稳定存量财源,拓展增量财源。把准政策导向,全力争取上级资金。加强财政支出统筹,优先保障“三保”支出,有序保障各类重点支出。二是深化零基预算改革。优化财政资源分配机制,打破支出基数固化预期,系统谋划2026年预算编制工作。推进预算绩效有效融合,探索预算安排与资金效益和政策效能量化挂钩。三是坚持政府过紧日子。完善过紧日子常态长效机制,持续压减一般性支出,严控新增资产配置和节庆展会论坛等支出。严格预算执行约束,严控年中预算追加。
(二)强化政府债务管控
一是强化政府债券管理。会同区发展改革委健全专项债券“借、用、管、还”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强化部门协同联动,建立健全项目储备、债务举借、建设运营、资产收益、还本付息的闭环管理。二是更好统筹化债和发展。建立化债与发展良性互动机制,全力完成年度化债任务,以有效化债腾出发展空间。三是健全债务共治格局。健全财政国资、发改、管委会等部门齐抓共管机制,完善债务监测体系,对各类债务实施全覆盖监测管理、全方位协同处置。
(三)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一是系统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以重塑主责主业、优化国企布局、推进瘦身健体为主线,出台区属国企市场化转型三年行动方案,迭代升级永川国企高质量发展3.0版本,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区属国企,推动国企市场化转型。二是深入推进资产资源盘活。加快推进确权办证进度和闲置村小调规试点。挖掘重点资产潜力,尽快盘活优质地块、工业厂房等资产。加快推进河道淤泥疏浚等3个经营权项目转让。
(四)增强金融支撑能力
一是提升金融服务发展能力。畅通企业融资渠道,持续深化政银企融资对接服务,按需组织专题融资对接会。完善融资服务体系,提高政府性融资担保覆盖率,鼓励金融机构加大重点领域支持力度。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探索五级风险分担机制,缓解融资难问题。二是提升产业基金招商质效。组建产业投资基金规范管理工作专班,建立国企产业投资基金管理办法、基金设立规范指引等工作制度,促进基金与招商高效联动。三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全面排查非法金融活动线索,加强非法集资存案化解和重点群体稳控,维护社会平安稳定。强化辖区三类地方金融组织监管,保障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此件主动公开)